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早期教育1——你常跟孩子这样说吗?““哇,这里有鱼” “你看,这是什么颜色的” “你看那个好漂亮哦””

 

0——7岁,孩子基础感官的发育阶段,一方面他通过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一方面他又通过与这个世界的接触来平衡感官的发展。...



朋友来访,抱着8个月大的宝宝,宝宝很机灵,也很敞开,乐呵呵的,手舞足蹈的抓向周围的东西,眼睛滴流滴流的转着,看向这周围的新环境。

带朋友参观园子教室,打开教室灯光,柔和的灯光照着着一个很多线圈的灯罩。我们成人一边在交谈,一边也在关注着孩子。

偶然间,孩子抬头看向有线圈灯罩包围的灯光。抱着孩子的朋友不由自主的和孩子交谈起来:“这是月亮还是太阳?”孩子兴许是头仰久了,跟着收了回来;兴许被妈妈的问题打扰了,结束了对这灯光的探索。



妈妈们一定很熟悉,孩子这种状态下,我们也经常会不由自主的介入到孩子的状况中

“这是╳╳呀”

“这个很漂亮”

“你看见什么啦”

……

在我们惯有的模式中,我们会无意识的认为这样是在教孩子,教孩子知识,让孩子知道更多的东西。于是在发现孩子在关注某样东西的时候,立马告知孩子那是什么,或者带孩子接触到一个新的物品或环境的时候,就会非常热情的告诉孩子

……

孩子也渐渐的形成了一种模式,见到新的物品或来到新的环境就问

“这是什么呀”

“这是橘红色的”

……

一般孩子这样说过了,就结束了与这种东西的链接,开始去关注别的东西。

这个过程中没有对错好坏,一般我们也在潜意识里认可了这种模式。但如果我们能看到孩子内在的发展,就会发现这种模式带给孩子的局限性。

专注力

孩子年龄越小,越是依靠感官的链接来关注世界。当孩子在摸,在看,在动……都是通过这些过程来感受他周围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意识是非常专注的关注于一个事物,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感官是全然打开的,他没有能力用语言来表达他此刻的感受,但他的内在是丰盛的接受感官体验到的一切,他很享受这个过程,也是全然的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状态就如成人要通过长时间的修炼,努力想去达成的合一的状态。而成人的语言的介入,行为的介入都将把孩子从这种全然的专注中唤醒出来。打扰频繁了,孩子的注意力被引向外在的环境,注意力便专注不起来了。

成为自己的基础

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感官带给世界给与他的实相,不局限于语言,不局限于概念,来自于全方位感受的实相,他通过感受到的实相建立与世界的真实的关系,让自我逐渐的出来。而这种真实的感受,是未来独立的基础,是自我清晰的基础,是界限的基础,是孩子成为自己的基础!长大后,他表达的“红色”就不是来自成人概念的教授,他与“红色”是真正的链接,来自他自己真实的感受。

0——7岁,孩子基础感官的发育阶段,一方面他通过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一方面他又通过与这个世界的接触来平衡感官的发展。我们需要充分的给孩子去接触到这个世界的机会,不但不打扰,还需保护孩子不被打扰。

但在此需说明,这种机会与孩子的年龄,孩子的状态有关,不是随孩子什么都可以的进行。界限的把握就需要去区分,这种行为是感官成长的需要,还是内在不平衡的需要。孩子越小,越是感官成长的需要,孩子逐渐长大,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会开始出现因内在不平衡而引起的需要。那这种机会间的界限的把握,就与对孩子的发展状态的了解有关。

同时,不介入并不代表可百事不管,充耳不闻了。只要与孩子在一起,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需入眼、入耳、入脑、入心。随时觉知孩子的状态。

当我这样给朋友建议时,朋友说,“这样的道理很容易接受,但在生活中总是会忘了”。

是的,理论与实践总是有点距离。但只要你能开始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然后停下来,好的方法自然就生发出来了。当我自己抬头看向灯光的时候,我意识到:当我们能随时去觉知孩子的状态时,停下介入,改为和他一起去体验。例如,发现孩子做着什么时,特别是在某段时间经常性的出现,或让自己困惑不解的行为,可以在不被孩子关注到的状况下,或在不被孩子发现的位置,试着让自己模仿孩子的行为,通过模仿去体验,去尝试,就很容易找到原因,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

并且,当自己在模仿的过程中全然的体验,可以调频到和孩子很接近的状态,很容易和孩子链接,并且很容易和孩子找到共同的话题。

我曾经模仿过一个5岁多的孩子生气时的模样和行为,发现当模仿那样的行为时,会触动我的心脏的位置,即使我模仿时是没有任何的情绪,但这种行为会让我感觉到心脏的紧缩。模仿了之后,对孩子生气时的状态更能接纳,甚至都能感觉他难受的地方就在心脏的位置。从那以后,当他生气的时候,我都抱着他,从心脏的位置往下抚摸,因为有感受过,抚摸过程中的意识更加强烈,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平缓情绪。

一个无意识的习惯,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生命模式。生活中,处处是教育。




    关注 elleTalks200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