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门课程大餐随您点,在家门口享受学习的乐趣

 

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一句经典的名言,如今正被东城区各个街道的居民亲身实践着。这几天正逢东城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社区的叔叔阿姨赶着场参加各种比赛,展现自己的平日所学。而在他们背后,一支名为“文教助理”的队伍正默默地为社区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学了直接就能比  大妈爱上新手艺
11月8日下午,东城区首届市民插花大赛在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北京站校区举行。14时不到,已经有不少参赛居民来到了学校的礼堂中,但有些奇怪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插花的学习经历。
“报名的时候说这次比赛之前有个培训,我主要是冲着这培训来的,比赛拿第几不要紧。” 永外街道的李纪秋阿姨解释道。李阿姨平时很喜欢养花,之前还自己学过水仙花的雕刻,但插花手艺今天是第一次接触。

给大家做培训的是国职学校的艺术插花讲师。“我们剪花材的时候要剪斜口,切口处不能有残留的叶子,否则花不容易立在花泥上;做插花的时候请大家时刻注意清理桌面废料,整洁的桌面能让我们在插花时心情更加舒畅,这也是我们待会比赛的打分项……”李阿姨在台下听得聚精会神,对于主讲老师的教学水平她也给予了肯定。“感觉讲得很清楚,正好自己待会试试。”
赛前培训完毕,李纪秋和其他居民正式开始了插花比赛。拿叶子包花泥、处理花材、插花,半小时前还是纯新手的李阿姨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从参赛选手们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虽然这是一次比赛,但大家并没有什么压力,都沉浸在了动手的快乐当中。

45分钟的比赛时间很快过去,李阿姨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大作:一盆半球形桌花。之前还说拿第几无所谓的李阿姨,此时对比赛成绩也有了些期待。“哎,你看评委在我们那桌转了好几圈了,是不是有戏?要不人家也不能观察这么半天呀。”
最终比赛的结果公布,李阿姨所在的永外街道队获得了二等奖。听到自己没得一等奖,李阿姨还有点小失落。“怎么,还非得拿第一才行呀?”同队的另一名老先生开起了玩笑。虽然有些遗憾,但李阿姨对活动整体还是非常满意的。“学了这新手艺,我回去之后可以向家门口的花店要点儿边角料去做。”对于赛前培训期间讲师所介绍的“花艺大讲堂”讲座,李阿姨表示有空也会去听一听。
北京市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北京站校区是插花大赛的承办单位,学校自去年起已挂牌成为东城区八个市民职业体验中心之一。“我们学校现在总共为周边居民开设了50门可选课程,负责授课的都是我们学校的专业老师,其中像婴幼儿护理、花艺这些课都非常热门。”校长周岩介绍道。目前,东城区的职业学校还把部分课程拎包送入社区,居民在社区教育方面也有了更广泛的选择。
社区教育  离不开与居民“脸熟”的文教助理
插花比赛的赛前培训中,虽然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花艺,但主讲老师还是在台下发现了一位“熟面孔”——东四街道的文教助理郝涛,她今天也带着自己街道的队伍前来参赛。“我去年就和胡老师有过联系,当时是邀请她来我们东四街道给社工们办了一次插花讲座,效果很好。这回没想到能再跟她学习一次。”郝涛说道。

这种居民集体参加的社区教育类比赛,每次都能看到文教助理的身影。插花比赛结束的第二天早上,郝涛又马不停蹄来到了东城社区学院,今天在这里将举办东城区中老年市民计算机大赛。
比赛早上9时30分开始,郝涛提前一个小时就来到了场地门口等待,包里还揣着自己带来的7支笔——今天东四街道有七名选手参赛,每来一个人,她都赶紧过去递上一支笔,说上一句加油鼓劲的话。

“哟!郝老师在呐!”“郝老师来得挺早呀!”……东四街道的选手们热情地跟郝涛打着招呼。令人感到有些惊讶的是,一些其他街道的选手竟然也与郝涛熟识。“他们都是特别积极、喜欢参加活动的居民,每次活动时我又都在,一来二去大家也就见得多了。”郝涛说道。

在郝涛看来,做文教助理这个工作,“脸熟”非常重要。“有些居民本身是特别好学的,但是他不知道教委给居民提供了什么学习资源。比如今年,东城区的八个市民职业体验基地总共开了115门课程,我们文教助理要做的,就是把教委的这些资源和街道、居民搭上桥,把课程‘拎包’送入社区,这也要求我们平时更多地到社区与居民接触。”

