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吾妻小文——退一步海阔天空

 

吾妻小文——退一步海阔天空睿凯基层工作多年,尤其是前一段时间集中主管了一段信访工作,有一些深刻的切身感受,...



吾妻小文——退一步海阔天空
睿凯


基层工作多年,尤其是前一段时间集中主管了一段信访工作,有一些深刻的切身感受,很多的时候退一步便海阔天空,进一步就是人间炼狱。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在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很多问题,但是怎样去解决,是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个特殊人群,就是上访人员,这些人对于一个单位,一般情况下,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他们大多在信访不信法的道路上奋战多年。

接触过多个典型上访户。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经济利益,或者房前屋后几尺几寸的地方,甚至为自家房屋顶的雨水向里排还是向外排的问题,便走上了漫漫上访路。不走法律途径,或者条件不足以走法律径吧,便几年如一日,或十几年如一日甚至几十年如一日,正常上访甚至非法上访。

很多事情,过程就不赘述了,结果很让人心痛。

工作第二个单位,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女人,因为和老公的哥哥的房角地界纠纷,上访了多年。近四十岁的女儿没有嫁人,时不时也随着她去上访,三十多岁的儿子更是寻不了媳妇。因为偏执,与村干部、邻里、家族都不过往,一家人虽然住在村里,却像生活在孤岛上。

后来,终于幡然悔悟,息诉罢访。再后来,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很短的时间,儿子和女儿都结了婚,过上了正常的生活。这个典型的个案,还在全县范围内作为经验,进行过报道和交流。这个故事的结局还算是美满的,但孩子们十多年的青春是被浪费了,而母亲的那些作为也势必在孩子们心上留下了烙印,虽然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他们将来会用什么方式去处理争端,不得而知。

还有一个是因为邻居盖房,认为影响了自家的风水,于是一再阻止。甚至打了几次架,但终没有制止住,最后那房子盖了起来。于是,他走上了漫长的上访之路。但他从来不通过正当途径上访,而是直接到天安门等敏感地方鸣冤叫屈,于是作为非法上访被拘留。拘留并没有让他警醒,而是更变本加厉,什么活儿也不干,将每天上访当作职业,以至于家庭难以维继,妻子和他离了婚。他终于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所谓影响风水的谶言。他的上访路暂时也不会终止,好好的一个家庭,就这样分崩离析。

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女人,上访的历史二十多年。原因是二十多年前,她家里被盗,怀疑是村里的某人。但并没有抓住,也没有报案,而是支使儿子找到人家,大喊大骂。捉贼拿赃的道理明白人都知道,即便是真的,没有证据,这样的“污蔑”,人家当然是断不能受的,更何况还找到了家里,于是打了一架。因为那家人的身份特殊,是当时的村干部,所以女人便开始了无穷无尽的上访。后来因为无法稳定局面,那个村干部被免职,于是,结冤更深。据说后来那个女人的老公和儿子又被陌生人打了,因为缺乏证据,案子一直没破,于是,女人又开始告公安局、镇政府不作为……若干年告下来,依然是没有结果,自己从盛年到了老年,儿子的精神和身体都不健康,四十多岁没有成家,还需要她的照顾才能生活。

这些虽然都是极端的例子,但在老上访人中并不特别。他们当初大多是因为这样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走上了抛家舍业的所谓维权之路。我每次都想等他们苦大仇深、声嘶力竭地复述完自己的“冤情”后,面对如我父母般年龄的他们,我想真诚地按长辈称呼他们一声,和他们好好聊聊,如果岁月可以重来,如果人生可以回头,还会做出这样的人生选择吗?所谓的“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有意义吗?

