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从零走到美国Kickstarter众筹NO.1(下)

 

1...

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体验一直是出门问问的目标。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好用的移动语音交互,并自主研发了全球首款中文智能手表操作系统Ticwear。而对于Ticwatch2打入海外市场,并非只是做出一个“英文版”的Ticwatch 2这么简单,而是打造一整个基于英语语言,系统的、本地化的、成熟的、拥有完整交互系统的智能手表。

作者|Ticwatch团队
全文约2600字,需6分钟阅读时间继上篇《我们是如何从零走到美国Kickstarter众筹NO.1》跟大家分享了,我们是如何萌生了要进攻海外市场的想法,和随后埋头打造出一整个英语智能语音系统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在上篇文章刚一发出就收到了许多粉丝对我们鼓励和支持的话语,当然也收到了许多为我们产品提出功能优化的意见。作为一款由国人自主研发的智能手表Ticwatch,我们仍在不断超越和创新,有了你们对Ticwatch的持续关注与支持,我们就有了超越一切的动力和激情。



▶ 过关斩将地实现Ticwatch全球范围销售目标:

产品要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必须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各个国家也制定了相应认证准入机制,只有通过了当地的认证才能合法上市销售。这对规范产品质量大有裨益,然而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这却是一道不小的难题,因为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认证种类和技术要求。

Ticwatch的目标是全球范围内都能销售,为此我们花费了大量资源去一点一点攻克这些难关。

比如

复杂的国外物流:对于国内销售来说非常简单的物流,到了国外却非常复杂,因为电池一般不能走空运,而去海外市场又没有陆运这一选择,海运则耗时非常长。为了能使用最快捷的空运方式,我们需要对Ticwatch 2国际版内置的电池做航空安全认证,确保手表在空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只有拿到这个认证后快递公司才会接收我们的货物。为此我们一共通过了EMC、环保、安全性等相关的认证多大数十项。每一块走空运的手表,都需要配一张盖有我们公司章的电池声明函。而首批出海手表共一万块,我们就真的手动在一万张声明函上,一张张地盖了一万次章。

海外蓝牙使用场景:因考虑到海外用户针对不同解决方案厂商的OS设计方案,Ticwear系统需要针对海外用户常用的手机蓝牙芯片协议栈部分进行兼容性测试和常规测试,从考虑海外用户蓝牙使用场景出发,测试多种蓝牙协议的稳定性来调整Ticwear系统底层架构,从蓝牙通信协议中把测试出的问题找出并解决后,从而保证蓝牙通信部分可以适应多复杂场景。

满足续航能力:此外还有功耗方面的问题。耗电一直是智能设备的瓶颈,为了让Ticwear系统在针对不同海外用户手机设备时,能保持耗电的一致性,我们配合问问测试工程师和海外用户的通力测试反馈,做了大量优化。比如中间件的通信机制优化、底层软件的电源管理结合不同组件单元的睡眠周期的调整、硬件板级的微安级的调优等,一项项让它达到最优化程度。这样就让海外用户在不同程度使用上都能有一个比较满意的体验。

第一时间发货:众筹结束后,我们着手发货。其实那一刻几乎所有的众筹粉丝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快点拿到货!快点拿到货!于是我们在选择物流方式上,几乎不计成本地选择了服务和时效最好的DHL,仅此一项我们就多支出了10万美金。但最终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当天发货,几乎在24小时内海外的用户就能收到。



▶ 与粉丝建立信任感:

当初决定要做Ticwatch 2海外版,当然首先要了解海外用户的需求,定义产品。所以Kickstarter众筹项目的第一步,就是找到海外的种子用户。但这方面的起步是非常难的,因为当时我们开始着手做时,在海外还名声不显,找那些海外科技博客发出首批内测招募信息后,根本就没人理。后来我们想到曾去北美参加过CES展会,在那里认识的一些朋友,通过这些朋友,我们才收获了第一批有效问卷,以及最忠诚的20名种子用户。

