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水坍塌篇】地铁建设事故案例汇编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建设期的风险管理尤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全球地...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建设期的风险管理尤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先后发生了不少事故。收集地铁建设事故案例,分析地铁建设过程中突发意外事故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确保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涌水坍塌篇】
案例一、广州地铁五号线联络通道工地塌方  

1.事故经过

2008年1月17日,广州地铁五号线大西盾构区间二号联络通道下午15时在施工中突然涌水、发生塌方,造成路旁边花圃内约100平方米地面塌陷,所幸没有人员受伤。塌方造成包括珠江大桥及附近的内环路放射线在内的局部交通封闭,26条公交线路因此改线行驶。

2.事故原因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事发现场是两条隧道的交界处,加上又位于珠江边,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所以造成了施工过程中的塌方。

3.事故图片



案例二、广州地铁五号线地面再次塌陷 

1.事故经过 

2008年2月1日下午6时左右,中山八路与南岸路交界处的地铁五号线工地再次出现小范围地陷,该处1月18日曾经发生大面积塌陷。所幸下陷位臵处在之前抢险施工范围内,未对行驶车辆与行人造成影响。

2.事故原因  

下陷地面位臵1月18日曾经出现过险情,之前事故发生后,抢险施工部门已将下陷点附近围蔽施工。不料,昨天再次发生地面下陷情况,抢险施工工作仍在进行。事故发生在下午6时左右,之前已经灌浆填补的位臵突然再次下陷,深度约30厘米,而且中间位臵还出现手掌宽的一道裂纹,好在当时工地内并没有出现意外,施工部门立即着手抢险施工。现场抢险施工方负责人表示,上次事故发生后,他们已对塌陷位臵进行灌浆处理,连日下雨,造成下方泥土松散,导致之前灌浆地面再次下陷。

3.事故图片



案例三、广州地铁六号线工地突然塌方,无人员伤亡

1.事故经过

2007年10月5日凌晨3时,正在进行暗挖施工的地铁六号线如意坊工地,突然有巨大不明涌水涌出,致使地表塌陷,呈现一个深约五六米、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大坑,一座80平方米的餐厅当场被埋进了泥水当中,但未造成人员伤亡。据了解,此次塌方使广州港集团新风港务分公司的食堂也随之“沉没”了。万幸的是,餐厅其他地方都沉没了,就在“悬崖”边上保住了安放煤气罐的小房间。由于通知及时,塌方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事故图片



案例四、广州地铁三号线大石站工地塌方,导致一工人死亡

1.事故经过  

2006年8月2日,广州地铁三号线支线段石牌桥站工地在进行附属工程暗挖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面有1立方米左右的软弱土体突然意外塌落,致使在底部作业的三名工人受伤,其中两人轻伤,一人伤势较重死亡。

2. 事故原因

大石车站所处地段地质条件多为淤泥,昨日下午下了一场大雨,使得土质更为疏松。

案例五、广州地铁五号线工地路面沉陷

1.事故经过 

2006年1月4日上午8时20分左右,由于广州地铁五号线盾构施工中机器扰动地层使地下水流失,导致黄埔区大沙东路路面发生面积近30平方米、深约60厘米的沉陷。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2.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地位于黄埔区大沙东路,沉陷范围位于道路中,影响范围直径约6米,深度为60cm。专家们认为,该地段为地质条件极复杂的断裂带,且上部为回填砂土层,塌陷处地下水丰富。施工采用了盾构法进行,因施工中机器扰动了地层,地下水流失而引起路面局部沉陷。

3.事故图片



案例六、广州地铁五号线大文区间发生路面塌陷  

1.事故经过

2006年1月5日,地铁五号线大文区间地下是大面积断裂带,地质情况十分复杂。次日上午8时20分左右,正在施工的地铁五号线大文区间盾构施工路面发生塌陷。据了解,为尽量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现场已启动了应急预案。

2.事故原因  

地铁公司有关专家于次日上午赶赴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分析。事故发生地位于黄埔区大沙东路,沉陷范围位于道路中,影响范围直径约6米,深度为60cm。专家认为,该地段为地质条件极复杂的断裂带,且上部为回填砂土层,塌陷处地下水丰富。为保证安全和确保工程质量,土建部门采用了先进的暗挖盾构法进行施工,因施工中机器扰动了地层,地下水流失而引起路面局部沉陷。

