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点,幼小衔接不“绕路”!

 

哪里不懂“点”哪里!...

✎这是玩耍起来 第127篇 原创推送


l 配图 / 卤猫
文章和音乐,天生一对。
编者按——作者虽然只是一位小学老师,但有教育界知名人士评价,王老师是以教育家的情怀来培养学生的。

这位老师有多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讲个小故事。2009年圣诞节,王老师在和班级学生一起布置教室时,不慎从桌子上摔下来,导致腰一椎爆裂性骨折。送到医院以后,医生的诊断手术成功率不大,如果手术失败,必将导致终生瘫痪在床。王老师班级家长们动用所有关系,把核磁片发往全国十几个著名医院,最后找到技术精湛的海归博士医师为王老师动手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王老师的手术很成功,但需要休养半年,半年里,孩子们每周给王老师一封信,让王老师一天读一封,周末他们排着班轮流来看望王老师,给王老师讲班级故事和各种笑话,逗王老师开心;用零花钱给王老师买水果,并一定要喂老师吃下去……

王老师来深圳已经十一载,第一届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但他们时常返校看望她,孩子们给王老师QQ写得好友印象是:“从幼儿园到大学所遇见的最好的老师”……

王老师教书育人25载,现在是深圳南山第二实验学校的教师,是深圳市首届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骨干教师。

幼小衔接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及家长朋友们的重视,这是值得欣喜的事情。小学与幼儿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存在很大差异。

调查显示,很多一年级新生家长或多或少存在“孩子入学焦虑症”,生怕孩子无法适应一年级校园生活,因此有家长开始“逼着孩子写字”,或者让孩子在孩子上小学一年前就上“有效衔接”辅导班。

家长们的这些种种做法,可以理解,但也有很多值得商榷。从上述家长种种做法中,可以看出家长关注的知识链接。

实际上,幼小链接,重要的是能力链接,而非知识链接。

开学前或开学初,家长做好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心理调适,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的关键。

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做准备:


引导孩子做好心理调适准备

首先,要善于激发孩子对新校园新生活的向往之情。

通过介绍新学校、陪孩子购买新书包、新学具,父母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你真的长大了”“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切忌以小学学业如何重、老师如何严为“恐吓”让学生养成某些习惯,这样的说法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心生恐惧,增加孩子对小学生活的畏惧心理;

其次,条件允许,尽量让孩子提前熟悉校园,减少陌生感。

家长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熟悉教学楼、食堂、操场、洗手间等场地,乘机引导孩子发现校园的美;

第三,长做个有心人,开学前了解一下小区邻居。

有哪些大孩子与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引导孩子主动和这些邻居伙伴儿认识、交朋友,或者是主动联系即将和孩子上同一所学校的孩子幼儿园的同学,让孩子减少孤独无依感。


入学前,在家重点培养孩子

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学准备的必要内容。

入学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

► 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重点指导孩子学会整理书包。

► 校要求为孩子购买好校服,养成当晚把第二天所穿衣物准备好再睡觉的习惯。

► 教导孩子用餐习惯和自觉洗嗽、饭前便后洗手,按时喝水等生活习惯。

如果孩子还没有养成这些基本的生活习惯,趁着暑期,强化培养,对孩子上学跟上新节奏大有帮助。


重点指导孩子有规律的生活

家长要尽早帮助孩子确立时间观念。幼儿园大班期间,家长就要注意孩子的作息规律培养,制定基本的作息时间表,比如晚上九点睡觉,早点七点起床,养成习惯,以适应开学作息时间。

如果孩子作息时间不规律,也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有意识培养孩子的作息习惯。

家长要明白作息有规律也是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更是适应一年级生活的关键。

很多孩子刚上小学,回家爱磨蹭,不适应晚上回家,主动完成基本作业的习惯(一年级只有少量的阅读和预习作业)。

在开学前和开学初,家长要严加督促,养成孩子坐到桌前就立刻开始做作业的习惯,是立刻,而不是坐在桌前磨蹭。

家长可以制订几条规则,在做作业前让孩子检查:

◆ 收起桌子上一切与做作业无关的东西。

◆ 准备好必需的文具。课本、作业本放右边,橡皮、铅笔、尺子放左边,这样的位置必须每天如此,便于使用。

◆ 打开台灯,调好光线,坐在椅子上,把课本、练习本打开,拿起笔开始写……根据作业多少,慢慢确定出完成作业的大致时间。

规则意识可以多方面协同培养。

比如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厕所、做作业等)之前,让他作好充分准备,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

一旦开始,就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来拖延时间(如,来回走动)。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规定好时间限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控制时间。

家人之间要形成一致意见,共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对孩子终生有益。


通过亲子阅读或游戏,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从一年级新生行为表现上来看,主要区别体现在专注力方面。

有的孩子在课堂上保持三五分钟的专心就很难,坐不住就想着做小动作或打扰他人,影响自己的上课学习效率。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在家表现。如果孩子也存在这方面的迹象,需要及时引导矫正。

比较好的做法是,每天晚上养成“亲子阅读”习惯:关上电视,和孩子一起捧起一本书,读给孩子听,让孩子提提小问题,或者拿出孩子熟悉的小故事,让孩子讲给家长听,这段静心阅读时光对孩子的心里滋养日后会得以显现;

也可以陪孩子专注地玩某个孩子喜欢的游戏,哪怕是搭积木、玩乐高,或者就是堆沙子……只要是孩子喜欢的活动,趁机和孩子一起专注地玩儿,培养孩子“坐得住”,很关键。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享受和孩子一起的美好时光,尽量把手机放在一边,切忌在孩子面前过度“刷屏”,或者自个自地关注手机信息,对孩子的问话和活动敷衍回答。

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们以“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心态,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作者:王怀玉

深圳南山第二实验学校的教师,深圳市优秀班主任,广东省骨干教师。
你有什么应对孩子“小升初”的高招?
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喜欢此文,不吝转发。


往期文章:

➤话题 l 有没有想过,我们都会老。

➤话题 l 湄公河毒枭糯卡为何没有成为好爸爸?

➤活动 l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奖获得者,手把手教你用手机拍亲子照!


    关注 玩耍起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