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采风浦江行

 

嵩溪村每年的春秋两季,都是摄影采风的黄金时节。摄影的采风,一来可以进行摄影意识和摄影技术的交流,二来也是维护...



嵩溪村

每年的春秋两季,都是摄影采风的黄金时节。摄影的采风,一来可以进行摄影意识和摄影技术的交流,二来也是维护摄影学会成员情感的最佳方式。高校摄影团体和其他摄影团体最大的不同就是还可以进行摄影教学的研讨。

南大摄影学会已经走过许多的年头。今年秋季的采风,一改过去风光摄影的模式,开始触及人文纪实摄影。此次采风去浙江金华浦江古村落。感受古代传统文化的意韵。

嵩溪古村,村以溪得名。古村落藏于山中,隐蔽而宁静。溪水源于鸡冠岩的嵩溪。溪水从村庄的东西两侧穿过。许多的建筑就建在溪水之上。东边的溪水呈暗渠状,不时以“井”的形式显现。西边的溪水则是明渠。水从南至北流下,在村头合流。

村内古屋分布密集,村头有祠堂和关帝庙。村头的大香樟树郁郁葱葱,遮蔽着烈日和阴雨。也预示着家族的兴旺发达。古村的房屋建设依山势北低南高。拾级而上,依然不断看见一些祠堂和高大的古屋。现在的村民大都始迁于宋。这些大都是南宋时,随宋朝南迁而来的名门望族。在这里躲避战乱,安身立命。纵看历史就不难理解,这么多的姓氏会在这山村里建高大的古屋和祠堂。在这里,可以看到精美的建筑,精致的木雕,随处可见的壁画,楹联,匾额。这就是文化的烙印。浙江金华浦江这里的许多的古屋都比较大。进数大都是三进这是由于古代规制所限定。但是,房屋很多。见过一处的古屋,一进中居然有42间房,围成一个巨大的院子。这种特殊的规格,就是全家族迁徙所造成的。

和其他地方的乡村一样,村中以老人为主。这就越发使人感到村落的宁静和慢节奏。我们慢慢的在村中走过,不愿意扰乱那里的宁静。看着这古屋,古树和那源源不断流过的溪水。特别能体会到沿路看到的哪条标语;看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原来大家计划早上来到通济湖,拍摄日出的景象。然而,大雾弥漫,日出景象是不可能出现了,但是大自然并不亏待我们这些远来的客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时淡时浓的晨雾,把湖边彩色的世界渲染成黑白灰的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位于湖中的那几个时隐时现的小岛,尤如泼洒在宣纸上的墨点,错落有致,远近得体。一叶小舟从镜面似的水中划过,粼粼涟漪带来无尽的诗意和遐想。湖边的民宿建的比较有规模。傍湖而设的茶座建的也是很别致。看得出很受游客的欢迎。



彩色村,坐落在山谷之中。这里只有一座古典建筑的祠堂,其他的都是三至四层的公寓式楼房。是一个没有什么特色的山中小村。将房屋的外墙涂抹上缤纷的色彩,画上3D画,就有了特色。文创,使得小山村吸引无数的游客。小山村中可以看到今日农村的一个新型的景象。有卖百货的流动售货车。还有许多的机动三轮车穿梭在村中,叫卖着蔬菜、水果、猪肉、饺子皮。在农村买菜?这在以前是不可以想象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特别是农村,吃米、吃面、吃菜都是自家地里长的。现在的农村,不再是以前那个封闭的农村了,农民的消费也开始城市化了。

3D画,让我们的采风充满了欢笑。在画前导演、表演、拍摄热闹非凡。



潘周家村。其特色是有一首制作挂面的绝活。手拉一根面,长长不断,做成一锅面。这种绝活因为上过中央电视台才被大家所知。这里家家都会做面,做面高峰时晒面的场景还是比较壮观的。其实,南方都是以吃米为主,何来这一手的拉面绝活呢?追溯历史,又要回到南宋。随皇帝南迁的北方人,将这手绝活带到这里。他们这里现在拉面使用的面,依然是从河南和山东来的。因为那里的面劲道。





