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不吼不叫教育”当作一种使命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采取吼叫的方式,一是源于说话习惯,二是追求当时震撼性的教育效果。但是,吼叫教育不仅会给孩子带来恐慌,也会严重挫伤他的自尊心,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请点击 上面, 订阅!  
奶爸颜廷胜是本平台的创办者,如果您有家庭教育的问题想要交流或咨询,欢迎订阅!



记得我和妻子刚结婚那会儿,住公司集体宿舍,邻居也大多都是我们这样刚结婚的小夫妻。

下了班之后,我常常陪妻子去菜市场买菜什么的,也都是手牵着手去。

时间久了,大家竟然都以为我们不吵架。妻子曾经开玩笑“喊冤”说:“人家都以为咱俩不吵架,都说你脾气好。实际上你在家也欺负我,可就是没有人会信。”

有一天,竟然有另一位年轻同事郑重地向我请教:吵架了,媳妇不让进家门怎么办?

其实,不管是为了生活琐事,还是儿子出生后的一些表现,一家人在一起,生气总是不可能避免的。除了很少的几次之外,我们家的吵架声音都特别小,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像吵架。

所以,我们家几乎从来都不会出现大吵大闹的情景。尤其是面对儿子,我和妻子都习惯慢下来,先听儿子表达。实际上,在儿子讲述事情的经过时,一些负面情绪就已经慢慢消退了。

所以在着急或者生气的时候,不妨先冷静一下,把激动的语速放慢一些,让声调平和温润一些,用开放、轻松的姿态与孩子沟通的话,孩子讲更愿意对话。

如果能再有一点幽默,除了能够让你自己心情更好,还可以把一种坦然、放松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对他的成长是一种积极影响。

曾经听很多家长说,自己性格如何急躁,脾气如何难以控制,总之是难以改变,遇事习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

我也见过太多家长与孩子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喊大叫,说着赌气的、伤害彼此的话。

殊不知,在子女的一生当中,对其性格、气度最能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恰恰是父母。

有的家长常常抱怨不管喋喋不休地说服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却充耳不闻、全然不理。最后,只好发展到高声斥责,而且只能一次比一次更严厉、更大声。到最后,终于多大的声音都不再起作用了。

想想看,我们去说服一个人,究竟是高声、讽刺的效果更好,还是低声、沁人心脾的效果更好?当我们对孩子呵斥的时候,首先想想:如果我是孩子,如果别人这样对我?

低柔、温和的沟通,不会激起激烈的情绪,也就可以更好地保持理智,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从而更有利于沟通的效果。

人在生气的时候,说话就会加快语速、上扬音调,而且声音尖锐。这样,就是在传达愤怒的情绪。孩子在对话中,已经能够感受到这样的负面情绪。而情绪是非常容易传染的。

两个带着负面情绪的人,怎么可能平静地沟通和解决问题?在沟通的时候,两个不停地在喊和吼的人,只能是在伤害对方和自己。

我记得一个周六的下午,妻子把儿子从美术培训班接回来,与我在公司附近的夜市会合。

我笑着问儿子:“今天画的什么呀?给我们看一下可以吗?”儿子当然很高兴,就要从自己的书包里把画拿出来。

正在这时,儿子却瞄见了妻子手包里的两块很精致的糖,就非常兴奋地拿在手里,大声说着:“这是给我的吗?谢谢老妈!”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把糖装进自己有拉链的口袋。

因为儿子吃过晚饭还要去学跆拳道,时间很紧张。儿子忘了拿画给我们看,我也没再说这件事。我们就赶紧买了东西,然后像往常一样有说有笑地往回走。

等到了道馆,儿子自己跑上二楼去练习。我和妻子在一楼,一边聊天一边等他下课。聊着聊着,妻子就想看儿子画的画。我说:“好啊!”

妻子把画拿出来,我们俩还为谁第一个看开而玩笑地抢了起来。打开画,我俩欣喜地研究了半天,妻子还把它发到朋友圈去晒。

下课的时间到了,我听到孩子们在跟教练道别,就赶紧去门口打开电动车锁,拿好厚外套,等儿子过来一起回家。

儿子走到门口,却是一脸的不高兴。我就蹲下来问他怎么啦。儿子撅着嘴,眼角有点湿润,可就是不说话。

问来问去,儿子始终不肯开口,站在那里也不动。我就继续慢慢引导他:“爸爸惹你不高兴了吗?”儿子摇摇头。

我继续猜:“那,是妈妈惹你生气了吗?”儿子点了点头。

有了这个进展,我就继续慢慢问了三个问题——妈妈怎么惹你了?告诉我行吗?如果是妈妈做错了,你告诉我,我批评妈妈,好吗?

