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熟】风华正茂“书码头”,60岁的常熟评弹馆原来这么牛~

 

春夏秋冬六十春,说噱弹唱表心声,江南第一书码头,评弹故乡常熟城。1956年10月1日,...



春夏秋冬六十春,
说噱弹唱表心声,
江南第一书码头,
评弹故乡常熟城。
1956年10月1日,常熟评弹团正式组建,第一任团长由魏含英担任。如今,常熟评弹团已走过了60个春秋。
说书考场在常熟
常熟享有“评弹第二故乡”“江南第一书码头”的美誉,历史上书场众多,高峰时期达到1000家左右。“常熟听客文化素质比较高,因此好比说书的考场,对我们评弹演员而言,只有这里的听客认可了,你才算从评弹这门行当‘毕业’了。”常熟籍评弹名家蒋云仙曾回忆,她用两年时间跑遍了常熟东乡十八镇的码头,才走入沪上,逐渐成名。

常熟评弹团成立后的短短几年内,便声誉鹊起,与上海团、苏州团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至今,人们提到评弹界有名的新魏调、侯调、小飞调、朱调等,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他们都出自常熟评弹团!”
▲周恩来总理为常熟市评弹团侯莉君(中)签名


常熟评弹团的成立引领了建团风潮。之后,周边城市相继组建评弹团,江苏也成立了省级评弹团,并且从常熟抽调了侯莉君等一批优秀演员。“留下来的8名演员继续支持常熟评弹事业,让常熟团走出了‘创新演新’的道路,从此著称于评弹界。”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常熟评弹团名誉团长陆建华回忆,常熟团不仅注重传承老一辈的艺术精髓,还擅长创新书目,演好新故事,早在1963年,中篇弹词《梅塘姑娘》、短篇弹词《小闹钟气象台》等书目晋京交流,受到中央文化部领导的肯定,多家中央媒体竞相报道,一时享誉全国评弹界。2006年,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常熟评弹团二度晋京献演,又一次引起轰动。
▲常熟评弹团晋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创新演新说新书
16岁就进入常熟评弹团说书,2002年接任常熟评弹团团长的陆建华,将毕生精力倾注在评弹事业上。他刚一上任就积极争取,为常熟评弹团觅到专门场所。硬件好了,软件也要跟上。前辈创造的辉煌已成为过去,如何让常熟评弹团迈向更广阔的道路?“评弹姓评,一定要抓书目。没人怎么办?自己上。”陆建华说,创新演新是不变的宗旨。
▲国务委员杨洁篪与陆建华合影


担任团长期间,他与金曾豪等知名作家合作,创作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书目,获得的奖项不胜枚举,其中《千里寻宝》《田阿桐》《招牌菜》分别获得第三届、第五届、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三度摘得中国曲艺最高奖桂冠,被称为评弹界的“常熟现象”。“作品的主题有爱情、创业、道德等,但不是宣传品,而是艺术品。三度获得牡丹奖在县级团是屈指可数的。”陆建华自豪地说。

让人自豪的事情还有很多。2008年,常熟被中国曲协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成为首批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如今,常熟评弹团年均演出超过2000场次,听众超过40万人次,一直名列县级市前列。
呕心沥血育人才
今年,常熟评弹团走过一甲子,忠实的粉丝也是追了数十年。“常熟评弹团60岁了,我们50多人从上海坐大巴来,就为了来看几场演出。”75岁的上海市民杜辉珠眼中,流露着对评弹的不变深情。

与中老年人不同,年轻人生活节奏较快,也许没有太多时间听长篇评弹。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常熟评弹团现任团长刘雪平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还是要继承前辈艺术,坚持创新演新,注重培养年轻人才。”他说。
为了适应年轻人的市场,评弹团正尝试创作中篇书目,并在题材的选择上仔细斟酌。“沪剧、锡剧、京剧都有沙家浜题材的大戏,而且反响非常好,为何评弹没有呢?于是我们就构思了中篇评弹《沙家浜》。”刘雪平介绍,这个原创书目邀请了上海、苏州、常熟团的著名演员强强联手创排,预计今年底将正式演出。
出书也要出人。为了解决人才问题,2014年、2015年,常熟评弹团从苏州市评弹学校招录了8名学生,如今已经初露锋芒。金怡辰就是成长很快的一位,他向陆建华学艺近两年,深受老师学艺与做人并重的教诲。“陆老师一生献给了评弹事业,去年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演出,还要教导我们。年轻人应该要学习前辈这种精神,才能发扬好评弹艺术。”金怡辰说。

历史照片由常熟评弹馆提供

信息来源:常熟日报微报


    关注 1008常熟交通广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