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360行】(188)催眠大师

 

我的图文...

“您是做什么的?”乍然相识,人们大都会抛出这样的话题。

或许您正干着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儿,拿着微薄的薪酬,经年舍不得添一件新衣;

或许,您正操持着一门后继乏人的手艺,忍受着萧条与孤独,却仍然选择了坚守;

或许,您正从事着一个新型的职业,在炫目的职场上创造着大量的财富,享受着妒羡的目光。

或许,您只是“朝九晚五”人群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员……

“360行,行行出状元”——不是高薪的职业才显得尊贵,不是炫目的职场才显得伟大。不同的职业,背负着不同的责任,承受着各自的艰辛。无论您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恪尽职守、躬身奉献,您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多一点体验,多一份理解。从今天开始,人民网浙江频道记者将按照报社“走转改”部署,进一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零距离地倾听、感知各行各业的酸甜苦辣!

希望您的目光注视着我们的脚步……
  体验职业:催眠师

体验地点:杭州

你相信催眠术吗?在不少人印象中,催眠师总拥有无穷魔力:拿着水晶球在一个人眼前来回摇晃,人就会渐渐睡着;或是双手放在一个人太阳穴附近,口中念念有词,他人就会被意念控制……但这些印象,大多来自影视作品,很多人眼里,催眠术就是江湖方术。

其实,催眠在很多西方国家是一种常用的心理辅助治疗手段。近年来,催眠学研究在国内备受瞩目,临床心理工作者开始广泛使用催眠技术处理一系列心理问题。近日,记者来到杭州佑文催眠工作室,跟随催眠师谢东震体验一天他的工作,以揭开催眠师的神秘面纱。
催眠是一种巫术?
佑文催眠工作室位于杭州市拱墅区一个写字楼里,分上下两层。工作室面积不大,到处充满绿植,让人仿佛置身一个小花园。催眠师谢东震今年33岁,师从于国内著名催眠大师马春树,是杭州为数不多的催眠师之一。

虽已互相认识,但我的警惕性没有减少,“不会不知不觉中把我也催眠了吧?”我心里嘀咕着。仿佛看出了我的疑惑,谢东震指着房间一面墙壁上的巨大监控屏幕说道,这里有无处不在的摄像头,24小时监控房间内发生的一切,一个月之内都会有记录。这时,记者才把心放下来。

刚一落座,记者就连珠炮式的发问起来:催眠是一种神奇巫术吗?催眠可以让人看到前世?催眠会有生命危险吗?谢东震摇摇头,笑着说道,催眠并没有那么神奇,它只不过是一种现代心理学调整手段,催眠师借助语言引导与暗示,让被催眠者面对自己潜意识中压抑的情感,并进行疏导释放,以达到被催眠者身心健康。

佑文催眠工作室每天都会接待一些求助者,其中以15~40岁年龄段的人居多,包括学生、白领、高管等,且以女性为主。希望解决的问题也各式各样,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等学习问题,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他们多是通过朋友介绍、网上查找、或听过谢东震做过的催眠讲座,而主动找上门来的。

对于每一个求助者,谢东震都会先进行询问,包括生理病史、心理病史、既有症状、希望解决的问题、期望达到的目标等。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催眠方案。一次催眠通常为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一个周期是十次。在实施方案之前,催眠师还会与求助者签订保密协议,保证求助者的隐私安全。

正说着,一个约摸二十六七岁的女性走了进来。这是一个刚入职场的女白领,失眠已经有一段时间。据她讲述,她经常莫名焦躁,毫无缘由的朝别人发脾气,甚至想打人。但冷静下来后,又对自己的举动十分懊悔。由于接触过心理治疗,对催眠有一定了解,根据网上查找,他来到了佑文工作室。
催眠只为使人睡觉?


谢东震进行例行访前调查登记后,把她请进了楼上的催眠室。催眠室大约十几个平方,陈设十分简单,一个桌子、一张椅子、一个沙发。窗帘半拉半开,室内光线十分柔和。据说这些设计都是有讲究的。催眠室陈设一定要简单,不能让求助者有任何心理负担,尤其不能放古钟、雕像等会给人暗示的器物。

谢东震先是让她坐在一张椅子上,双脚平放地面,双手放双腿上,以达到十分放松的效果。随后,谢东震开始了催眠中的注意力与专注力练习:“将注意力放在你的肘部,体会肘部压向桌面的压力,同时上臂开始绷紧,在手臂和手掌离开桌面之前,你的手腕或是手指会有牵动或者拉动的感觉……”反复几次后,求助者渐渐从现实环境中摆脱,专心于自己的“手臂抬起”上来。

随着被催眠者进入状态,谢东震紧接着开始呼吸引导,“闭上眼睛,请注意你的呼吸,你的呼吸越来越深,身体仿佛吸入越多氧气……”不一会儿,求助者眼皮慢慢耷拉了下来,仿佛已进入深度睡眠。然而令人惊奇的,当谢东震问到被催眠者是否能听到他的声音时,被催眠者竟点了点头。

被催眠者没睡着,岂不意味着催眠失败了?谢东震摇摇头,“恰恰相反,说明催眠成功了”,在后来的交谈中,谢东震向记者解释道。原来,催眠绝不是让人睡觉,而是让人达到意识与潜意识共存的境地,在催眠师的引导下,正视自己的潜意识,寻找问题的所在,以达到解决的目的。

随着呼吸加深,被催眠的女子已渐渐进入半睡眠状态,意识慢慢放松下来。谢东震紧接着说道对被催眠者说道:“想象你站在一个很高梯子上,能描述下你看到的情景吗?”被催眠者说自己看到了一个无助的小女孩,站在一个幽暗又狭窄的高梯上,很害怕。说着,她流下了眼泪。

随着催眠师的引导,女子娓娓道来内心感受。原来,该女子从小到大一直在父母庇护下长大。大学毕业后只身一人来到陌生城市,非常缺乏安全感。工作中的激烈竞争让女子十分焦虑,又无处可诉,越来越多内心感受被压抑,造成了她的性情变化,情绪无常。随着催眠师的引导,女子通过倾诉等方式慢慢将内心压抑的感受发泄掉,心情渐渐恢复平静,眼泪也停止了。
人人都是催眠师?


