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琴未了——唐代名琴纪侯钟

 

纪侯钟...



一九四零年代初,在上海念大学的谢孝苹贪图清净,与友人在福熙路崇福里租房居住,算是找到了闭门读书的好地方。没多久,他又跟着吴景略学琴,这里也成了他弹琴的好地方。只是他没有自己的琴,一直借用别人的。

一九四一年冬天,离过年只剩下七八天光景。谢孝苹发现,与他同住的友人的表舅纪瑞庭纪三爷来了好几趟,与同住的友人嘀嘀咕咕,不知在说什么。很快他了解到,纪三爷急于回家过年,缺少盘缠,前来商借,而友人似乎在推托。谢孝苹很同情纪三爷的难处,便解囊相赠。纪三爷对这位苹二爷(谢孝苹行二)千恩万谢,辞别而去。

来年春上,天气晴和,在泰州东乡的纪三爷晾晒床前的鞋,回屋把搁鞋的两块破板子放到不碍事的地方去。他俯身一瞥,忽然眼前一亮,发觉一张木版上嵌着十多个隐隐有光的白星星,再仔细观察,有些醒悟了:“这和苹二爷墙上挂的叫什么的,怎么那么像啊!”他盯着两张破木板子愣神,越看越相信这两张破木板子对苹二爷也许有用,于是捆捆扎扎,以麻布包好,托人带到上海给苹二爷送去。

谢孝苹打开包裹,看到的果然是一张已被剖腹的古琴的面板和底板,而且都有断纹。拂去尘垢,龙池上方年款宛然。谢孝苹大喜过望,抱去吴景略先生修理整合。不足一月,面目一新。安轸上弦,叩之泠泠然,遂以“纪侯钟”名之,从此陪伴了谢孝苹半个多世纪。有称此琴为唐琴者。(谢孝苹《“纪侯钟”铭记》)

1998年,谢老去世,此琴转为香港琴家唐健垣收藏。

此琴长 121.5 宽(额18.3 肩 18.7 尾14.0)厚62.0 cm。底面圆拱,双层面板,桐木制作。此琴距今1200多年,音色庄重、奇丽、宏亮、松透……音韵高古透润,是古琴中的极品珍宝。



这张琴的音色好到什么程度呢?2000年,内地九位重量级琴家(郑珉中、王迪、吴文光、吴钊等)各携所藏传世名琴,中国政府出借了30张明琴以及香港琴家唐健垣与沈兴顺……一共带去所藏名琴40张,去台北参加“千禧年百琴展”。要知道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两晚盛大演出的时候,参演十余位大师级琴家均放弃各自之前所携带用来演奏的宋元明琴,不约而同的专用纪侯钟这一张琴演奏,足见两岸三地各位琴家对此琴钟爱的程度。

据唐健垣先生记载这张古琴先后被使用录制过六张CD:

1995年,谢孝苹《纪侯钟》和陈长林《闽江琴韵》;2001年,唐健垣、邓汉昌《唐宋古琴演奏会》VCD;2006年,唐健垣《霞外琴韵》、向雪春《雪春琴韵》及王颖苑《幽兰》。



谢孝苹(1920-1998),字鹿炯,号雷巢。江苏海安人,一九四二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曾从事外交工作。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尝出版激光唱片《纪侯钟》。历史、词学及古琴文论,辑为《雷巢文存》。
- end -
了解更多古琴内容,欢迎关注我们。
●●●
如果您需要联系我们,请直接长按上图,扫描二维码与我们互动,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韵》琴茶舍

Tel:010-88240622

北京丰台区靛厂路52号西府兰庭北门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众韵琴茶整理此文章目的在于方便学习与交流,如有问题请您联系我们。


    关注 众韵琴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