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语溪四桥

 

掌故·语溪四桥吴岙境内多山,溪流湍急,且为台州至杭州之要冲,天台通往府城古驿道所在。吴岙山水交汇,桥梁为交通...

地理档案:语溪,现名吴岙溪。唐代大诗人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十分喜欢泉清石奇,草木葱郁,环境优美的城西小溪,名为语溪。吴岙先人认为本地之溪环绕宅北,波澜渺渺,流韵涓涓,映唐峰而倒影,临旭日以浮光,其奇胜与永州语溪可以相媲美,故假其名而名之。语溪源自临海市梅羊岙,东北流到廿四坑,入天台县境,再经毛楼,到岩板寺水库,汇龙潭坑水,北流经希董村,到洪畴,纳分水岭之水,东南流到上界溪,入三门县境。向东流至下界溪,北纳大岙之水,南纳焦坑之水,到东谢,南纳外坑之水,东北流至吴岙,南纳岙里殿之水,到隔水村,西纳白岭之水,东流至高枧,流入珠游溪。语溪之水自西向东缓流而下,如光似练,溪水环宅,像北斗而曲折,像长蛇而蜿蜒。

掌故·语溪四桥


吴岙境内多山,溪流湍急,且为台州至杭州之要冲,天台通往府城古驿道所在。吴岙山水交汇,桥梁为交通重要设施,故多桥。最早的古桥以树木为材料,用锯纵向一分为二后,将木料横置于河道两端,以绳或铁固定,即成简易的木桥,然而定期更换木料。由于木桥容易腐烂和被洪水冲毁,随着工程技术发展,逐渐演变成以石代木,后来石桥又从单孔演变到多孔,从简易条石桥到多孔桥墩的宽阔长桥。千百年来,吴岙古代工匠建造了数量众多的桥梁,绝大部分是民间筹资建造的。

据撰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避水桥记》记载:“界内有二水,向来架木为梁,恒亦有之,从未有累石成桥,以垂久远者。以故天若恒雨,溪流汜滥,欲渡者每不胜望洋之叹,甚有自崖而返。”

语溪上有四座石板平桥,自上而下分别为天宁桥、语溪桥、新庵桥、拱神桥,而以天宁桥、语溪桥最为壮观,似一道千年长虹横跨语溪,便利过往行人、贩夫走卒、官绅富商往来。经过几百年的风雨磨洗,仍然屹立于山乡,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昔日的荣光。

天宁桥位于下界溪村东北,东接百丈路,经语溪桥而达吴岙街,长约六十米,宽二米,为十一墩十二孔石板平桥。语溪桥位于吴岙村西北,南北走向,跨语溪,长约三十五米,宽二米,为六墩七孔石板平桥。两桥两侧不设栏杆,桥墩采用方形石横纵叠砌筑法而成,宛若橄榄核的双尖墩,顶部逐次横竖挑出三至四层条石,用以承托石梁,既增加了桥墩的间距,又减短石梁的跨度,使桥的承受力量大大增加了。石板桥每段由五块宽约0.4米的长方形石条排列合并而成,简约又实用。

天宁桥、语溪桥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建筑风格相同,估计不会早于清同治间。天宁桥,相传为天台县洪畴镇希董村人戴逢顶、吴岙吴宏人等人捐资所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语溪桥被洪水冲毁,吴惟庚偕族人募资重修,虽家在咫尺,五十多天吃住在迎旭堂,笃志力行,族中人无不佩服。

天宁桥现已在原来的桥墩上浇筑水泥路面,并加宽。语溪桥虽然承载了100多年的风霜雨雪的袭击,仍然保存的比较完好。近年来,桥体有些下沉,加之曾经有重车辗压,对桥体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一些石桥板已经断裂,用水泥板代替。



新庵在吴岙村北,与村舍隔水相望,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桥以庵名,现已经改建为水泥桥。



拱神桥在隔水村南,四墩五孔石板平桥,横跨语溪。清末,隔水吴惟海念村前语溪阻隔,旧虽有小桥以通来往,经常为洪水所冲毁,过语溪者无不望洋之叹。于是倡议修建高桥,不想桥未成,而身已卒。其妻戴氏悲恸几绝,忍痛含悲,边抚育弱子边操持家政,节衣缩食,以酿酒销售的收入,鸠工庀材,完成丈夫未竟事业,建成拱神桥。

桥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一个地方的桥梁发达,说明了那地方的经济、文化、政治繁荣昌盛。据史料记载,天宁桥、语溪桥是连接天台与宁海的交通要道,这路段人流频繁,特别是语溪桥头的溪滩上一直是清至民国食盐的交易市场,集市兴旺,人流不断。

语溪四桥不仅是一座座质朴的石桥,还有桥下清澈的溪水、卵石,还有两岸的树木、竹林,青青河边草随风摇曳,各自招摇舞姿。古人有《语水回澜》诗一首,用这首山水诗来描述语溪及四周景物,最恰当不过了。
溪流韵逸语潺潺,源远澜回一带环。
练影雨晴拖曲岸,琴音风度鼓深湾。
花萦荇菜参差处,柳映鱼儿出没间。
游子临渊频侧耳,赏心无复志高山。


古老的语溪川流不息,灌溉了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田地。吴岙的古桥,给吴氏族人和南来北往的过往行人留下行旅方便和美好的回忆,同时古桥又是盛夏晚上纳凉的好去处。微风从桥面拂过,一波绿水在桥底轻盈荡漾,一条古道在黑暗中萧瑟延伸……

古桥的冷寂和萧条始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杭州至临海公路途经吴岙,公路通车后,古道日渐冷落。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古桥成了人们寻找记忆,回味乡情的一道风景线。

——选自《唐峰语溪》



 


    关注 乡土三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