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旋儿驶向云端的车,会发光的喇嘛崖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收拾好准备参观洮砚厂。这是一个生产加工、销售宣传一体化的公司,公司经理兼工厂厂长薛总是施...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收拾好准备参观洮砚厂。这是一个生产加工、销售宣传一体化的公司,公司经理兼工厂厂长薛总是施老师的舅舅,一样的热情周到,亲自开车接送我们。

工厂规模不大,一楼室外进行砚石的粗切细磨,室内则是雕刻创作,二楼与之前商铺类似——摆放了满满一屋的洮砚,这些砚品质不一,通过手感纹理可粗略判断,依旧是素砚淡雅端庄,传统龙凤砚等花纹繁复,它们就像美人一样,燕瘦环肥,雅俗共赏。



忽略某只乱入的小编(捂脸逃)


而室外加工的环境较为恶劣,机器一开,噪声粉尘肆虐,工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知道我们是来访查洮砚的,不论是经理还是工人都十分热情,帮我们选做实验用的边角料,进一步介绍分析等。在送我们回旅店的路上,薛总谈起现在洮砚不好做,洮河上涨产地被淹,老坑砚石少之又少,加上官方宣传力度不够,在市场竞争中比之端歙砚处于劣势。


刻砚的十八般武器


退了房,吃过午饭,我们便乘车去洮砚乡了。山路蜿蜒,不知从何时进的山,印象里车一直在转圈,不停的感受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作用,蓝天白云越来越近,仿佛伸手可触。洮砚乡还是个村子的感觉,但店铺很多,都是自家平房挂个招牌开旅店或是卖砚台。


村民家中店铺
下车后很快找到宿处,我们便出去找喇嘛崖了。相比在卓尼县城,在洮砚乡的行动要困难得多,没有普通话,没有出租车,村民淳朴但本分,不怎么关心我们是干什么的。虽然很困难,我们还是找到一位有私家车的师傅带我们去喇嘛崖。在洮砚乡随处可见加工经营洮砚的店铺,越往喇嘛崖走店铺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路边大块的砚石,尤其进入纳儿村之后,房屋也由砖瓦平房向土坯房过渡。一路可见山脉的层理构造,看来洮砚石是沉积岩变质形成。
喇嘛崖并不远,风景出奇地好。洮河的河流蚀变作用在河流中央形成一个孤岛,不过却未与边上的山完全分开,所以也不算是岛吧。洮河的水是淡绿色的,靠近路边的崖上树不多但很是茂盛,接近傍晚,阳光洒在水面、叶面,绿莹莹亮闪闪的,河流蜿蜒曲折不知从何而来又流向何方,喇嘛崖因它的途经孕育出这样一方砚,许多缘分和故事也因此产生,真是个被遗忘了的世外桃源,呃,世外砚源是不是更好。
拍照、考察、采样,回去的路上师傅带我们去了一个洮砚大师搞创作的基地。见到马老师很亲切,文人气质又和蔼可亲,关键普通话好到我想哭,要知道洮砚乡的方言像外语一样让人头疼。我们先是参观了一下他们工作的地点,工作环境比之前见到的工厂或村民家要好很多,干净宽敞。
之后又参观了一下马老师这个基地的作品,听马老师讲解,我们更能感受那种独特的创作理念——因石制宜。根据每块砚石独一无二的颜色纹路甚至斑点做一个恰到好处的创作。

其中有一方嫦娥奔月砚,本来是别的师傅准备刻一个传统龙砚,刻到一半发现砚面下有一大片白色斑驳的矿物,无法继续创作,马老师看到便买下将砚改造成嫦娥奔月的形状,斑驳的白色矿物正好刻成云月,大师功力可见一斑。
还有这一方李白望月砚,本来石料有两块异色,本是缺陷,马老师却利用这一点创作出举头望月月光倾泻的形状。
还有很多,异色异物本是砚石缺陷,就像一张白纸上的污点,马老师却能利用起来进行创作,构思设计好之后,真正需要雕刻的部分反而不多,张弛有度。

每一块砚石都有自己的故事,可惜不是每一块砚石都能遇到像马老师这样的作者来把故事讲出来。








缺一个的四大美人砚



金戈铁马
雨滴斑点是砚石自带的哦

马老师也提到了洮砚发展的问题,他说现在砚大多重收藏欣赏,实用的并不多,洮砚虽品质极佳且历史悠久,但现卓尼属藏族自治,对汉人文化不甚重视,关于洮砚的科学研究也比较少,没有具体数据,导致现在洮砚发展困难。我们表示此行就是来做科研的,希望能为洮砚做一些事。

告别马老师,我们回到宿处,夜晚的洮砚乡依旧是清冷,在院子里可以看到周围的山,一座接一座,一层接一层,洮砚要走出这些山走到世人面前,不易啊。


传华夏文脉       习千古绝艺                                    请关注洮砚文化传承传习基地

想更深的了解洮砚文化,请点击关注洮砚文化传承传习基地,后续更精彩哦!


弘扬传统文化     传播中华砚史

展现国砚风采      诉说砚人传承

请关注 国砚文化


    关注 洮砚传承传习基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