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感觉|在秋天,写一封信

 

一封秋天的信,你读了可会心跳?...



一个热爱书写的女孩
by 小艾




“见字如面”,已经是件放进旧皮箱的经年礼物了,又珍贵又没有拿出来使用的理由。

从有邮箱的那年,写信的人就少得可怜。

从有微信的那天,写邮件讲心情的人就比那年写信的还少。



我是个喜欢写字的人,虽然在键盘上啪啪敲击的声音也悦耳,尤其是Mac轻巧的键程和手指轻轻滑过键母的“嘶嘶”声。

但我还是不可替代地喜欢用笔写字,用不同粗细笔尖的笔,在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纸上,“沙沙沙”一股脑写下此刻的心情,和此刻窗外巷子里的浓郁灯光揉在一起,就是这一封信的体验。

记忆中的信,也走过三个阶段了。

啊,也到了能按阶段总结个人经历的年纪啦。
■■■


从初中到大学时候的信。

初中时候就开始和散落在城市另一头的伙伴写信。那时用的信封是粗糙质朴的牛皮纸质地,封口处有不干胶,信封正面还画着转呼啦圈的小猪。我们用刚掌握不久的钢笔字工整地讲述自己的学校和学习生活。
高中时,信就不只是友谊的纽带,而成为懵懂爱恋的模糊表达。现在家里的书房里,还留着那时积攒的颜色、样式、尺寸各异的信纸堆,那里面,封印着少女心。

给同校的男生写信,却一定要贴好邮票,从邮局寄出。十几封信里,故意不讲明的心事,带着忐忑的砰砰心跳,今天看来,是表达中最唯美的一种。

大学时,信少了,却留下了很多电子邮件。

我的163邮箱里,一直有个文件夹,叫“我们的话”,是和远居厦门的好朋友的信札。

几十封邮件,长的像论文,短的只有半夜心烦意乱的几句话。从竞选班干部到选专业;从男生朋友到男朋友;从考GMAT到找实习;从宿舍的蟑螂到稻香村点心;从学化妆到练舞蹈;从书到歌。一南一北,两份生活里的显性节点,和节点背后的纠结,都历历在目。

微信里,我有700个好友,但有几个人,能耐心在以年计算的时间单位里,用心地相互夹持、互为支持,不小心变成彼此最诚实的日记本呢?

信件和邮件先后淡出,而有种介质却一直持续发光发热,那就是明信片。



简单的几句话和涂鸦,加上有纪念意义的图片和邮戳,明信片能飞跃大江大海,到朋友身边。

小学时收到小伙伴寄的春节电信局明信片,用金色笔芯,格外隆重;高中时收到过生日明信片。大学起有了很多旅行明信片。那时的我加入了自行车协会,这是个浪漫的组织。大家骑车去远方,都不忘寄回来明信片,好多风景都是先从明信片上认识的。



写明信片的习惯也一直持续着,直到后来去伦敦念书,或者去各地玩耍,我都会努力在风一样的行程中写明信片,也顺便积累了在各个城市找邮局的体验,在伊斯坦布尔拖着箱子找了几条大街,在威尼斯因为寄明信片而误了飞机。


这是在意大利玩时,一天几万步暴走下来,深夜也一定要拼命写明信片



这是伦敦租住房子的客厅,毕业离开前,这版上已重重叠叠钉满明信片

信件的珍贵之处,在于等待。或者说,对那种等待的甘之如饴,和对莫名未知的翘首以盼。

往往是在那展信前的漫漫等待中,才真正确定了自己对对方的心意,捋清了心中乱麻般的思路。然后才是“展信佳”的那一刻,别致而隐秘的怦然心动。
@小艾:

这张照片摄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边上的王子岛。阳光明媚,海浪阵阵,骑行期间,品味一口走到全世界都是一样美味的可口可乐。从那起,爱上了美貌的健怡可乐。

这是属于我的Coke moment,你也有的话,快来分享吧。



本文来自可口可乐爱好者小艾,点“阅读原文”阅读她的其他文章


    关注 可口可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