“要干社区事,先做社区人”,这也是东四街道文教组另一位老师杨崇贵的工作准则。“只要有能跟社区居民接触的机会,我都尽量抓住。”虽说是文教助理,但杨老师除了日常的文教工作,社区内的其他事务他也经常会去帮忙。“有时两个社工之间闹矛盾了,我还过去调解一下,我经常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半个‘社区助理’了。”

现如今,东四街道文教组在街道长期开设“汉语拼音课”、“电脑课”和“智能手机课”三门课程。居民上课的意愿和热情很高,但文教助理只有两人,人手比较有限。郝涛目前主要做的,还是多去发动社会上的资源。“像之前的中秋晚会,街道请来了曲艺名家孟凡贵老师。我跟他聊天时,发现他对‘家训’这种传统文化研究得很深,就邀请他有空再来街道开一个家训讲座,人家也同意。”郝涛表示,出于自己的工作习惯,她和一些专家老师聊天时,聊着聊着就会往工作上套,看能不能把人家请到街道和社区中来。“即使人家暂时比较忙,咱也可以先跟人家搭上这根线,以后机会多着呐!”

发动社会资源是一方面,居民本身的力量同样重要。东四街道的一些居民比赛结束得快,出来之后还互相聊起了天。一问之下,原来他们个个身怀技艺。“我是搞社区爱心编织的”、“我算半个电脑课的助教”、“我是组织棋艺活动的”、“我是教大家乐器的”……郝涛表示,正是有了这些热情的居民,文教助理的工作开展起来才更加容易。“社会上的专家我们要请,居民这边的积极分子我们也不能白白‘放走’呀!”
“要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做文教助理之前,郝涛是东城区回民小学的语文老师,她在街道工作时也不忘发挥自己本职工作的优势。“有的社工的孩子要上小学了,经常来找我咨询相关的问题,问的次数多了,我心里也冒出了个想法:为什么不干脆开个幼小衔接班呢?”说干就干,这个班在暑假还真就开了起来,郝涛给家长们讲升学政策、入学注意事项、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来上课的人也不只是之前问我的社工了,还有很多别的家长,甚至有的家长孩子才三岁也赶过来听课。”

在平日的工作中,郝涛也十分注重资源的双向沟通,社区有好的教育资源,她会不遗余力地推荐、引入学校,为师生服务。“之前我们街道请过一个著名的柔力球教练,我觉得他教得特好,就介绍给了回民小学的校长,他还在学校开设了柔力球校本课。”

郝涛自2010年起就来到了东四街道做文教助理,至今已有七年的时间。杨崇贵更是从2006年开始就扎根到了东四街道。郝涛表示,自己能在街道坚持这么长的时间,除了本身有热情,支撑自己发展的平台和土壤也十分重要。“首先教委的主管领导非常重视文教助理这个团队,东四街道也对社区教育这一块非常关注,我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施展拳脚。”

在郝涛看来,社区教育对于居民的意义十分重大。“目前我们下有刚出生孩子的早教辅导,上有90岁高龄老人的电脑辅导,可以说各个年龄层都有涉及。有的居民可能还是更习惯直接来成人教育学校上课,但也有的居民,可能是腿脚不好或是其他原因,他希望在家门口能有这样学习知识的机会。我们就是要让这些居民能够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文字 | 莫凡

摄影 | 刘毅 耿娟

相关新闻

东城居民可选修115门课程


日前,“2016年东城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举行,115门课程为居民提供了“终身”学习的选课菜单。
2015年,东城区挂牌成立了8个市民职业体验中心,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学校的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师等资源优势,结合居民的学习需求,开设了实用技术、休闲娱乐、家庭生活、市民修养等四大类、115门课程,为社区居民提供了选课菜单。居民可将课程需求提供给所在街道,街道将联系相应的学校为居民提供课程学习。此外,各市民职业体验中心还设计了“拎包课程”,将居民所需课程送进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课程学习。在众多的课程中,金融财会、中医养生、传统手工艺、电脑制作、中西烹饪等特色课程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据悉,这些课程的师资也很专业。自2005年起,东城区每年从全区中小学选派70名教师作为文教助理进社区,教师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的优势和特长,专职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服务。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东城区举办了棋类、摄影、书画、插花、计算机、早教等活动,“国子监大讲堂”“四时五行大讲堂”“故宫讲坛”也走进社区,为居民开办流动课堂。
目前,“北京·东城·学网”微信移动端已经上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参与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北京·东城·学网”将不断扩充学习内容,为居民“时时学、事事学、处处学”创造更好的条件。

文字 | 王慧文



编辑 | 小柒
听说,点赞 ↘ 的人都不会胖喔


    关注 北京东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