【我的“心”体验】湘乡那片希望的田野上来了位农业博士

 

竹立家认为,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也要推进,农村的房地产交易也将逐步推开,进入市场,城里人也可以去农场买房置地。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能从中获益。...



↑点击上方蓝色字“这里是湘潭”一键关注湘潭广电新闻官方微信。每日精彩,尽在掌握!

湘乡市从2012年开始启动“5511”人才引进工程,计划利用5年的时间,引进50名博士、100名硕士、1000名本科学历人才。如今五年过去了,“5511”工程实施得怎么样?引进来的人才又为湘乡带来怎样的改变呢?今天我的“心”体验故事,将从一个叫刘文祥的博士说起。

今年上半年,湘乡市东郊乡的一些乡亲们突然发现,村里的田间地头出现了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经常光着脚在田里查看禾苗的长势,和乡亲们聊天的时候,还能时不时蹦出几句半生不熟的湘乡话,在乡亲们看来,这个中年人除了戴着眼镜显得很有学问的样子外,和农民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久后乡亲们就知道这个中年男人名叫刘文祥,而且还是个农业博士,刘博士来了之后,接连发生了几件让乡亲们没有想到的事情。

湘乡市东郊乡横洲村支书谭长发:“听说博士到这里搞技术指导,我以为读书的没什么经验 但是出乎我的意料,自己到田里指导,到这里搞优质杂交稻。”

湘乡市东郊乡农技站站长何凤鹏:“一个知识分子像农民一样确实不容易,课堂讲讲课就行了,没想到这里亲自下田指导农民种田,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

高级知识分子刘博士不但亲自下田,而且还告诉乡亲们可以改变很多种田的习惯,很多种了几十年田的老把式刚开始还有些不服气,但不久后这些老把式们就开始佩服刘博士的学问了。

谭长发:“ 以前治虫要7、8次,博士来了后只要3次,刚开始不相信,以前都是这么治,博士说治虫只要抓住机遇,现在效果蛮好。”

让乡亲们佩服不已的刘文祥告诉我们,他是岳阳湘阴人,他之所以和湘乡结缘,完全是因为湘乡市的“5511”人才引进工程,三年前博士毕业后他被引进到湘乡,分配到了湘乡市农业局,湘乡人的热情让刘文祥感动不已。

刘文祥:“当时我来的时候,房子都安排好了,有一种家的感觉。”

农业局的领导对刘文祥的到来非常高兴,也给予了他足够的信任,给他安排的工作十分重要。

刘博士的到来,最高兴的还是村里的乡亲们,今年刘文祥又负责湘乡市东郊万亩优质稻示范片的技术指导,大家也切实感受到了“5511”人才引进工程带给农村的好处。



为期三年的首聘期已经结束,刘文祥博士的去留也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中秋节前的一天,负责“5511”引进人才后续管理的湘乡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李文成,找到了刘文祥。

李文成告诉我们,湘乡市自从2012年实施“5511”人才引进工程以来,已经引进了1089名人才,其中博士和副高以上职称的就有9名,硕士64名,这些人才大都被安排在了教育、医疗、农业、乡镇事业单位的服务岗位上,而李文成的工作职责,就是做好这些人才的后续管理和服务工作。经过几番考虑,刘文祥决定继续留在湘乡。



现在,刘文祥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忙完田里的事情后,到附近乡亲家中打一桶清凉的井水洗漱一番,然后和乡亲们喝上一杯自酿的米酒。

引进人才,不但要创造条件解决人才在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还要创造舞台,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让人才的智慧转变成发展的动力,湘乡的“5511”人才引进工程,正是反映了湘潭市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指向十分清晰,也是着眼于服务创业,激活创新,面向以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各类急需紧缺人才推进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为人才的引进和引进的人才搞好服务,努力为引进人才的生产、生活和科研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让人才在新时期更加积极地为湘潭的发展做出贡献。(记者 李俊 欧阳建琼)

湘潭传媒网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或搜索公众帐号:这里是湘潭


    关注 这里是湘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