3.事故图片



案例七、广州地铁三号线工地塌方 事故致一死两轻伤

1.事故经过 

2006年8月2日上午8时左右,地铁三号线支线段石牌桥站工地在进行附属工程暗挖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面有1立方米左右的软弱土体突然意外塌落,致使在底部作业的3名工人受伤,其中两人轻伤,一人伤势较重。事发后施工单位迅速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两名轻伤者已无大碍,1名伤者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广州二建和地铁方面迅速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对发生塌方的作业面进行加固。昨天下午,工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塌方土量大约有1立方米,作业面目前已经恢复安全,没有影响后续施工,事故原因尚在调查当中。一位姓王的工程师向记者介绍,三号线石牌桥站附近地下有通往珠江的暗渠存在,又是沙层结构,在地下9米处进行暗挖,矩形断面,施工具有相当难度。

3.事故照片



案例八、广州市地铁“10〃4”基坑坍塌事故

1.事故经过

2006年10月4日上午11时03分,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区间十标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一起基坑坍塌致1人死亡、3人受伤的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万元。事故发生后,南沙区安监局及时上报,引起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朱小丹作了重要批示。

2.事故原因  

广州市南沙区“10〃4”事故调查组经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后一致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挖掘机司机违反操作规程冒险作业,在紧急情况下未能正确操作处理,导致挖斗撞碰钢板桩,破坏基坑钢板桩支撑体系的稳定,且基坑围檩钢支撑和斜支撑的连接点电焊强度不够,未完成闭合的支撑体系不牢固,基坑在侧压力过大及挖掘机碰撞钢板桩的外力作用下失稳坍塌。此外,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管、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不及时督促跟踪整改等也间接导致了事故发生。

南沙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事故调查组决定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做出相应处理,至于其他有关责任人员的行为是否涉嫌构成犯罪,已建议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案例九、广州地铁二号线琶洲塔段工地塌方  

1.事故经过  

2006年6月22日,广州地铁二号线延长线新港东路琶洲塔路段施工工地上,正在修建的地铁隧道基坑旁的路面突然大面积塌方,形成了一个面积约50平方米、深约2米的大坑。所幸塌陷速度并不快,坑里的工人都在第一时间冲上地面,一名韦姓工人在堵漏时被石块砸伤头顶。

2.事故原因  

工地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事件疑与暴雨有关。在检测中还发现,就是雨水冲击的同时,还有一股不知来历的地下水不停地“侵蚀”着路面下的泥沙,怀疑是附近有地下水管发生泄漏所致。

案例十、广州地铁五号线局部塌方,施工遇地下溶洞所致  

1.事故经过

2005年11月7日上午9时,地铁五号线大坦高架段(试验段)工地在打桩施工过程中碰到溶洞而致使附近发生小面积局部塌方。在地铁五号线大坦沙施工段,现场塌陷面积接近十二个平方,钻机也陷在里面,一些用做防护栏的钢管就被钻机拦腰压断,幸好作业工人及时撤离。从地面出现裂缝到钻机下陷,只是短短的几分钟。由于下陷拉力,附近的水泥路面也被硬生生的扯成了几块。事发后,地铁公司与施工单位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一起按照预案进行抢险,把插入溶洞的桩机拔起,并对局部塌方的地面实施回填处理。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事故原因 

事故地点位于五号线大坦沙站附近,珠江大桥侧面。工地地下是大面积溶洞群,地质情况十分复杂。该路段在初步设计时就已勘测出有大面积溶洞群,事前已知是五号线建设中的难点工程之一。施工前,承包商已制订了详细的抢险预案,在施工过程中,同步对周边的建筑物、构建物实施监测,工地还备有大量抢险物资。此前该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已成功化解了多次遇到土洞、溶洞的险情。据地铁方面介绍,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此次因打端成桩遇到溶洞造成的小面积塌方,不会对附近的建筑物造成影响,五号线的建设工期也不会因此而受影响。

相关技术人员说:塌陷主要是由该地段特殊的地质结构引起的。由于地铁上面的粉沙层太厚,有二十多米的粉细沙,虽然钢护桶已经打到地下二十多米,最后还是没有控制住塌陷。

3.事故图片



案例十一、广州地铁附近工地塌方,数万人疏散

1.事故经过

2005年7月21日中午,海珠区江南大道中某建筑工地基坑挡土墙突然发生坍塌,事故工地基坑南端约100米长的挡土墙突然坍塌,拉动工地与居民楼之间宽约6米的水泥路整体下陷,并造成位于工地边的砖木平房倒塌,压倒5人。同时,塌方事故引起邻近一幢9层楼宾馆和一幢8层居民楼出现倾斜,部分墙面开裂,198户居民及酒店人员约590人疏散。

由于事故现场距离地铁二号线隧道较近,为安全起见,有关专家正在对地铁隧道状况进行监测,因此地铁二号线中大站至市二宫站区段从当日下午开始暂停运营,有关方面立即在电台、电视台发布消息,告知市民。

