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能称为诗微情诗大赛评选标准

 

我的图文...



在宋玉的《对楚王问》里有这么一个典故:有个人在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便只剩下了寥寥几人而已。

这便是成语“曲高和寡”的出处,后人也据此典故而以“下里巴人”来代指大众的通俗艺术,以“阳春白雪”来代指高深的高雅艺术。

无疑,诗是(也应当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从《诗经》开始,到唐诗宋词,再到今天的现代诗,尽管诗句从未间断过在民间的普及与传诵,但它的本质却依然应当属于阳春白雪类的艺术。因此,本次大赛第一轮采取评委团筛选的形式来选出优秀作品,因为阳春白雪的诗很容易会不被大众所理解,大众严格来说并不具备专业的评审诗的资格。第二轮则采取由网络投票的形式由大众来选出得票最高的作品,因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如果要获得生命力最后都需要像很多唐诗宋词一样在民间流传开来,而这一过程也正如“诗教”在民众中的扩散和传承。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在现代,人们一般则将其统称为诗歌。而“微情诗”在形式上其实应该算为曾经红极一时的“小诗”(只不过今天我们习惯微博微信,所以习惯用“微”字来称呼),长度以1至4(5)行为主。可能会有不少人很容易把“微情诗”和近几年很流行的“三行情诗”混淆。但其实这二者并不是一回事。“三行情诗”原本是日本汉字协会为推广汉字教育而发起的一种诗体,要求作者以60字以内、排列成三句的诗形式表现出来,2010年才开始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而“小诗”则是受泰戈尔《飞鸟集》、《流萤集》的影响而在中国形成的一种形式,作品以冰心的《繁星》、《春水》为代表——这也就是我们在本次“微情诗”大赛中都以泰戈尔《飞鸟集》的诗句来作为范例的缘故。从某种程度来说,“三行情诗”是“小诗”的一种特例。
那么怎样才算是一首好的微情诗呢?按照闻一多先生的说法,一首好的诗需要讲究“三美”,即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用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结构美、韵律美和意境美。


1
结构美,即诗的章法结构和字数的错落布局,中国古人在写诗时最常用的章法结构是“起承转合”。现代诗歌,尽管一直强调自由,但很多作品却依然都还是离不开“起承转合”的思维。然而,由于“微情诗”特点——“微”(短小精炼),所以它通常很难具有完整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在此我们根据自身的观察和总结,提供“微情诗”最常见的又比较优秀的一些结构和范例(范例的诗句都取自泰戈尔的《飞鸟集》)——
1行陈述式:

人对他自己建筑起堤防来。

2行起合式:

我是一只旷野的鸟,在你的眼里找到了天空。

2行并列式: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3行起承合式:

她热切的脸,如夜雨似的,搅扰着我的梦魂。

3行起转合式:

道路很拥挤,却是寂寞的,因为没有人爱它。

4行起承转合式: 

我是一朵秋天的云,空空地不载着雨水,

但在成熟的稻田中,我看见了我的充实。

4行并列式:

有一次,我梦见大家素不相识;

醒来后,才知道我们原来相亲相爱。
另外在字数的布局上,通常要避免头重脚轻、单句过长,例如:

1行式的字数不要太长(不建议超过12字),多行式的单句也是这样;

2行式的前句与后句的字数建议尽量不要相差3字以上(通常是前句短或等于后句的长度);

3行式的最后一句通常则不宜短于前两句、中间一句则不宜长于前句及后句;

4行式如果是起承转合的结构,那么最后一句通常则不宜短于前三句、中间两句则不宜长于前句及后句,

如果是并列式,那么1、3句的字数尽量相同(往往差距不超1字),2、4句也是这样,通常1、3句不宜长于2、4句。


2
韵律美,即诗的声韵和节奏,声韵就是押韵和用词的平上去入(如今则为一二三四声),节奏就是抑扬顿挫。由于今天新诗大多都已经和“曲”分离,所以在平仄的格律上并不会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读起来朗朗上口皆可。由于微情诗比较短,韵字与韵字之间在朗读时的间隔太短,在押韵上,不建议压完全相同的声韵(不严格规定,压得巧妙亦可),如:阳和杨、风和封,不建议压相同声调的韵,例如光和慌、燕和变。至于抑扬顿挫,在单句中的用词多切换声调即可实现,句末用字的声调最好可以配合诗句本身“起承转合”的变化而变化。


3


意境美,通常是通过意象的组合来勾勒的某种想象的意蕴和境界,亦有直抒胸臆的。这本来是诗最重要的部分,是诗的灵魂。但由于意境美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并且文人对于自己的诗句通常都有“敝帚自珍”的情结,所以此处就不多言了。此次评选的结果为尽量避免因评委个人对意境的偏好而导致对某些评委未能体味其意境的作品落选,我们主要还是以最基本的而又能明显彰显作者文字功底的“结构美”和“韵律美”作为评选标准。



本次荔园微情诗大赛的评委团主要由对诗有较深入了解的诗歌爱好者组成,其中包括本次大赛的发起者白衣少年以及戈灵、孔庆平等多位深大老师。


    关注 青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