结果,每一个问题,儿子依旧不再回答,兀自撅着嘴、气呼呼地站在那里。

我的大脑仔细回想刚刚的情景,继续试探着问:“是不是因为我们看了你的画?”

听到这里,儿子一下就哭出声来。——引爆点找到了。

原来,儿子练完跆拳道从二楼下来,看到画已经被打开了,正好当时又是只有妻子在场,就开始生她的气了。

之后,从我看到儿子不高兴,到不断问儿子问题,妻子是知道怎么回事的。而且,其实刚刚妻子也向儿子解释过了。但是看到儿子不依不饶,也就静静地看儿子接下来的表现,以及我怎么介入。

我先向儿子道歉,并且问他:“是不是你想自己亲自拿给爸爸妈妈看,想让爸爸妈妈高兴啊?”

儿子一边哭,一边郑重地点着头,嘴里说着:“是。”

我继续说:“那真的是对不起,没能让你亲自拿给我们,让你很遗憾。不过,你希望爸爸妈妈高兴,这个目的是达到了——爸爸妈妈觉得你画的很好,很为你感到高兴。所以,我们都应该高兴,忘记这件事,原谅我们行吗?”

儿子想了想,没说什么,但是哭声停住了。

毕竟时间挺晚了,我也就继续收拾东西,帮他穿厚外套,准备回家。

儿子突然又开始大声哭,也不肯配合穿外套。我对妻子说:“你先回家吧。我们晚回去一会儿。”妻子就先骑车回去了。

我蹲下来,对儿子说:“要不然,你先在道馆这里哭,我先回家,等你哭完了,我再来接你?”

儿子当然不同意,拉着我的手,继续哭。

我继续说:“那好,你先在这里哭。我在旁边等着,等你哭完了,就叫我一起回家。”

就这样,儿子在道馆门口的台阶上大声哭了五六分钟,之后就是小声的抽泣。我就在离他六七米远的台阶上等着他。

大约二十分钟的时候,儿子比较平静地看了看我。我刚想走过去,身边一位“路人甲”女士却问儿子:“小朋友,你怎么不回家?你妈妈呢?是不是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儿子一听这话,接着又哭了。我赶紧跟那位女士交涉:“你好!我儿子在这里处理情绪,我在等他。一会儿就一起回家。我们不会不要他的。你别这样跟孩子说话。”

被她这么横插一道,儿子又多哭了七八分钟。

最后,等儿子平静了,时间也更晚了。我也觉得,儿子情绪平复了也就算了,他在这件事情上的不依不饶,我也没必要必须在这一刻让他转变。我就带着他一起回家。

路上,我考虑到毕竟时间不早了,就提醒他打起精神别睡着摔着。一连说了好几次,始终没有得到他的回应。我只好一路上不断回头看坐在后座上的儿子。

等回到家,儿子稍微轻松些了,虽然脸上还是没有笑容,但是已经很平静了,而且进门之后就想看看妈妈在做什么。

我问儿子:“今天的事情,我最后跟你谈谈心,好吗?”儿子点了点头。

我理了一下头绪,说:“你画了画,想亲手打开给爸爸妈妈看,爸爸妈妈很感谢你。但是因为今天晚上时间很匆忙,爸爸妈妈着急想看,就自己看了。这一点很对不起你,也让你很遗憾。爸爸妈妈向你道歉。而且,其实我们都应该高兴才对的,你说是吗?”

儿子说想了想,说:“是的。”

我继续说:“爸爸妈妈也是为儿子感到骄傲和高兴才着急自己看的,也跟你道歉了。你却得理不饶人,是不是就比较小心眼了?”