▷说到这最初的20名种子用户,他们都是从第一批问卷中被精心挑选出来的,一直以来都非常活跃,从头到尾持续不断地给我们信心。这20人其中有15人在美国,5人在欧洲,我们第一次找他们访谈,因为时差问题,断断续续花了一周才访谈完。从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美国人对社交媒体非常依赖,不想错过任何推送信息;而欧洲人更注重健身,所以我们在定义海外版产品时,一方面着重强调了Ticwatch2的推送功能,另一方面我们针对海外用户的健身习惯,给Tic运动做了专门适配。

▷ 后来,经过很多筹备,技术上的工作逐渐完备,我们终于开始了Kickstarter众筹。这里面也发生了许多许多有意思的事。比如我们曾反复磋商众筹主页上的大标题,最后考虑到Kickstarter平台用户的极客属性,我们选用了“最具交互性的智能手表”,很多粉丝会被标题吸引进来,然后看完整篇介绍,会觉得非常cool!再比如,我们众筹的「update」上,经常会不定期发一些产品视频。受限于成本,画面有些粗糙,但我们还是发了出来。这是因为我们就是抱着一个朴素的想法:用户想看了,就满足他们。记得有一个视频,是手表整个充电过程,我们就真的搭了个手机支架,然后对着充电的手表拍了一个多小时。事实证明,虽然拍得简陋,但没有人吐槽视频画面,相反大家对我们的手表有了更多期待。

▷ 众筹开始后,有很多粉丝开始在留言区评论,有询问问题的,也有提出质疑的。因为负责运营的同学本身不是工程师,为了避免告诉他们一个错误的或零碎的答案,很多问题还要先找人咨询再回答。再加上时差问题,很多东西没有及时回复。久而久之,这里就产生了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会逐渐累积,最终在Stretch Goal发布时彻底爆发。我们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找到了工程师、产品经理,甚至供应链的同学,写了一封公开信,诚恳地告诉粉丝,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背后,有着怎样的考虑,承认了由于不严谨造成的某种误导,很快扭转了舆论。那件事之后粉丝都重新调整了看法,觉得我们对他们坦诚相待,肯付出真心,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团队。

▷其次,我们在粉丝运营上比较成功的就是,大家逐渐形成了一种“群体自治”的社区。到了后期,我们甚至不太用管理,粉丝们也能互相帮助答疑解惑。有一次他们见运营的同学在周末还登陆着Facebook工作号,觉得这段时间以来太辛苦,于是主动帮我们回复其它粉丝的疑问。我们有时候只需要用点赞表示“这回答没毛病”,偶尔澄清一下表达不准确的地方。以致于有同学舒着气开玩笑,这比以前轻松多了,简直跟皇帝御笔批红似的。

▷在整个众筹过程中,Remix公司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这是一家提供个人电脑与移动设备融合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与出门问问一样,Remix一直在追求极致完美的技术体验,创始人也同样来自谷歌。他们也是第一家在Kickstarter众筹中突破百万大关的中国科技公司,取得了160万美金的成绩。我们第一次去Remix公司学习Kickstarter众筹经验时,他们几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连后台都开放给我们看。后来,我们每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就打电话询问他们,还经常是12点后。比如,有一天是众筹视频的deadline,负责与美国那边视频拍摄方联络的同学凌晨四点还在工作。当时她需要决定一件事,但更需要有人帮忙参谋。于是就微信给Remix的一个联合创始人,问他可否打电话。没想到那头的Remix的朋友还真没睡,立刻回复说可以打电话。于是两人就用了十分钟,在电话里快速把事情过了一遍。现在想想,一个完全没有义务关系的人,肯在凌晨4点为你答疑解惑,这种友谊绝对是靠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才能铸成的。

“阅读原文”的另一头是Ticwatch商城☟


    关注 Ticwatch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