曾写过一篇文章《让他三尺又何妨》,也是因为老家菜地与人有纠纷,我谈了自己的态度和感受。因为我鲜明的态度,压住了家人的火冒三丈,虽然面上受了些委屈和一点微不足道的损失,维护了家族的形象,换来了家人的平安,避免了一场争斗。清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接到家人类似的求助信时这样回复:“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皆是小事。钱财利益,得之泰然,失之坦然,得失之间,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争小利而失了大幸福。

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高低、社会地位高低,不是争来的,更多的时候是让来的。退一步大多的时候是海阔天空,而进一步便有可能踏进人间炼狱,葬送了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正常的生活、天伦之乐以及人格尊严。
吾妻小文——让他三尺又何妨
2014,10,20


今天中午,回母亲家吃饭。一进门就发现母亲的不高兴,脸上写满了愠怒。原来,是因为与老家菜地的邻居起了些冲突。菜地的顶头本来有一条路,后来因为这个地邻在地头盖了养猪场,从头上将那条路堵死了,大家只能从很远的地方绕行,引起了不小的公愤。关于这条废弃的小路,村干部拿过意见,因为小路位于我们两家之间,要么协商一家分种一部分,要么谁也不种。各分种多少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便谁也没有种。前两天,那家人一声不响将那条小路全部种了菜,为此,母亲和弟弟都大为光火。

这件事情早就在家里议论过,我一直劝母亲不要参与,也不必生气。一方面,母亲眼看就七十岁了,即便需要理论,也是弟弟的事情;另一方面,为了那几十平方的地,实在是不值得。母亲本来答应了我,不去过问。今天上午有事回家,却没有按捺住,去找那家人理论,谁知道他们根本不讲道理,母亲还差点和他们发生冲突。

听到这样的结果,我很着急。我知道,根子在弟弟那里,他一直认为那个地邻太霸道,先堵路,后侵占,必须和他置气。我相信正是弟弟的态度,才让母亲那样冲动。所以就拨通了弟的电话,骂了他一通。结果,母亲更生气了。觉得我不理解他们。母亲是不能再劝了,越劝火越大。下午,我给弟弟打了个电话。说了将近二十分钟,这一次弟弟似乎接受了我的想法。

很多人都听说过《六尺巷》的故事。说的是清朝有一位大学士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打通关系,羸了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回信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让出三尺,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我相信,那个尖刻的邻人肯定不会像张家的邻居那样通情理,但不通情理是他自己的事情,我们做到让他三尺又何妨?本来是公用的地方,全部侵占是他不对,但我们去争那点地,又有多大的意义呢?至于他引起公愤的事情,我们也没有纠正教育他的义务,拿佛家的话讲,他是在为自己造业,我们有什么必要用他的无情无理无知来惩罚自己呢?生气、郁闷、愤怒都是惩罚自己,不善待自己。

我一直相信,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宽阔,他的财就有多大,福就有多大。我也一直觉得付出比索取更幸福,给比争更快乐。自我成人以来,没有因为钱或物与人发生过冲突。尤其是亲人之间,我从来没有觉得我多付出了一些便委曲。看着他们因为沾了点光而小窃喜,我从不反感,觉得很值得。自私在人的天性中占的比重最大,我也是一个自私的人,尽管给过别人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更多的考虑是怎样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怎样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不为蝇头小利去争抢,便能减少大部分的烦恼。这正是维持家庭和谐,增加幸福快乐的途径。

在乡镇工作多年,如今农村的矛盾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房角地界纠纷。大骂出口者有之,拳头相向者有之,更有甚者发展到械斗。人生短短几个秋,为了方寸之地,如此这般,多么不值得!即便争到手又如何?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争来的东西增加的幸福和满足感稍纵即逝,人与人之间的那一堵墙却将永久横亘在那里,看不到,却时不时地堵在心上。

我的能力微薄,无法去改变别人,甚至有些亲人的行事风格。但我会将这颗豁达的心给自己的孩子,让她能立志高远,不因失掉小利而长戚戚。如果她有足够的能力,我希望她可以帮助很多人,不仅仅是亲人朋友,还可以是素不相识的人。


    关注 魅力皇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