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门户—黄山市黟县团结村

 

徽派传统村落调研——黄山市黟县团结村...





一、.村落概况

团结村位于黄山市的南部,村域面积13.847平方公里,北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东与道教圣地—齐云山相连,南邻祁门县,辖10个村民组,670户,2032人。村民人均年收入8006元。山场20000余亩,耕地2089亩,其中水田1159亩,旱地430亩,临时性耕地500亩,园地688余亩,主导产业以茶、粮、第三产业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境内的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水稻土等。红壤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黄壤主要分布于山地700~900米之间;紫色土土壤主要分布于沿河两岸、山间盆地、山脚底部和山冲之中;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沿河两岸、丘陵谷地和低山冲坞。



二、.村落特点

团结村传统村落地属徽州文化核心圈,受到传统徽派建筑特征的影响,结合皖南山区,新安江畔的特定地理环境,充分运用当地砖、石、木等建筑材料,形成独特的皖南徽派建筑风貌,同时作为水陆码头,村落内历史街巷布置有致,商贸气氛浓厚,被誉为七省通衢。



三、传统建筑和历史要素

传统建筑物分布不是很集中,保存基本完好,大部分为清代建筑,传统古民居基本单元一般为三开间、内天井、平面矾局对象、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堂前后或左右两侧,入口形成一天井,既作采光通风用,又将雨水纳入在家中寓意财富不外流之意。民居建筑基本结构采用抬梁或穿斗的人字形顶,外墙围护结构,采用山墙确离。底部有黟县青条石做基,顶部的迭落形成凸弧形,用青瓦做蝶,端部形似马头。墙面出于防盗安全,对外窗户很小,多以黟县青石镂空雕成花卉和几何图案装饰,代表性建筑有: 杨新元、杨开元、杨文元宅、汪镇海宅、汪遇巧宅、汤士华、朱世禄宅、金永祥、吴绍宏宅、聚兴堂(吴家祠堂)、红庙、这些代表性徽州建筑艺术与古老的普通民居共同构成团结村古建筑群,建筑规模与建筑体量宏大,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保存完好的古桥“双济桥”,该桥建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距今有二百五十余年历史,桥长114米,宽5.6米,高8.2米。七孔翘檐石拱桥。



“香溪桥”是香溪河上的一座单孔石桥,它连接祁门凫峰、流口的必经通道,由于渔瑶公路的开通,已失去往日的重要性,但目前该桥仍存,古朴典雅“香溪桥”三个字的石碑仍保存完好。



四、文化遗产

团结村建筑集中体现了工艺精湛的徽州民居特色,村落形态分布独特,保存完好,风光秀美、村落建设中的风水文化、村落传统的盐商文化,以及建筑雕刻与绘画艺术的文化现象,村落仍有尊儒重教的传统,有敦厚淳朴的地方习俗,至今仍使用、保存着大量古词汇、古音韵的方言,都赋予了古村落的深厚的文化价值。





五、产业发展

坚决贯彻“保护第一,抢救为主,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方针,确立整体保护、积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视古村落建筑、生态资源的保护,深入挖掘村落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保存历史街区,打造影视、乡村旅游业态,促进村庄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


    关注 黄山城建设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