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摄摄】一道被周总理点过赞的河南菜

 

至所以萝卜能做成“燕菜”,关键在于“创意、创新”。而后又饰以蛋黄成为“牡丹燕菜”,亦然。...







这次去河南,洛阳的一道菜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这道菜的美味,关于这道菜的故事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说到洛阳,不能不说当地的“洛阳水席”。“洛阳水席”起源于唐代,有1000多年历史,全席24道菜,有八道冷下酒菜,四道大菜、八道中菜、四道压桌菜。据说水席有两层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二是所有菜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在洛阳,直到今天在过年过节时仍然有吃水席的习俗。而我要说的这道菜就是“洛阳水席”的首菜,这样一说,想必你就能知道这道菜在当地的地位了。

这道菜就是在当地人人皆知的“洛阳燕菜”,别看名声那么响,其实它只是一道家常菜。

传说在武周年间,洛阳城东关下园村的村民种出了一个大萝卜,长有三尺,上青下白,重三十多斤,在当时也算是一奇物了。恰逢女皇武则天前往洛阳视察龙门卢舍那大佛,菜农即将这颗大萝卜当作贡品献上。要把这平常的萝卜做成女皇吃的菜,难煞了御厨。反复琢磨,御厨将萝卜切成丝,九蒸九晒,配以绿豆粉丝,正好看到边上正在炖燕窝,便顺手又加了一点燕窝汤,并用香菜、青菜叶装饰,做成了一道汤菜。不料武则天品尝后之后,大为欢喜,赞其清醇爽口,沁人心脾,观其形态酷似燕窝丝,当即赐名为“燕菜”。一时间此菜便风行开来,只要有宴,此菜必成首菜。但到了民间,汤料也从燕窝汤改成了鸡汤,再不济加点能提鲜的汤也能做成这道菜。

1973年周总理在洛阳宴请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时也上了这道菜,当时厨师作了改良,用蛋黄蒸糕精心雕啄雍容艳丽的牡丹花铺于菜上。总理见后风趣地说:“洛阳牡丹怎么飞到桌子上来了?”在服务员介绍菜名“洛阳燕菜”后,周总理笑着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应该叫牡丹燕菜”。从此此菜名声更隆。

据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这道菜的要诀是将萝卜切成丝,蒸九次,晒九次。我想至所以萝卜能做成“燕菜”,关键在于“创意、创新”。而后又饰以蛋黄成为“牡丹燕菜”,亦然。


    关注 容斋随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