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三毛一生的那些事

 

影响三毛一生的那些事作者|吴旭1伤害造化了三毛。爱,孵化了三毛。2三毛投胎前,望了一眼人间,选择了一个还...

影响三毛一生的那些事
作者 | 吴旭
1
伤害造化了三毛。

爱,孵化了三毛。
2
三毛投胎前,望了一眼人间,选择了一个还算知识份子的家,降生。她的父亲陈嗣庆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律系,母亲高中毕业,做过小学老师。若不是这个前生的选择,她两手空空的手,触碰不到人间的《三毛流浪记》、《复活》、《罪与罚》、《死灵魂》、《罪孽花》、《六祖坛经》、《人间词话》、《阅微草堂笔记》……

用前世的意识,选今生的故事,我想三毛的故事,便是从选择出生开始。

或许,没有它们,三毛就不会是三毛,而会是“陈平”。

有多少人在投胎之时,可以头脑清醒,入世后,在大脑和血管未被《小学生守则》、《语文》、《数学》填充和教化时,造一个自己。

至少我没有,仅《读者》侵占了我整个少年时代,因此我叫吴旭,不叫“夜子”。

三毛,她叫“三毛”。
3
还是书。

三毛在三岁的时候,看了她的第二个“父亲”张乐平写的《三毛流浪记》。“陈平”遇到小人物“三毛”后,当她提笔写下《沙漠中的饭店》时,她正式开始把自己活成了“三毛”。在她不太晚的景很是凄惨的时候,她给张乐平写信时说:您给了我一个丰富的童年,使得我今生今世成为一个爱看小故事的人,我长大后开始用“三毛”这个笔名写书,作为“三毛”的纪念。

多单纯的邂逅。

多不可或缺地在人间遇见一回。

依旧是干净的童年,生命还未被污浊太多,《三毛流浪记》让“陈平”爱上了小人物的故事,并活成了一个流浪、爱人、被人爱、伤害、被伤害、写作、自杀的小人物“三毛”。而文字带给她的“大”,只是她“小”的一个过程。

三毛。

流浪。
4
第三件事,和“钱”有关。

小学三年级,三毛在母亲的床头柜上偷了五块钱。当母亲把羞愧,脸涨得通红,不吃不喝不说话的三毛带去医院看病后,难忍良心折磨的三毛赤脚跑到母亲房间,把钱揉作一团,丢到柜子与墙壁之间的夹缝,终于如释重负,终于“病好了”。

几岁的三毛,“偷”出了病。

也偷出了“钱”的重量。

因而,多年后,在三毛旅行的那些岁月里,“钱”几次欲使“三毛”活回“陈平”,一次是男友的车,“我们结婚吧”;另一次依旧是男友,不过名字换成了“约根”,“我们结婚吧,以后你就做最贵气的外交官太太”;还有一次是一对外国夫妇要收三毛为女儿,并以丰厚的遗产作为承若。

在多年的行走里,三毛绝对邂逅了多次因为“钱”而可能换到的多种人生,或许正因为童年那一次“偷钱”的鞭打,成年后的三毛再不敢偷“三毛”的人生。

三毛多么幸运。

我们多么幸运。

三毛“三毛”了。

三毛没“陈平”。

(我们又多么不幸,小时候偷了钱,长大后偷了人生。)
5
还是小时候。

三毛在单杠上长久倒挂,鼻血直流,一个军官看到后,带她去擦鼻血。在军官的房间里,三毛遇见一幅画了。

画里依旧是一个小人物——一张素描小女孩的人像。

那是一个微笑着的女孩,在三毛的眼里,她白天和晚上笑得十分不一样。

多年后,在《一生的爱》里,三毛写道:那是一场惊吓,比狗的哀鸣还要吓。是一声轻微低沉的西藏长角号由远处飘过来,飘进了孩子的心。那一刹那,透过一张画,看见了什么叫作美的真谛。

三毛是一个“通灵”的人,当然,你也可以笑作“神经病”、“毛病”。在三毛的生命通道里,草木,花鸟,字画,都是她倾诉、倾听的对象。

三毛与这个素描的女孩,亦是对话了许久。三毛在遇见这幅画后,在她的作文里写下:想到二十岁是那么的遥远,我猜我是活不到穿丝袜的年纪就要死了,那么漫长的等待……只有孤独的人,才会对如是孤独的微笑如此着迷。

三毛看书,看到了世界,也构建了自己的世界。

三毛看画,看到了自己。而画,给了她美的启蒙。

书给了三毛一双眼睛。画也给了三毛一双眼睛。

在三毛往后的作品中,“画”也给了我们很多故事。比如她的初恋,她的老师,她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或许,文学与画贯通的灵性,也必将安排三毛与其相见。

一切,那么顺其自然。

那么注定。
6
小时候,老师会问我们,我们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三毛的同学,和我们,会嘹亮地高喊:我的理想是当宇航员、科学家,医生,拯救地球,拯救宇宙。

老师问三毛:你的理想是什么。

拾荒。

嗯?

拾荒。

嗯??

拾荒。

嗯???

