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影音推荐:来一次穿越时空的《路边野餐》

 

在贵州黔东南神秘潮湿的亚热带乡土,大雾弥漫的凯里县城诊所里,两个医生心事重重活得像幽灵。陈升为了母亲...



在贵州黔东南神秘潮湿的亚热带乡土,大雾弥漫的凯里县城诊所里,两个医生心事重重活得像幽灵。陈升为了母亲的遗愿,踏上火车寻找弟弟抛弃的孩子;而另一位孤独的老女人托他带一张照片、一件衬衫、一盒磁带给病重的旧情人。

去镇远县城的路上,陈升来到一个叫荡麦的地方,那里的时间不是线性的 ,人们的生活相互补充和消解。他似乎经历了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思索了自己的生活。

最终,陈升到了镇远,只是用望远镜远远地看了孩子。把老女人的信物给了她旧情人的儿子。一个人再次踏上火车。分不清这个世界是我的记忆,还是我是这世界的一个浮想……

这就是电影《路边野餐》,是毕赣的第一部长片作品,这位八九年出生、只有二十六岁的青年导演为中国独立电影带来一股别开生面的新鲜气息。

“我的电影很像一场雨,希望你们不要带伞。”毕赣导演这样阐述自己的电影观。

《路边野餐》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又蕴含多重意义的故事。医生陈升为了寻找被卖掉的侄子,来到陌生的小镇荡麦,在这个真实与虚无消解边界的小镇中,陈升的心理状态悄然转变。本片隐喻了过去、当下和未来三段时空,其互文式独特的电影结构,成为本片奇幻色彩的根基。

在影片前三分之一,导演运用很长一段篇幅来铺垫陈升与哥哥关系的不和、哥哥与儿子潦倒的居住环境、当地混乱的生活状态、老医生和情人的约定等等。叙事节奏虽慢,但仍可以体会到导演安插伏笔的用意。

从侄子卫卫失踪开始,本片正式进入主题。在经历了摩的司机卫卫、女裁缝洋洋、小镇乐队、女理发师等人后,陈升身上隐藏的一系列线索也逐渐展开。导演赋予这些角色更多的涵义:老医生和情人象征过去,陈升象征现在,卫卫和洋洋象征未来。一直游离、孤独的陈升也开始对自己与家人、自己与妻子、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产生了新的理解。

片中台词相对文学化,在片段中间甚至还插有不少导演自己创作的诗歌,甚至在片头还用画外音朗诵演职人员名单。导演试图用诗歌代替音乐,而诗歌与贵州方言运用的结合,反而削弱了文本的文学性,加深了电影化质感。在文学性先行的概念中,导演又进一步用影像方式延续这种诗意。

本片最大的亮点应属“一镜到底”的运用。虽然侯孝贤、蔡明亮等导演都善于运用长镜头,但长期以来,国内仍少有像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及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尼亚里图一样敢于尝试一镜到底的导演们。

陈升上路至小镇荡麦后,导演使用了四十分钟的长镜头来展示小镇风貌。从陈升到摩的司机卫卫,再到女裁缝洋洋,导演运用乐队进行声音转场,完成了角色们多地区、多视角和多重交通工具的转换。虽然因硬件设备等原因造成了一些技巧缺憾,但瑕不掩瑜,长镜头的完成度较为完整。尤其洋洋坐船背诵导游词,卫卫的声音同步出现响彻在河岸中时,导演的长镜头美学观念也推向了极致。

导演寻找了自己童年最熟悉的记忆,将镜头对准了贵州家乡。片中陈升一路经历三个地区,从四五线城市凯里到城乡结合部荡麦,再到完全乡村化的镇远,三个地区所呈现的环境和风气也截然不同,这三个地方正是中国当下中小城市和乡村现状的缩影。

雾气蒸腾的早晨,多雨潮湿的气候,绿意盎然的山林,也营造出一种似真似假、梦幻清丽的空间构造。同时,导演运还用了火车、钟表等一系列道具刻意模糊时间的客观性,带来时空之间的交错和疏离。


    关注 百味食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