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要欠,但要欠的动态平衡

 

人际关系要长久良好,一定是保持了一个较好的动态平衡,只是这个平衡是长时性的,且是相对平衡,苛求每一次的平衡就相当于“算清人情”,过度失衡则说明有一方一直付出,另一方贪得无厌。...



老家菜市场有个刘屠夫,别人请吃茶点时他都有各种理由推辞,别人散烟时他也从不接,另一方面,他吃茶点时喜欢独享不叫别人,他抽烟时也不给人派。老家有个词形容这类人——“精作”。或许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他从不接受别人的好,但别人也别想从他身上得到哪怕一根烟。

用他的话说“这叫不欠人情!”

我们常被灌输的观念是,最难还的是人情,“欠钱欠什么都好,别欠人情!”人情二字,真是精巧,意涵丰富。怎么样叫欠人情呢?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我们觉得派烟不算什么人情,有人觉得算;比如我们觉得借了别人的农具算是欠人情,有人觉得不算。但总的说来,得了别人的好或者别人为了我们而有所付出,就可称为欠下一桩人情了。人情该不该欠?该!但要欠之有度,保持人情往来的动态平衡。因为只要是生活在社会中而不是穴居在原始森林的人,就一定会与这个社会发生联系,就会与各式各样的社会人打交道,哪怕你说你一辈子住在自己村里屯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你也要与亲人邻里发生互动。而社会,正是在各种各样的人际互动中成为了可能,我们自己的社会网络也在这些人际互动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

一个人真的可以做到完全不欠人情么?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刘屠夫之类如此刻意隔离自己与他人人情互动的人,敢说从来不欠人情么?村里打了口水井,打井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但你还在这口井取水用水;雨天有人平整了一下泥泞的小路铺上砂石,你没有修路却还是从这条路走过。严格说来,你没欠人情么?你在毫无付出的情况下享受了别人的好。

他或许是极端个案。更普遍的,“欠人情”是每个人很常见的人际交往方式。所谓礼尚往来,你一直不肯往,我如何愿意来?人情从来就是用来欠的,如果你想一直不欠人情,结果只能是失去了所有人情。当人情被你绝对算清了,你可能很难继续跟人来往了

不欠人情也分两种。一种是刘屠夫式的,以隔绝往来保证绝对的人情账两清,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迫不及待还清所有的人情。第一种很好理解,这种人也相对少见,因为一个从不肯接受他人的好,自己也从不肯付出的人,终究会慢慢脱离他周边的群体,成为孤家寡人。另一种表现得就相对隐蔽了。我上一顿吃了你家的饭,你下一顿赶忙要做东请客还清;我上午给你拿了个苹果,你下午赶忙给我送个梨过来;我帮你从城里捎了点蔬菜回来,你一定要给我算路费……表面看来是你不想麻烦别人,深层解读是不是你不愿意和我长久往来呢?对后一种人,我们的感觉通常是“这个人不亲近!”若两个人交往中,永远都是我欠你的,而你一直不曾欠我的,天长日久谁都不愿意承受这份精神压力。但我们说人情是用来欠的,绝不是鼓励你到处占人便宜还理直气壮。人际关系要长久良好,一定是保持了一个较好的动态平衡 ,只是这个平衡是长时性的,且是相对平衡,苛求每一次的平衡就相当于“算清人情”,过度失衡则说明有一方一直付出,另一方贪得无厌。

比如今年我家收稻子缺人手,你家来俩壮劳力,如果算工钱就见外了,但明年可能你家盖房子,我家也来几个人帮忙;比如你上街买了水果分几个给我家小孩儿吃,如果我把水果还回来就显得不亲近了,可能等我家做艾米果的时候,我让小孩给你家送几个过去……在这样的往来中,并没有出现完全平衡的情况,都是长时性的动态平衡。维持这个动态平衡的前提是我们都愿意持续往来,我们也都懂得感恩,记住对方的好。正是这一来二去,关系才慢慢熟络,感情才慢慢深厚。

前述事例大多发生在乡土社会,有生活经历的人会感同身受,没这种生活经历的人,也可以类推到自己的生活。比如朋友聚餐,上一顿是甲出,下一顿可能乙会自觉结账,再下一顿丙也会买单,这其中如果顿顿都算AA,则显得见外,大家心照不宣维持一个动态平衡,每个人心里都舒服。朋友间的感情也渐浓。

总而言之,人际交往最好的状态不是不欠人情,当你没有“人情债”的时候,也就没有了人情本身,但也不是一味欠人情,而是在互欠中保持着动态平衡,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双方怀着感恩的心态,抱有感情认同和交往愿望,关系越来越亲密。


    关注 听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