医生。

如果三毛的理想是:医生。那么也许,三毛可能被教化成了“陈平”。

如果三毛的理想是:医生。那么也许,三毛不会去旅行,流浪。

如果三毛的理想是:医生。不会有沙漠,不会有撒哈拉那一只被三毛盖上黄色毯子,人人走进她和河西小屋后,都要坐上一坐的轮胎座椅。

她爱《三毛流浪记》里的“小”。小人物,小命运,小故事。

她不爱老师要求里的“大”。大束缚,大限制,大光芒。

没有自由,就没有三毛,就没有《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滚滚红尘》、《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

从小时候将垃圾变废为宝,到长大后将哀伤变废为宝,三毛一生都在拾荒。
7
能制造“美”或“完美”的人,总有些东西是残缺的。

三毛的残缺,从初二一次巨大的伤害开始。

幼女时代,文字给了三毛翅膀,数字却给了她大山。数学学不好的三毛,备受数字的打扰和折磨。于是她给了自己学好数学的一个聪明的笨办法:由于数学老师小考出题都来自平时练习过的题目,三毛干脆就把这些数学题死记硬背下来。

她终于考满分了。

孤独,无助,终于远离她了。

如是甚好。

但,三毛遇到的,却是一个恶魔一样的“损师”。

数学老师面对三毛的满分,逼问她是否作弊,并给她出了一张完全题型陌生的试卷,且所考范围为初三试题。

时间到。

三毛终于“零”分了。

数学老师在讲台上画了一个圆满的“零”后,很骄傲地宣布三毛不是突然开窍,而是“零分生”,并命令三毛转过身,面向黑板,闭上眼……

阴凉流过三毛的双眼,嘴巴,鼻孔。

那是墨汁。

转过身后,同学们前面的“黑”三毛、“花”三毛诞生了。

我们的,宁去墓地游玩,看到学堂就晕倒的三毛,来了。三毛少女时代遭受的巨大伤害,与她日后的读者,是残忍的幸运和爱;与她自己,却种下了死亡情节,这种死亡情节,日渐开花,结果。

三毛由此关上了心口的一扇门。

而周围的人看不到的三毛,经常游荡在墓地,打开了许多扇窗。

这个此后在墓地读生,读死的小女孩,叫三毛。
8
被墨汁凉得自闭后,初二下学期,三毛离开了恐惧的校园。拿着母亲的钱,三毛买了更多的书,也听从父亲的安排,拜师学习山水画。

从刀山解脱后,三毛又陷入火海。

三毛与珍妮重逢了。

或,相遇了。

辍学后,堂哥一个电话“喂,《珍妮的画像》重演了”,惊到了三毛。电话里堂哥哼起的“珍妮”经常哼的小曲,唤醒了三毛的凄艳。

《珍妮的画像》让三毛陷入幻觉,或让三毛藏在真空里的一段记忆复活了。自闭后的三毛,又陷入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恐惧。珍妮哼的小曲里“人人都要去的地方”,三毛如临其境。她痛苦地苛求母亲告诉她:她不是珍妮。

她就是珍妮。珍妮在呼唤三毛,三毛在抗拒珍妮。

一本书。

一幅画。

一首歌。

一次伤害。

三毛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9
墨汁。

墓地。

珍妮。

她割腕了。

死亡情节第一次发酵。

十几岁的三毛。

三毛的第一次死亡尝试,依为她灿烂的生命挖下墓洞,这一次,她完成了死亡的四分之一。

而墓碑,就是河西,和她留在世上的那些故事。
10
三毛第二次割腕。

死亡情节第二次发酵。

十六岁。

三毛的第二次死亡,此时她的生命完成了学时、思想、爱情、情绪的黑暗、光明的双积累。一个深邃的三毛正在形成,一个被黑暗困扰的三毛也正在形成。岁月,生了四分之二的三毛,也死了四分之二的三毛。
11
第十件事,是三毛进入中国文化大学当选读生。在文学和美术的专业选择之间,三毛选择了哲学。

因为明白。

因为迷惑。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三毛一生都在走,一生都在痛快,这是属于她的生活哲学。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三毛的来生,源于她的“要到哪里去”。
12
三毛第三次的死亡情节又来了。这一次不是割腕,而是吞药。因为猝死的结婚对象。这是三毛拒绝河西之后,在公交站偶遇一个好似上辈子见过的人之后,遇到的一个普通男人。那时候的三毛想着结婚,不再漂泊。

可以说,未婚夫的死,让三毛安定了一半的心顷刻间瓦解。作为读者,或许我们会残忍地感谢他的离开,要不然,河西,也就是一个比三毛小的校园毛头小子。而我们,在泛黄的书纸上,也看不到撒哈拉沙漠,和将垃圾变成美宅的一份子的三毛,一个做红烧肉很好吃的三毛,一个穿梭在战乱的三毛。

如芒果,此时的三毛青了,只等着第二次和河西重逢,然后成熟,甘甜,再命运的安排中国零落。完成了四分之三的三毛,无论在情感上还是文学上,依完成了近乎完整的生,和近乎完整的四。
13
再一次流浪,和河西重逢,是三毛最重要的一次生和一次死,此后的此后,从前的从前,只为这一次巨大的生和巨大的死,做微小的铺垫。

和河西重逢后,三毛是选择生的。她将拾到的车轮、矿泉水瓶等,装饰在和河西一路流浪,留下的家中。她和河西过着流浪又安定的生活,三毛守着河西,受着孤独,做家庭主妇和柔弱女子,等着河西下班、潜水归来,再小再破烂的房子,有了三毛内心的“美”,而变得真真实实的美。即使在战乱中,在三毛和河西的房子,都如同沙漠绿洲一样,如梵高的画一般,在贫瘠的土地和社会中四季分明,万物安详。

三毛是选择生的,她选择做河西共患难的妻子,理解她、支持他、陪她玩弄生命的三毛。河西最终也确实是活成了三毛心中随时可能消失的烟火,在三毛没有陪伴他的那一次潜水中,成了浮尸。战争和海水,曾经都没能拆散活着的三毛,这一次海水,把三毛彻底肢解。

失去河西后的三毛,生活一切都不重要。回老家看望了些三毛的张老师,生了一场恰好给三毛一个离开的借口的病后,三毛用她漂亮的丝袜,死在了拯救“生”的医院。


    关注 吴你个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