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路向远方——何沙敏绘画作品展

 

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何沙敏《路在远方》开幕时间:2016年11月22日上午10点 地点:湖北美术学院藏...



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路向远方——何沙敏绘画作品展

开幕时间:2016年11月22日上午10点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美术学系展厅(A11-308)

展览承办: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何沙敏
简介



     何沙敏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中国艺术学会会员。现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教育专业教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代表作品有:《秋月暖阳》、《岁月》、《有观音像的静物》等。油画作品《秋月暖阳》曾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设计作品展览美术组最佳学术奖;首届湖北高校美术大展银奖。
作品欣赏


《秋月暖阳》   2008年  油画  152*12cm
《装修的工作台
》  
2011年  油画  70*60cm
《有观音像的静物》  2002年  油画  65*78cm


《岁月》  2004年  油画  152*120cm


《土地爷与土地婆》  2003年  油画  65*78cm


《卓玛》  2014年  油画  200*100cm


《炉火》  2013年  水彩  40*50cm


《路向远方》  2013年  水彩  40*50cm


《晨》  2013年  水彩  40*50cm
湖北美院刘寿祥教授:写在沙敏个展前的话
平实的湖美力量
湖北美术学院在其发展进程中少不了那些勤恳努力学习,敬业工作教学,踏实认真从事创作的人,沙敏便是。我与沙敏共事多年,少有听到沙敏抱怨与牢骚之词,更多的是体谅与宽容。沙敏一个湖美的“老好人”,正是这样的“老好人”撑起了湖美的半边天。

与沙敏在师范系的合作,也是我在湖美的工作中最为愉快与轻松的经历。师范系的学科建设、教学平台布局,师范系文字史料整理,沙敏做了全方面的工作。正是这些基础工作的扎实推进,奠定了师范系的学科基础,为师范系的工作进程起到了稳步发展的作用。一步一个脚印便是沙敏在我记忆中最为深刻的印象,没有惊世骇俗的言表,没有张扬激进的行动,也没有振臂高呼的壮举,沙敏一个殷实上进的湖美人,平实的湖美力量,湖美需要这样的人来夯实我们湖美的基础。

坊间对湖美人的称谓可是褒奖赞誉的,以被称谓湖美人是种荣誉,湖美人应是在各个方面对湖美做出过贡献,或者说给湖美带来声誉的人。尚杨,曾梵志,邰丽华,石冲,郭润文等应是湖美人中的优秀一员。那些坚守湖美教学工作一线的也应是我们该称颂的湖美人。沙敏应纳入湖美人中的优秀份子,一生为湖美工作教学,一生为湖美贡献出了青春岁月,这样的湖美人应当得到湖美人这一称谓。

沙敏是努力的,二十多年的湖美经历,沙敏经历了许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沙敏在教学研究、专业创作均有不俗的表现。许多学术成果成绩突出,获得过许多奖励和荣誉,特别是在为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组织实施了培训工作,历时三年,受到省教育厅的好评,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沙敏在工作之余也创作了许多广为流传和好评的美术作品,作品涉及油画、水彩画、素描等,题材均反映当下人们最为关切的民生问题,关注现当代人的现实生活成了沙敏创作的重点。很惊叹沙敏的创作能力,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创作了这么多受欢迎的作品,赞叹沙敏的创作热情,也赞叹沙敏的执着精神,很为沙敏高兴,高兴他为湖美人增加光彩。

刘寿祥

2016.11.12北京大学李凇教授:何沙敏画展前言
何沙敏画展


我们都是俗人,却都想超越俗人。俗话说“画如其人”,这话形容何沙敏的画作十分贴切。他见人微笑,说话低声而自信,处事认真严谨。我和他1981年同考入湖北艺术学院美术分部的师范专业成为同班同学,至今已有三十五年了。多年后相见,除了两鬓多白发外,其形象轮廓与性情依然如故。前些时他给我展示了近年的一些画作,既有配合教学而作的人物写生,也有创作和小景。其画风也保持着一贯的作风,勤勉如故,谨严如故,追求艺术之心如故。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大潮席卷全国,美术界迅速将西方20世纪主要流派重新操演一遍,艺术家们纷纷被新潮所裹挟,或求新求异,或追名逐利。“创新”异化为艺术的目的和逐利的门径。而文化定力和文化自信成为稀缺之物。近年美术理论界对“写实”和“写意”的讨论,似乎附带传递了一个有问题的认识:艺术史的发展轨迹是从写实到写意的变化,亦即,写实是初级,写意才是高端。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区。照如此理论,元明清的文人画才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顶峰,而汉唐至宋代只是起步阶段——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成就远不及明代徐渭《墨葡萄图》。确乎?艺术与文学的发展,并非如科学技术般呈现出“进步”的历史逻辑。古希腊的雕刻至今洋溢着不可企及的人性光辉!文化艺术对应的是人性与社会。“写实”之意,不是仅仅在于皮毛外相,不止于视觉的逼真,更在于对应人心而“如生”。逼真的写实形式只是通俗易懂的方便渠道,艺术表现的形式本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对人性的切入和体验才是要务。另一方面。艺术一定需要有“术”——如对材料、技法、视觉效果的着意追求,否则只有“艺”(所谓观念)而缺乏“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的死亡。

看何沙敏的画,表面似乎有“刻画”之嫌、“啰嗦”之嫌、“保守”之嫌,我却读出了沉厚的执着与倔强。对物象的细腻观察和体悟,对古典理想和秩序的品味与领会,寄托着作者对艺术本真的理解、想象和表达,以及对当代流行时尚的批判精神。其间散发着一种坚守、定力和信心。或许他曾经想到过剑出偏锋,独树一帜,但其本性不会投机取巧、巧嘴璜舌、指鹿为马。

我赞赏他画中的一股“狠”与“犟”劲,我听到了迈向坚定理想的踏实脚步声。只要人性的本质不变,艺术的本性就不会变,在这个意义上,“保守”才是必须的:“保”的是人之真心,“守”的是艺之理想。这就是艺术之舟的“压仓石”(套用经济学的一个时髦词)。美院需要这种有定力的教师。

艺术践行之难,难在抵制世俗诱惑,难在超越时尚,更难在始终如一。这需要眼光、勇气和耐心,我在何沙敏的画中体味到了这种持续的心境——趋远之心。关于“趋远之心”,宋代欧阳修说到“难画之意”时对应的正是“趋远之心”,这或许也正符合何沙敏将画展命名为“路在远方”之“远”意。

我为老同学鼓掌,且示以敬意。

2016年11月4日于北京五道口寓所
想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湖美美术学系微信公众号
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关注 湖美美术学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