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柴小静”

 

像火柴一样安静燃烧...





作者||见雨



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曾经柴静这样介绍自己。

而在我心里,她确实就像火柴一样:安静燃烧。



一本柴静的《看见》,从2012年买来的随意翻翻,到今年上半年忽然醒悟:要好好读一遍,直到今天才断断续续读完。

我本不是一个勤奋阅读的人,之所以买《看见》,更主要的原因是被柴静在分享会中的思维和谨慎睿智的台风打动。

也不能不说,当时的势头确实足够火爆。
在柴静与粉丝的互动交流中,我隐约觉得:这是一个有思想也有温度的记者,在她的书里或许我能读到点什么。
时光转动了3周年之后,才有心思回顾与翻动。

上一次重新翻开《看见》、这几个月断断续续用回家的时间阅读,直到最近的经历使我的心稍稍有点柔软臣服——文艺青年的诟病有褪去、而某些部分仍在深入。
也终于能读懂了一些什么。
一本好书里,不仅仅是某些部分的人生,而是恢弘盛大的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也无需跨越大洋与时空界限,而是每个人心里面都会有的翻滚、灾难、错失……。
原来,不只有我不是圣人——活在人间就该同病相怜。

我想说说这里面的悲悯视角:对于别人、对于自己,都是一种重新的认识与理解。
柴静曾是标准的文艺青年:在电台做主播、在湖南卫视做主持,获得广大青年喜爱;偶然被陈虻发掘,进入央视。
一不小心,从心灵角落的悲喜融入更广阔的世界,大概也有一点措手不及吧。
而《看见》,写的就是这过程里的成长以及眼中看见、心里听到的悲剧人间。

我承认,早几年还依然沉沦于个人的得失、悲喜,并没有勇气“看见”,更没有勇气将这些故事放置心底。
柴静站在一个记者的视角,大抵认为做新闻要做一个记录者、让事件真实呈现,而不要做太多论断。
而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她从一个访问者变成一个悲悯者,逐渐经历放下原则里面“好、坏”、“对、错”间的明确边界。
这是我愿为她鼓掌,也愿为自己读到这一点而欣喜的地方。
如果没有悲悯,我们大概永远不能理解涨几毛钱的菜价背后或许还有许多农民的温饱,也不可能理解所谓劣质加工背后只是不为人知的社会监管、体制漏洞。
若是没有悲悯,就在“你与我”“ta与ta”之间树立一道鸿沟,只能等待时光与觉醒的力量将事实照耀得窗明几净。

而悲悯这种情怀,就是在事实呈现以前也能采取柔软的姿势谅解。
如今柴静已为人母,继《穹顶之下》停播,在名记者的光环下暂时退出了众人视线。
交流微信号



jttx007
我在这里

▷▷▷

图片来源:网络


    关注 同行时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