2.事故原因  

经初步调查,工地在事故发生时,正进行地下室底板施工,在7月21日下午12时,位于基坑南边支护结构倒塌,位于东南角的斜撑脱落。支护结构倒塌范围为104.55延米,面积约2007平方米,南面海员宾馆的基础桩折断滑落,住宅楼基桩近基坑面外露并发生变形,并导致海员宾馆北楼在7月22日的倒塌。

而在上报设计方案时,广州市建设科技委员会已提出,基坑深度达16.2米,超过安全标准,要求建造单位作出修改,然而在实际施工时施工单位并没有理会,更加挖4.1米,使基坑深度加深至20.3米,造成支护桩失去功用;另一方面,根据相关规定,基坑支护结构安全期为1年,而工地早在2002年10月31日起开始基坑方面的施工,已经超过有效期;而且,基坑边缘在施工时有多部机械运作,重达140吨,严重超载,导致基坑滑坡,引起事故。2005年9月12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海珠城广场“7〃21”重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书》,对涉嫌的广州市南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机施公司等7家工程公司及20名责任人做出行政处罚及处分,对于工程监管的14名执法人员做出降级或降级以下的处分并做出检讨。7家公司合共罚款280.38万人民币。

3.事故图片



案例十二、广州地铁三号线施工引发枯井喷发 

1.事故经过

2005年4月2日,一口枯井突然有水了,并向空中喷水柱,这是在华南农业大学第三教学大楼旁出现的奇观。据正在现场处理的施工人员介绍,枯井下面正进行地铁施工,枯井喷水是地铁施工引起的。喷水的枯井就在游泳池旁的草地上,浑浊的泥水从枯井中溢出。奇特之处在于,枯井中不时有带着泥浆的水柱喷向空中,水柱约有半米高。由于常有数个水柱齐发,看上去好像枯井中的水被煮沸了似的。

2.事故原因  

据正在现场处理的数名地铁施工人员介绍,10天前地铁三号线施工推进到华南农业大学附近。修建地铁是在地下17米左右施工,施工时会向地下充气以加强地下工事中的气压。由于枯井所处位臵以前是一条水渠,在被填平后土壤没有压紧,就把地下的水压上了地面,形成了小喷泉。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枯井已停止下陷,也不再向空中喷水柱。据施工人员称,施工不会造成危险,枯井喷水的现象已经排除。

3.事故图片



案例十三、广州地铁三号线工地塌方,附近楼房倾斜 

1.事故经过

2004年4月2日上午8时左右,由广东省源天工程公司承建的地铁三号线沥滘站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突然出现塌方,造成车站北端周边范围内一定的沉降,附近民房受到一定影响,事故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地铁总公司、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迅速组织抢险,目前事故已得到控制,受影响的居民已得到妥善安臵。

事发后,地铁公司及施工单位立即启动了抢险预案,成立抢险工作组组织抢险。抢险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封闭,立即组织疏散塌方区域周围30米范围内的居民。对车站北端已塌方区域立即进行回填砂石、混凝土增加反压,控制塌方范围扩大。地铁公司调用了正在邻近其他地铁工地施工的施工队、抢险车辆及物资。到当天下午3点止,车站北端塌方区域已回填混凝土500余方,塌方的监控面基本覆盖。

2.事故原因

据广州地铁建设事业总部副总经理介绍,地铁沥滘站工程地处珠江支流域,再加上连日来雨水不断,水流浸入水泥砖墙,致使其松懈塌方,随后又持续引发了其他地方的塌方,公司已经调度人力物力抢修。

3.事故图片




案例十四、连降暴雨地面下陷18米,广州地铁三号线工地大塌方

1.事故经过

2004年4月1日上午8时左右,广州地铁三号线沥胺站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突然出现塌方,施工地点出现一个直径约30米、深约18米的大坑,使得周边民宅地基出现下沉。由于疏散及时,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地铁总公司、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迅速组织抢险,险情已得到控制,受影响的居民已得到妥善安臵。

2.事故原因  

据有关地质专家解释,沥胺站临近珠江,地质条件复杂,其中淤泥质土和粉细砂厚达八九米,土层自稳能力极差,地下水十分丰富。同时,由于3月份连降暴雨,使砂层含水量增大,加大了连续墙背后的土压,导致本次事故的发生。

广州地铁总公司有关领导在其上周检查时已判断该地区存在安全隐患,并在3月31日的现场监理例会上,下达了停工令,要求承包商对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整改。由于措施落实及时,事发时,基坑内工作全面停工无人作业,塌陷区域的居民也提前得到安全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十五、广州地铁三号线一工地发生土壁滑坡 

