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还是别“较真”的好

 

说起“较真”这个词,也许大家不太陌生,因为这个词,我们经常听他人说到,自己也经常用到。那么,“较真”究竟是...



说起“较真”这个词,也许大家不太陌生,因为这个词,我们经常听他人说到,自己也经常用到。

那么,“较真”究竟是好是坏呢?恐怕不能一概而论。若是为了维护党纪国法、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百姓权益而去“较真”,当然好,而且我们也需要和欢迎这样的“较真”,像这样爱“较真”的人越多,积聚的矛盾就越少,我们的社会就越和谐。

不过有些“较真”可不太好。有的人,也许是说者无心,自己却“听者有意”,把“话”想歪了,以至于天天“寝食难安”,非得想办法弄清楚说者“到底安的什么心”,寻思着“是不是故意给自己过不去”,琢磨着“要不要以牙还牙”,明白人都知道,这其实是“自寻烦恼”,可却无形中造成了“听者”和“说者”的怨隙,影响了彼此的“和气”,最终恐怕两人只能是分道扬镳,成为真正的“冤家对头”;有的人,明明知道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非得“不蒸(争)馒头蒸(争)口汽(气)”,要和对方“理论理论”,甚而至于“拳脚相向”、“见个高低”,明白人都知道,这本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可一旦闹将起来,就成了影响两人“团结”的大事,最终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有的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要么整天怨声载道,抱怨不公,要么抱着“寸土不失”的心态去争去抢,想着法子把自己“该得的”“一分不少”的拿回来,以此维护自己的“私利”,显示自己的“能耐”,明白人都知道,也许那点“利”根本值不了“三瓜两枣”,可这样一闹,不但影响了集体的“和谐”,也降低了自己的“身价”,又如何与他人相处?当然,这里仅仅是举了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的几类“较真”的事例,相信其他类似“较真”事例还有很多,真要一一“亮”出来,连笔者都要“汗颜”了,就不再给读者诸君增添“笑料”抑或“烦恼”了吧!

想到此类“较真”,就想到了“宽容”。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虽是寥寥数语,却是“一语中的”,若要真正读懂并做到自是妙用无穷,对己对人都大有裨益。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道: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那么我们怎样才算是做到了“宽容”?恐怕还是要从现代汉语词典的有关解释涉及的几个要素谈开去。其一,要心胸宽阔,有气量,或者像古人说的那样“胳膊上跑得开马,肚子里撑得开船”,或者像人们弥勒佛那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只有此等气概,才能心中无小事,最终成大器。其二,要不计较。自己听着不顺耳的话听就听了,更何况也许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呢”,即使是真的“话不在理儿”,冤枉了自己,那就把它当作“耳旁风”,这只耳朵进去,那只耳朵随着出去也就算了,犯不着闷在心里,天天跟自己过不去,整天茶不思饭不想的,伤心劳神不说,还“气大伤身”呢!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毕竟不是什么原则大事,也上升不到“阶级矛盾”的层次,就别去“理论理论”甚至于“动粗”了,本来是多个朋友多条路,硬要因为一点小事给自己树个“死敌”,值吗?至于那些蝇头小利,就更不能斤斤计较,指望这点小利就能成为百万富翁?纵使能成百万富翁又能怎样?还有比精神愉快更可宝贵的财富吗?还是看淡一些名利吧,没听人说“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吗?其三,要不追究。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错误,我们也应当允许他人犯错误,自己难道就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吗?因此,如果朋友或者同事犯了错,就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不要紧盯着那点“错误”不放,更不要“一棍子将其打死”,这样你会失去更多的朋友,多出更多的“对头”,对己对人都没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还是拿出泰山和河流的气概,让宽容主导自己的心胸,只有心中无小事的人,才能最终成大器。因此,有些事,还是别“较真”的好!



您好,我是乔木,欢迎您关注乔木的天空,一个有故事、有乡愁、有思索的地方。不庸俗、不低俗、不媚俗,跟我一起朝着文学的正确方向前进吧,为弘扬传播正能量而努力!


    关注 乔木的天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