新光村是原生态的江南村落。现在已经被开发成休闲度假区。

车停停车场时,路边的一座古桥吸引着大家的注意。那是县级文保单位;镇东桥。大家一哄而上拍照留念。

新光村,号称是徽派建筑和杭派建筑的博物馆。这里保存了近20幢古建筑。最为著名的就是号称江南乔家大院的“江南大院”——灵岩古庄园。古庄园的面墙上,还隐约可见“炼钢、炼铁”字样。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大炼钢铁是的时代印记。此庄园很有特色。庄园门头上书回回文“南极呈祥”。门楼装饰着精美的砖雕“鹿含仙草、喜鹊登梅、麒麟奔放、八仙过海、天女散花”等浮雕。这里还在1938年抗日战争时,审讯过俘获日军飞行员。厅堂里有许多的匾额,大都是表彰灵岩公为浦江及婺州大地教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里还看见了古时的路灯。以及,村头碾坊的大碾、冲臼、石磨。这里的许多古屋变身为青年文创园,继续发挥着教育创新的作用。







江南第一家

早就听说有一个“江南第一家”。真的还不知道她居然和我们南京有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

华夏江南有一个饮誉中外的郑氏大家族,她历经宋、元、明三朝,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她就是多次受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在洪武帝朱元璋驾崩后,大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仅四年,其叔父北方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燕王兵力强大,建文帝御敌屡败,朝廷文武百官多见风使舵,开城门纷纷投降燕王。当时南京朝廷武将紧缺,建文皇帝赐封文官郑义门八世祖郑洽为留守卫都尉指挥史。郑洽、廖平等率领南京军民抵抗篡权夺位叛逆朱棣多次进攻,但因寡不敌众而失守。

郑洽“靖难之变”时跟随护卫建文帝的共有22人出逃。翰林待诏郑洽就是浦江郑义门人。当时情况非常危急,众臣提议:“忠臣出于孝义之家,浦江郑氏义门孝义家可居。”郑洽就对皇帝说:“臣蒙高皇隆恩无以为报,今正其时也。”建文帝说好,大家就约定左右紧随3个人,以师徒相称,其余的都化装改名逃出京城,乘船一路南下,往浦江而来,在江南第一家的不少史迹表明,建文帝就是在这里避难的。

江南第一家至今留有反映建文帝在这里避难史实的古迹,分别有:帮助建文帝羁难脱身的枯井“建文井”,以及供建文帝藏身的小阁楼“老佛社”等。郑氏子孙们结婚用的礼堂昌三公祠的18块门板上,中间花板雕刻的就是建文帝从继承皇位到退位出逃江南第一家的完整故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相传建文帝避难来郑宅街上观灯解闷,被迎龙灯的村民认出,马上半跪行礼,龙头也随人下颠,行路时不断行磕头礼。此后,这种其意在向建文帝行礼的跷脚灯头即行礼灯头,至今尚在延续。  在义孝不能两全的难题面前,郑洽忠君而不顾家族安危,随帝出奔,毅然选择了“义”字,继续护卫建文帝逃亡到南方,浪迹天涯,后其母亲妻儿都四处讨饭逃难,连爱子郑安治也在战场阵亡。郑洽终身追随建文帝,矢志不移,最终在福建宁德郑岐村隐姓埋名,直到现在被大量史料证实发现这段隐情。

“江南第一村”的村前广场上,建有牌坊八座。蜿蜒向北。村落也以溪水为伴,而今称为郑宅镇。“青山庭院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是其特色。镇内有高大的牌楼和宗祠。数百年间家族中173人为官,无一贪渎。其清廉家风名扬天下。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注 鬼脸城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