儿子思索了半天,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我。

最后,我说:“你自己也说过很多次——哭不能解决问题。可是刚才你除了哭,什么话也不肯说。而且你是自己赌气,跟谁也不说话,我们怎么会知道你为什么难过呢?还有,你生爸爸妈妈的气也可以,但是该注意安全、该解决问题这样的事情,如果还不说话就有可能发生危险。刚才我提醒你别睡着免得摔下去,你也还是不理我。这让爸爸很担心,也很难过。怕你不把爸爸当好朋友了。”

儿子看着我,不再说话,已经要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妻子这时候也在客厅收拾家务。

水桶里没水了,我顺便把饮水机清洁一下,然后拿着空桶出去接水。仅仅过了四五分钟,我回到家的时候,儿子跟妻子蹲在地上不知道鼓捣着什么东西,而且还说着什么。

我就问:“你们弄什么玩意儿呢?”结果娘俩异口同声地说:“不告诉你。”

从儿子的语气听得出,他这是完全雨过天晴了。我就开玩笑说:“老婆,你真了不起!”

引得他们两人都奇怪地看着我。

我继续说:“儿子小心眼跟你赌气,你也不生气儿子的气。真是了不起。”

妻子果然很快就配合着说:“我才不生气呢。一家人生什么气?而且,儿子不是小心眼,儿子是男子汉。”

儿子听到这些,更高兴了。

恰巧在前一天晚上,儿子刚教过我和妻子唱他在幼儿园学的《小小男子汉》这首歌。儿子和妻子就很有默契地唱起来:“小小男子汉,太阳底下站……”

我则接着唱:“小小的儿子,调皮还小气。”

听到这里,儿子大声打断我,说:“不对。”然后接着唱:“小小的老爸,看你很害怕。”

我突然愣住了,抱了抱儿子,看着他问到:“是不是老爸有时候太严肃、太严厉了?”

儿子很轻松地说:“是啊!”看的出,儿子这时候也很感动。妻子也说:“你严肃起来的时候,样子特别可怕。儿子很怕你。”

我认真地说:“好的,爸爸以后改正。”

晚上,我一直在反思——

我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冷处理,甚至是不处理,就等着慢慢淡化是不是更好?担心儿子心胸不够豁达,是不是处理的方式有些偏激?……

与儿子一起成长的路上,总是充满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就好像每一天都在做实验,不停地在探索。感谢儿子,也感慨生命中这些幸福的时刻。

想着这些,时间更晚了,还是睡不着。突然想起,儿子那两句歌词既是真实内心的表露,又编得合仄押韵。有才啊!呵呵!

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具备了更加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开始逐渐告别对大人的依赖和“听话”,也就逐渐有了独立的“抗争”。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和发展,也是亲子教育的最终目的。只不过,这个过程当中,会有很多的矛盾和冲突。

事实上,孩子开始表达自我意识和表现出独立性,是孩子长大和成长的重要标志。他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满足于狭小的活动空间,总是想要去更多的地方、玩更多的玩具,还想挣脱大人的束缚。他开始有自己的主意和意见,不肯轻易听命于大人。

这些,都代表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正常的。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也往往比较坚强、有主见、有毅力。

这跟要保护孩子的安全,教会孩子很多常识,以及给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都会发生矛盾。但是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孩子处处反驳和控制,否则,孩子就很可能会心理脆弱,长大后容易消极、自卑,缺乏主见和意志力。

对于亲子关系来说,亲情或者说情感是第一位的。亲子教育也是为了有规则地、持续地给予孩子疼爱、保护和培养。所以,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温暖、快乐,是亲子教育的重要前提。那么,所有对孩子的爱,也应该注意方式和方法。让爱在冲突中也可以达到传递和延续,而不能因为矛盾和冲突让爱变质。

家长的关怀和疼爱,能够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不良的处理方式和情绪表达,会破坏孩子获得正常情感发展的机会,很可能让孩子变得胆小、多疑、恐惧、暴躁、逆反,甚至出现暴力倾向。

所以,越是孩子小的时候,越要注意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方法,逐步让孩子适应复杂的感情,正常面对爱的冲突。

         猛戳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直接购买《陪你长大就是幸福》,作者颜廷胜签名版独家发售。

这本书是一个父亲陪儿子一起经历过的故事,以及30多年的人生体会,10年人力资源工作的感悟,父亲的思考+与儿子相近的视角,结合人在社会中适应和发展、在职场中的具体表现更全面理解亲子教育对于人的一生的重要性。在这本书里,有经验也有教训;有骄傲,也有遗憾和悔恨;有自豪,也有反思和反省。

       也欢迎您把本文转发给身边的年轻父母,一起做更有智慧的家长。


    关注 亲子颜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