1.事故经过

2004年3月17日晚上,广州地铁三号线的番禺大石站发生工人死亡事故。广州市地铁总公司成立的调查组调查表明,事故原因为土质膨胀松动引起的滑坡,将轨道下方积水井作业的一名湖南民工活埋,该民工经抢救80分钟无效死亡。发生事故的大石站已经立即停止施工。事发时,一名男工人正在清理积水井内的垃圾。突然发生的土壁滑坡,十几立方米的淤泥塌下压住了该名工人。现场救援人员经过40分钟的人工挖掘,才将被压工人从土堆中救出,早已等候在旁的救护车马上对其进行抢救。但最后该名民工仍然抢救无效。

2.事故原因  

据地铁公司建设事业总部副总经理介绍,出事地点位于广州地铁三号线的番禺大石站,事发时间为17日晚上8点。由于当天下午番禺地区有非常大的降雨,令到大石站工地一个临时工程的竖井周围土地积聚了大量雨水,加上所处地段地质条件多为淤泥,该地点的土质突然产生了膨胀松动造成滑坡。

案例十六、上海轨交十号线工地附近路面出现陷洞 

1.事故经过 

2008年7月22日晚6时左右,由上海机施公司负责施工的轨交十号线陕西南路区间,在盾构推进中,施工人员突然在陕西南路南昌路路口发现异常,地面出现一个直径1.8米、深约6米的陷洞。发现路面陷洞后,警方立即封锁了该路段的交通。交警在淮海路陕西南路路口疏散过往车辆,104路公交等线路绕道行驶。施工单位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调集抢险机械和沙石材料,对陷洞进行填埋等应急处臵。施工方表示,由于发现及时,抢险果断,现场未发生人员伤亡情况,周边道路交通也未受大的影响。

2.事故原因

据现场勘测人员介绍,陷洞的形成主要是隧道里出现了流沙。

3.事故图片




案例十七、上海轨交四号线宜山路站附近地面塌陷

1.事故经过 

2008年3月11日晚7时左右,位于四号线地铁宜山路站的凯旋路路口一处地面发生塌陷,豁口长约1米宽约30公分,坑深竟看不到底。相关部门紧急处臵抢险。警方在现场拉起了警戒线,有40多名的九号线地铁施工人员正在现场紧张地处臵抢修塌陷的路面。施工人员用铁锹把沙石填入塌陷坑中,再使用水泥搅捣设备将灌入塌陷坑中的黄沙石子和水泥进行搅拌以控制塌陷面积的扩大。直至晚上11时,抢险工作仍在进行中,抢险人员已经向塌陷的坑中填灌了20余吨黄沙石子。

2.事故图片



案例十八、上海轨交九号线工地发生地面塌陷  

1.事故经过

2004年9月21日,正在施工的轨道交通九号线(申松线)一期工程出现险情。因工地一条下水道发生破裂,位于松江区境内嘉松公路东侧的九号线工地在受水浸泡后,发生面积约700平方米的地面塌陷。

2.事故原因

对塌陷,工程负责人告诉记者,事故发生的工地本来有两条交叉的河流,施工队用浮土将两条河流填满后,在上面铺上水泥板,作为工地重型卡车通过的临时便道,发生塌陷的位臵正在这条便道上。

“这条临时便道下有一条向河内引流的下水道,直径在1米左右。地面塌陷的原因是,这条下水道发生破裂。”工程负责人分析认为,由于施工地面震动强烈,可能导致下水道墙壁发生破裂,下水道里的水通过裂缝先是渗入到临时水泥地下,并越积越多,加之水泥地面经常受到工程车的重压,最终造成了大面积地面塌陷。“这是一条废弃的下水道,我们原来以为里面是没有水的。”在现场发现,下水道井盖上标有“市政2003”字样,而下水道口离地铁工程临时路基约10米。

案例十九、上海地铁四号线联络通道涌水重大事故

1.事故经过

2003年7月1日凌晨,正在施工中的地铁四号线(浦东南路至南浦大桥)区间隧道浦西联络通道发生大量流沙涌入,引起地面大幅沉降,造成地面建筑(中山南路847号,为上海市音像制品批发交易市场所在地)八层楼房发生倾斜,其主楼裙房倒塌。由于发现及时,所有人员均已提前撤出,因而无人员伤亡。受其影响的周围楼房里的人员也已全部撤出。

2.事故原因 

地铁四号线事故上海调查组有关专家透露了事故的三大技术原因。事故发生段为地铁董家渡段、靠黄浦江260米处、两条隧道之间的一条狭小连接通道,即旁通道。当时,竖井与旁通道的开挖顺序错误、冷冻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温度回升以及地下沉压水导致喷沙这三方面不利因素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两年多之后,保险理赔终于结案。从平安保险公司获悉,事故最终赔付协议已于10月12日正式签署,赔付金额超过5亿元,平安上海分公司代表保险共同体,已向业主申通集团支付赔款支票样本,至此,国内最大的工程险赔付案顺利结案。

3.事故图片


    关注 中铁刚刚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