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议我的“理工梦”

 

愿理工梦不仅仅是梦...

愿理工梦
不仅仅是梦


几天前,东莞各大媒体争先报道“东莞理工学院将投35亿元建设” 的消息。而昨天,“东莞理工:面对35亿元的「同床异梦」”一文刷了我一整天的朋友圈。在文章后面、在朋友圈里,我看到了各式的评论,有吐糟学校限流量、设备老旧,理工小学作风,也有追问资金具体分布,还有对学校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充满信心的……

立场不同,看法不统一,这是正常的事情,正如一位师兄说过:「每次有这种话题时,我都知道会有人站出来说出不同观点,都说得有自己的道理。我从不反对,说话是天赋,表达是必然。只是想,能在旁观的角度找到正确的方向,不要被影响,再说出自己的观点。共勉」
下列言论是通过“东梦”文章的评论、朋友圈、采访等方式整合而成,这或许就是大家的“理工梦”
#吐糟#
我觉得 这个目标对我来说还不如改善网络改善流量改善食堂等来的实际

理想宿舍:四人间、空调、电梯

有时会想 为什么我们学校没有校庆没有纪念版tee这些文创活动和小玩意 也许看起来微不足道 却不知道这是能勾起学生拥护学校的little thing 加上变态的流量制和永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饭堂 领导漫不经心管理 老师漫不经心教学 学生漫不经心上课 难免同床异梦
#期待#
我只觉得有钱搞一个事情肯定比无钱好吧。不过向高端建设不是什么坏事,毕竟高端层次的研究建设最花钱,也是高等学府的最终目标,如果真有那么一笔钱为东莞带来优秀人才和高端科研,怎么都不是坏事吧。

我觉得有钱是件好事,一者能反映出省市政府有意想打造莞工,二者有钱才能招兵买马发展学校。而与之相同是,要想学校获得质性发展,其根本之道是教书育人,而不是拿着钱请一堆不会讲课的名牌老师去做百度学术研究

#文理要均衡发展#
资金不仅要倾向于理科,文科也不能边缘化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认为高水平的大学固然要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但是也要均衡发展,文科也是我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文理兼备,优势互补,才能无愧高水平大学之名

一所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同样需要夯实的文科专业基础。如专业的人科技英语、专业的行业管理知识。因此希望学校在建树理工科领域高台的同时,还要提升文科类专业的教师水平,教学资源和专业基础知识。
#师资学风#
其实来到我们理工之后,最让我感到失望的,是这个学校没有大学应有的学术氛围。教师没教学激情,只是在课堂上念ppt。学生只是为了不挂科而上课,完全没有大学生所应有的那种青春特质,死气沉沉。有时侯我觉得在大学里学习的这几年,比高三那段时间还要压抑,起码老师有激情,学生有目标,这样懒洋洋的学校环境实在是让人失望。

有些老师确实个人能力很强但是授课能力实在很差。
#资金分配#


做学问切忌急功近利,这么多投资怎么利用好还需审慎安排,大手笔引进高端人才无可争议,但建立起完善的优秀师生奖励机制等同样重要,整个学校水平的提升不是靠某几个名师的威望,而应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高水平还不是用钱就能堆出来的,希望资金可以落到实处,除了跟新设备,可以提出一部分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比如搭建工作室之类的,让学生有一个自由创作的工作台。

学术科技作品申请版权,人才基地建设,校园环境保护,减少面子工程,维修饭堂以及学生宿舍

我认为应该更多的投入到学生的实践上面,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因为在当今社会,一个实践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而不是靠金钱堆砌。作为理工的学生,学校的基础师资其实是很不足的,如果把请院士之类的钱用在请跟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身上,我认为这更重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校园的文化气息,营造更浓烈的学术氛围。一方面可以从改善学校的学习环境,丰富学习资源,扩大学习平台入手。如:开展更高层次学术水平讲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娱大众方面;另一方面还可开创以顶尖人才为“领头羊”的学术研究项目,并辅之以相对应的学分政策和奖金激励。由老师带头,引领大家走下网络,走向研究。

小小想法


“东莞理工:面对35亿元的「同床异梦」”一文中,老师提到我们对“我校将获投35亿元,十年内建设成全国前50强高水平理工大学”的关注度不够,其实我身边挺多人关注,或转发进班群,或分享到朋友圈,但他们要不不作评论,要不就是调侃学校:学校有钱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在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前,很多学生的确会“漠视”学校的宏图大志,而一如既往地讨论饭堂的饭菜和上网的流量。学校里并不缺乏理性思考,踊跃建言献策的人,只是,有时学校“听不见”学生心声,久而久之,学生更关注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参与到对学校前景的规划中,更利于打造高水平理工大学吧?

同学们对“35亿能否将莞工建设成高水平理工大学”有不同的看法,我个人觉得有希望,并且很有必要。东莞是制造业名城,是世界工厂,但时代进步,我们要抓住产业转型的机会,为创新驱动发展。一批批科研企业落户松山湖,一个个科研团队急需招揽优秀人才,而理工学子便是其重点关注对象。理工需要提高自身水平,方能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文科专业的学生一直有疑问,高水平理工大学”对文科专业现状能改变什么?我们不似理科专业有实验室,大部分文科专业在课堂通过书本授课即可,对教学硬件设施要求不高。但我们需要实践的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真正掌握这门功课,希望学校更多引进此类机会。毕竟“没有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就培养不出一流的理工人才”,这基本上是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共识。

学校现在诚心聘请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学者等等高层次人才,无可否认,一批优秀教师的到来,会带动这所学校整体向前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风也许也能改善。市委书记徐建华谈到引才时也表示“一所大学不仅要有大楼,也要有大师。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重中之重。”

现状是,不仅东莞要飞跃,整个广东的高校都要进步。近来,广东省不断抛出超级重磅的高水平大学打造计划,先是砸50亿重点建设7所高水平大学和7所大学的一流学科,现在又投入80亿建设3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堪称史无前例的大手笔之作。在可见的将来,优秀教学人才争夺肯定十分激烈。而我校能争夺到多少人才仍是未知数,我觉得加强对自身管理先吧。引进高素质人才,就像引进超级巨星;自己培养一线教师,则是自己打造超级巨星。引进优秀人才成本不菲,何不将其中一部分资金建立奖励制度,对一线老师进行鼓励?我有个老师名衔很大,但他的课似乎只是他的独角戏。如此教学质量,实在令人担忧。我觉得老师不必非要名师,有丰富教学经验,多与学生交流,课堂稍微生动有趣即可。最重要是懂教学。重科研,轻教学,是国内很多老师的通病。我明白有些是对科学的热爱而废寝忘食进行研究,有些是为了补贴家用,但当你望着莘莘学子那渴求知识的眼光,还是要想起作为老师的责任。诚然,我校学风很一般,逃课上课玩手机睡觉时有发生,但教学是相互的,学生能感受到老师上课的热情度。

你的”理工梦“是什么?
你是如何看待莞工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
在后台回复你的观点
就有可能登上《东莞大学生》报的头条喔
图文编辑:洗洗


    关注 DGUTNEWS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