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故宫修文物,我们在路上……

 

如果文化不能得以传播,它们也只是没有生命的物品。...



今年最火纪录片当属《我在故宫修文物》无疑,不仅成功刷爆网络,电影版也即将在大荧幕与我们见面。除了大家日思夜想的男神“王师傅”,还有一件件凝结智慧的手工艺品呈现。在等待这部电影上映前,先来看看“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三年来的收获吧。



说起传统手工艺,李宇春的《蜀绣》唱“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周杰伦的《青花瓷》唱“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这些歌曲把传统文化之美唱进了我们的生活中。但,它们不止美,还很贵。

14年“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2.22亿元的高价
瓷器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来,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深受王公贵族的追捧,宋徽宗赵佶曾梦醒写下“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说的就是汝窑的质地和颜色。


宋汝窑青瓷莲花式碗
青花瓷始于唐宋,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那时叫“苏玛丽青”。景德镇的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瓷体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被誉为“四大名瓷”之一。



别克“寰行中国”文化之旅到访景德镇,见证千年的瓷器工艺。从拉坯、印坯、利坯、挖足、施釉、画坯,到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白如玉、粉如颊的瓷器。



一尊尊瓷器中,不仅承载手工艺者的辛勤劳作、时间的等待,还代表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庸道德、成熟内敛、礼义廉耻等。它不仅仅只是摆设、日用品,更是文化的传承,是德行和美感的综合。



如果说还有什么比瓷器三千多年的历史还要悠久的手工艺,那一定是楚绣了。传说,早在四千年前,舜就曾令禹刺绣,作衣裳,很多人也因此把“楚绣”作为汉绣的起源。虽然不在四大名绣之列,楚绣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春秋战国时期,楚地被中原文化视为“蛮夷”,这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楚文化。相较于中原文化的严守礼制,楚文化更崇尚自由浪漫,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份浪漫不仅写在《楚辞》里,也织在楚绣里。


楚绣以灵动的凤为基本元素,辅以其他飞禽走兽,
给人自由、浪漫的想象


在荆楚大地上,别克“寰行中国”文化之旅探访了楚绣传人。尽管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依旧有绣工坚守这份传承,以针为笔,以缣为纸,以丝线为朱墨铅黄,勾勒出一幅幅灵动浪漫的画卷。


带着绣工的温度和厚重,绝非现代机器的批量产物能比
楚绣以一针一线传承文化,而核雕的传承靠的是一刀一刻。明代时,它是垂挂在古人的衣带、纨扇下面的坠物,作为点缀和装饰,到了清朝,雕刻工艺品算是一件非常“潮”的把玩之物,颇受文人雅士或者富家子弟喜爱。



小小的核雕考验着艺人精湛的手艺,不管是雕刻人物的发丝、建筑的纹理,细节之处尽显匠心。但在技法之外,我们也看到了历史的更迭,朝代的特色:明代核雕崇尚简约质朴,意境清远,而清代的核雕则华美繁缛,造型瑰丽。



几千年过去了,很多核雕作品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核雕技艺却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别克 “寰行中国”的旅途中,我们走进潍坊,目睹了当今盛名潍坊核雕艺术家张温和的精湛技艺。从毫不起眼的果核到精致的核雕小锁,让人不得不赞叹这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思与技法。



三年“寰行”,不远千里,长途奔袭,我们探访的手工艺的“瑰宝”还有很多……

我们去了长白山,看到了满族对于神灵的信仰,剪纸艺人手握剪刀,游走于红色的纸面上,一幅精巧的杰作就抖落出来。



我们去了石湾,当西方雕塑借助裸露的人体肌肉线条来表达情感时,石湾陶艺借助衣纹折叠、线条流动去表现张力。



我们去了广西北海,见识了灿烂华美的的贝雕艺术。无数手工艺者因材施艺,将每一块拥有独一无二美感的贝壳打磨雕琢、拼贴镶嵌,让如今的我们大饱眼福。



我们去了云南丽江,因为纳西族深沉内敛的性格,这里的刺绣颜色凝重,极具庄重感和仪式感。



在有着大片白桦林的鄂温克族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桦树皮手工艺和民族的生活密不可分,桦树皮器皿还曾经代替了陶器和瓷器。

……
在这些传统手工艺品里,有朝代的更迭,民族的兴衰,也有千百年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缩影。每一件手工艺品都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但如果文化不能得以传播,它们也只是没有生命的物品。“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目的正是在此,三年旅程,“探寻中国文化之美,弘扬华夏文明精髓”,用行动将文化脉络传承下去。


    关注 上汽通用别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