在谢东震的接诊经历中,接触过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者。比如一个中学生常年不愿去学校,经过催眠治疗发现,根源在于老师的一次无端责骂,使他对学校产生了恐惧,再比如一个成功男士常年做噩梦,经过治疗,找到根源在于小时候常年目睹父母吵架等。

出于好奇,记者要求谢东震对自己进行一次催眠。和那位女求助者一样,我被要求坐在一张椅子上,全身放松。经过注意力训练后,我开始抛弃乱七八糟想法,专心听催眠师说话。只听他用极其温柔声音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去体会从肘部到手指尖越来越轻盈……像羽毛一样越来越轻盈的飘起飘高……注意你的呼吸……你的呼吸变的越来越深……”我感到全身十分舒服,渐渐重重靠在了椅子上。随后,跟着催眠师引领,我来到一片海边,海风徐徐吹在脸上,我光着脚踏在沙滩上,任凭海水抚摸……半小时过去了,被唤醒后才发现我刚才竟被“催眠”了。

谢东震告诉记者,不仅很多情绪问题可通过催眠解决,甚至催眠技术还可用于提高运动成绩、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以及商业拓展等。在国外,催眠技术被当作一种身心提升技术被广泛使用。在英国,不少名人都曾尝试催眠(如冥想或放松)方式进行分娩。著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泰格伍兹有自己贴身的催眠师。

谢东震从事催眠职业已有三年多时间,接待过上百个求助者,其中不少人最后都与他成为了朋友。让人想不到的是,谢东震最初也是一个情绪困扰者。据他讲述,念高中时,由于与同学产生矛盾,导致他学习时常常精力无法集中,到了大学,甚至发展到人际交往障碍。毕业后,他曾从事过销售等职业,刻意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但都收效甚微。

在一次心理治疗中,谢东震接触了催眠师,他深深感受到了催眠技术的魅力,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他通过考心理学的研究生,上催眠培训班,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等,走上了催眠师的执业道路。他告诉记者,一开始,由于技术不成熟,流失了不少顾客。工作室刚开始的一年,他甚至不得不通过打零工补贴工作室运行费用。在他看来,催眠是一套严格科学的技术,催眠师的语气语调、衣着修饰、身体姿势,催眠技术的手臂抬起、眼光凝视、呼吸加深等流程技术……每一个细小的工作,都需要打磨,并且因人而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催眠师。需要对这一行业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知道哪些人最容易被催眠吗?”谢东震问道,“18岁以下的孩子和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小孩子容易接受外界信息,催眠感受性高,调动起来比较容易。而干部、高管自控能力强,着眼于未来,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强于平常人,也更容易接受外界信息。每个人都能被催眠,都能进入催眠状态。只是有些人快,有些人慢。他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受益者让更多人消除对催眠的误解,了解催眠,走近催眠,在催眠中获益。
记者手记:让催眠不再“神秘”

由于催眠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人们普遍对这项技术抱着未知和误解的态度。体验前后,记者也询问过身边的朋友,得到的回答是:不专业、神秘、假的。加之荧幕上对催眠师的神化、异化,不少人和记者刚开始体验时一样,对催眠充满着误解。

体验中,据谢东震介绍,催眠不过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在西方,催眠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正规医院里的精神科医生、妇产科医生、消化科医生、内科医生等都会一点催眠术,以帮助患者治疗。运动员通过赛前催眠治疗,提高比赛成绩。商业谈判者通过催眠,增加谈判成功几率。在美国,催眠师在上世纪50年代就列入《职业法典》,颁发职业资格证,催眠师与医生、记者一样,是一种职业。英国催眠师有自己的行业协会。

催眠术近些年在国内兴起,由于起步晚,相关资格认证和行业规范还在逐渐完善。而由于影视作品等对催眠失实或夸大的描述,让误解混淆了人们对催眠师的客观认识,影响了催眠作为一个优秀的能力提升和心理治疗的工具为人们服务。

其实催眠并不神秘,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比如发呆、做白日梦、健忘等都可以视为催眠状态。有时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就开始出神,而忘了屏幕上都出现过什么,这也可被视为自然的催眠状态。对于催眠业来说,想要行业发展,首先要破除人们对于催眠的错误认识,普及催眠知识。提高公众认知度才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此外,催眠中求助者的人身、隐私安全也应得到相应保证。比如借助摄像头,将催眠过程全程记录下来;给有资格的人颁发执业资格证,要求持证上岗;设置行业诚信黑名单,将不合格者剔除行业外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打消求助者的顾虑,以促进行业的发展壮大。
大家都在看

点击可阅读


第22届义博会圆满落幕


念好“四字诀”助推“两学一做”


杭州的哥情暖瑞典女乘客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责编:郭扬


    关注 人民网浙江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