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科树木

 

在中国木艺中,“软木”一词(匠人多称为“柴木”或“杂木”)多指制作木件的本土木材,一般来说,它不如黄花梨、紫檀及红木等热带硬木那么坚硬耐久。...







在中国木艺中,“软木”一词(匠人多称为“柴木”或“杂木”)多指制作木件的本土木材,一般来说,它不如黄花梨、紫檀及红木等热带硬木那么坚硬耐久。榆木便属于工匠们所定义的的“柴木”,它自古就伴随着木艺器件的制作形态,作为传统的常用料之一,但由于年代之久远,能传世下来的这类高柴器件已经很少,大多都是明早期至清晚期时期的作品。

榆木与榉木素有“北榆南榉”之称,字面意义就指代了两种树木的地域生长环境的大体不同,实际上还是同科目下的植物(榆科),科目下的不同属性树种罢了(一个榆属一个榉属)。

【榆科】(Ulmaceae)我国主产有8属46种10变种,分布遍及全国。

【榆科】下八属分别为:「榆属」、刺榆属、青檀属、「榉属」、白颜树属、糙叶树属、山黄麻属及朴属。

「榆属」之下我国有25种6变种,分布遍及全国,以长江流域以北较多。另引入3种。

这诸多品种之间,北方主要被大家所熟知使用的便是「榆属」下的榆树(白榆)、大果榆(黄榆)、脱皮榆(沙包榆)、榔榆(可能为通称的“紫榆”—有待同行考证)及春榆。

就榆木的木性来讲,它纹理通达清晰,硬度适中,力学强度较高,耐湿耐腐。刨面光滑,弦面花纹美丽,韧性强弯绕性能良好,耐磨损等优点。花纹形似“鸡翅木”但相比鸡翅木纹浅显。正是因为这些特性,又普遍分布于国内,所以它能够一直成为国内木件制作的上选材料之一。

但却不是所有榆木都适合用来制作家具的,木料就有新料和老料之分,榆木来讲,也是如此。能够用来制作匾额、家具的榆木,市面上大多都会采用老榆木。老榆木是北方砍伐下来后经过常年累月的自然风化,虫蚀、潮侵、干涸,几经时间的洗礼后所形成的木性特征的木头,如同蹉跎的岁月,却让它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深刻木质美。

而新榆木并没有经过老榆木这样的一个自然干燥的环节,它的含水量过高会带来家具的收缩变形几率更大,国内目前的木料烘干技术暂且还不到位,所以烘干的成本实际的性价比并没有比老榆木高多少。

大多数留存下来的老榆木,便是我们常说的老屋子所拆下来的老房梁了,也包括一些老榆木门板和其他的老料。

这样的木头由于其木质含水率已经非常低,自然的热涨冷缩过程达到了一定的稳定程度,所以它相对于新榆木来讲更加的不易变形。当然也就多了一些它本质存在的老裂口、虫眼及老榫口之类的“创伤”。

有时这些“创伤”会被认为是丑陋的不宜作为木件的材料,但在生活的美学眼里,它的不完美恰是体现了流动过的生命痕迹。我们喜爱木头,它的温润,它的肌理,它那不被磨灭的自然生机,那组成各种精美形式产品后可被抚触的延续,爱着这些被“创伤”过后沉静下来的自然之美,这便是我们喜爱的因素所在。

现代生活中的装置风格,不介意任何可用之材,老的木件,材料的做旧,粗糙的,精细的,笨重的,和美的等等。只要它能够完成它在我们生活中定义的那一个用具,它都是可用的。

可用的东西是不是好的东西,也只有我们自身体会了才会有所答案,而我们对于好的东西有时又过于片面而单一,追求好的就是名贵的。

前人对于木件的制造却不这么非理性的去用功,我们不仅仅对于硬木的制作上精良严谨,非硬性木头也同样如此。所以我们能大量的看到明清时代的精美作品不仅仅只体现在我们所追捧的名贵材料上。

这样的木件同样基于一个长时间审美使用的形态比例,用细致的做工来呈现这些岁月蹉跎的老料让其焕发朴质的新生,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是我们对于传统中式木件的理解,对于好用且用心做的东西的理解:“有一天,当你不需要这件物品的时候,它仍是一件好的东西(结构、榫卯、形态以及可用性),而不是因为它已经无法使用了。”


    关注 骑士木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