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歪果仁也热爱的泽雅纸山文化

 

在今天古老的泽雅迎来了一群向往纸山文化的外宾。他们是美国旅游作家协会(SATW)一行,当他们在山清水秀的泽雅...



在今天古老的泽雅迎来了一群向往纸山文化的外宾。他们是美国旅游作家协会(SATW)一行,当他们在山清水秀的泽雅,看到那古老的水碓捣声依然雄浑绵长,纸槽旁纸农捞纸的身影依然忙碌,那古老造纸古村——水碓坑,依旧璀璨,这“千年纸山”散发出恒古的魅力,让一行人赞叹不已。





第一站,我们就和外宾来到了传统造纸专题展式馆

馆内展陈整体布局以红、蓝两色为基调,将纸山的发展历程演绎地淋漓尽致。 “红色象征着泽雅纸山的生命力极其旺盛,经久不衰;蓝色是智慧的象征,寓意纸山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造就了泽雅纸山的传奇故事。”









导游为外宾们仔细讲述温州泽雅造纸的历程演变,展示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包括早期的书写材料、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材料的演变、温州造纸、泽雅传统造纸和指南针计划等内容,让参观者对纸的前世今生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知。








谁曾想,中国2000年前的古法造纸术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泽雅山区水多竹茂,泽雅先民沿着河流建水碓和纸槽,利用水力将水竹捣成纸绒、纸浆,最后成纸。



泽雅先民是在元末为避战乱而迁自福建南屏的,由于南屏多森林,所以那里的造纸业也极其发达。泽雅先民重操旧业,他们生产出来的纸依旧唤作“南屏纸”,泽雅屏纸就这样叫开了。泽雅传统造纸技术传承了古代造纸技术的精华,保留了历史的痕迹,整个流程近乎古代手工造纸。其竹纸生产需要经过竹、料、刷、浆、纸等五个环节,主要生产流程包括“斫竹”“做料”“腌刷”“爊刷”“洗刷”“捣刷”“踏刷”“淋刷”“烹槽”“捞纸”“压纸”“分纸”“晒纸”等步骤。这些工序均需要专人用专门的工具进行手工操作







从展馆出来,左侧是一个传统造纸体验基地。传统造纸体验基地无疑是整个传统造纸专题展示馆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部分。在基地里,一个个腌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纸农在腌塘里忙碌的情景一如当年。








参观完泽雅造纸的作家对造纸赞不绝口,对于温州的印象也是非常棒的噢。





泽雅传统造纸,孕育了独特的纸山文化现象。纸农利用当地资源与环境,创造 出“溪———水碓———纸槽———民居———山”这样独特的山地村落空间布局,形成和谐的村落文化景观。水碓、作坊、民居等建筑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材料,展现山区特色的自然古朴美感。







推开掩着造纸文化博物馆的木门,感受过往的历史扑面而来。古早的造纸器物一件件在玻璃橱中精细陈列,流转着岁月的光华。

泽雅居住的村民连灯笼都用纸来制作。一个个用纸精心编扎的灯笼,被点缀上彩色,也象征着泽雅村民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



水流潺潺,千百年奔涌流动,如同在泽雅已经历久弥新的造纸术,依然散发着独特的无可取代的魅力。在方土地之上,纸农生生不息的劳作和生存智慧,就这样延续至今。
穿着罗德迈,一起去旅行


    关注 乐玩路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