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书籍是如何演变而来的么?

 





当我们手捧着装帧精美的现代图书时,你是否知道它们是如何从古代的书籍一步步进化而来的?在纸张发明以前,古人们又是用什么来记事和书写的?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人们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的书。甲骨文的内容,即卜辞涉及很广,有天象、预测等,比如一大龟甲上边刻有:“丁酉雨,至于甲寅,旬又八日,九月。”这说明九月自丁酉至甲寅,连续下雨18天。



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由于刻石的兴起,出现了拓印技术。石面上所刻的字,都是正面凹入,可先将一张薄纸用矾及白芨水浸泡,贴在刻石的表面;以软刷将纸刷匀,再轻轻捶打,将纸嵌入铭文的笔画之内,待纸干后,以细布包裹棉花做成的拓包,蘸以墨汁,将它在纸上均匀捶拓,将纸剥下来,便得到相同的复本。这一操作过程叫“拓”,用墨汁者称墨拓,用红颜料者谓朱拓,单张叫拓片,装连起来叫拓本。

从《旧唐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的记载中可以得知,唐代宫廷中还有专司拓印的“拓书手”。

拓印技术源远流长,千余年来一直是一种文献复制技术。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



除了石头刻文,先秦时期也流行在铜器物上刻文。青铜器铭文,亦称金文,就是指铸刻在这种青铜器物上的文字。



青铜器本身有其固有的用途,铸刻在上面的文字也只是档案性质的资料,尚不具备正规书籍的涵义与性质。但青铜器作为一种文字载体,传播了历史事件和古代知识,又起到一定的书籍作用。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

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笺是古代一种短小的简牍,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它系在相应的简以备参考之用。现在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



竹简虽然廉价,制作方便,但这种笨重的书籍携带不便,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发生“错简”,再说简牍的编连所用的丝带、麻绳、皮带易被磨断,使阅读带来困难。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寡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收藏容易,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因此,帛书与简书并存,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简帛文化。



缣帛图书的书写十分考究,《太平清领书》是白绢上写字,用红色画直格,以青绢包头(古时“包头”就是现在书画卷的“护首”),用红笔写标题目录。后来纸本书中的“朱丝栏”“乌丝栏”,就是借用了在缣帛上织成的红黑界栏。

帛书可外加装封,以作保护。帛书既可以有卷轴卷束,也可以折叠后放在装具中。常见的装具有竹笥(即竹篾编织而成的小盒子)和漆木盒。



由于缣帛作书写材料,价格昂贵,所以缣帛用于书写并不普遍,除此之外,帛书中还有地图、祭文等。



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造纸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纸书的数量与纸张的优越性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张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写本书取代了帛书。

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了染色处理,这主要是为防止虫蛀和腐朽。古代染纸用一种名叫黄檗的植物汁浸染纸张,黄檗汁色黄,有防虫蛀之特效,敦煌石室的唐代经卷,保存了1000多年以后,尽管有破损,但纸张完好,无虫蛀现象。

黄檗

卷轴装的形式最早用于帛书,后来普遍使用于纸质写本书籍。这种形式受帛书和编简成册的影响,南北朝至五代时期最为流行。



卷轴装的唐代写本

我国古代的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叶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它起源于雕版印刷术,但活字印本书与写本书,也大多与此相同。


    关注 大话周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