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更多教育资讯,欢迎关注蚂蚁dsxy



蚂蚁导读:

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文章来源:中华教育网
作者:北北
很多人都在痛斥中国教育的不好,同情应试教育的悲催,但是我们真的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吗? 什么是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

这个问题值得老师和家长思考。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一出生就把孩子的人生安排好了,几岁上幼儿园,几岁学钢琴,甚至几岁结婚,一一都做好了安排。

从小就进入了应试教育的孩子,慢慢的成了分数的奴隶。 分数重要吗?重要,至少是我们进入一个领域的一个凭证之一,是其中之一,但不是唯一。

八零九零后的人深受应试教育的迫害,不得不承认,教育让寒门学子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教育也让很多东西变得相对公平。 但是我们在为了取得更好的分数,开始忽略教育真正的意义,而是变成了记单词的工具,我们考的分数越来越高,做题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在为人处世的能力却逐渐退化。

但是真正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改变孩子的心境,改变孩子看世界的角度,从而有自我提升的能力。 正如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现在的学习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一张纸上的排名,不仅仅是为了某一张证书,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好评,而是让自己内心更加丰盈。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自己拥有学习的能力。

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说,我们来把三字经背一遍,然后我就听着几岁的孩子摇头晃脑的把很长的三字经都背完了,而让我倍感羞愧的是,我记得还不如他们清楚。

背完《三字经》又是《弟子规》,不得不老实承认,我是没有背过《弟子规》的,因为读书的时候老师没有要求背,然后慢慢的也就没有接触过。

其实在我们可以识字以后,只要对古诗词稍作理解我们就很容易背下来,但是这是一群才上大班的孩子,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他们写字母“m"都会觉得很困难,需要老师纠正很多遍才行。

后来老师又继续教他们《弟子规》的后半部分,其中”誓死“这个词老师纠正了很多遍,他们似乎特别难准确的发出这个音,就像出于方言区的人很难分出平舌翘舌一样。

但是这些孩子都不认识字,读背这些文章诗的时候,都只是听老师发的音,所以在很多农村偏远地区,老师的方言普通话对孩子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

我记得当时在幼儿园里,这个老师年纪稍大,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她教给孩子的诗是抄写在本子上的。 后来教到其中一首诗的时候,突然卡壳了,然后她偷偷问了我一下,那个字怎么读。

其实这还是倍感欣慰的,至少老师还是没有随便忽悠过去。最可怕的是老师的权威可以压过事实。 这首诗是我初中的时候学过的内容,那时候老师讲课的时候很形象生动,最主要的是需要理解背诵,那时候老师就说了,这样的题目是不可以错的,这样的题目丢分就是非常不应该的。

所以我们深谙这个规律,但是在后来的学习中,在每一门课程开始之前,都会想这个课程的学习对我考试有多大的作用,能保证我提高多少分,甚至是当老师在讲授人生道理的时候,都会怀疑对学习是否有用,是不是有学习的必要。

但是真正的学习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用分数作为评价教育的意义所在。

文章:中华教育网

图文整理:蚂蚁dsxy

蚂蚁电商学院
做有“温度”的教育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 蚂蚁dsxy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