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教育常识》

 

这本书推荐给家长和教师们!...





教育从“常识”开始



原创

读《教育常识》有感



站在讲台上10年有余,期间经过了许许多多次的教育教学培训,也度过很多关于教育的书籍,自觉深谙教育常识。当在书店看到《教育常识》这本书的时候,我心底里觉得自己是经验丰富的。然而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从心底升腾:“在教育教学书籍浩如烟海的时代,这本书的诞生究竟有何意义?作者到底要传达给读者什么常识呢?”于是决定买下来好好地拜读。

李正涛的《教育常识》讲的都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他讲述了自身在教育的汪洋大海中沉浮浸泡,在茫茫的知识草原中咀嚼之后,感悟、反刍出来的教育常识,每一条教育常识都力求讲述他自己的体验,让我在品读中犹如身临其境,更让我重新审视了过往的教育教学行为。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教过一位学生,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尤其是数学成绩,每次考试都用一半以内的时间完成,却总是拿满分。常识告诉我“这一定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会完成老师交给他的任何事情”,于是我决定让他参加数学竞赛,并在校内选拔赛中取得第一的好成绩。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参加区内比赛。这不符合我所知道的常识啊!

“教育常识的根源是人性常识”、“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和从容的事业”、“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教师一句话,影响人一生”……这些被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常识,只是一句话而已,在书中写来却是那么鲜活。读完这本书,我才深刻体会到学生是种子,每一颗都是那么与众不同,无论什么样的理论,都不能永远不变地用在学生身上。所以我们的教育常识不是固定不变的,过去的常识,今天或许并不是常识,常识是具有时代性的、地域性的,或许还可能是个体化的常识。也就是说当时我的那个学生和我常识中的那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是有差异的。我究竟忽略了什么常识呢?

当时为了让这位学生参加竞赛,我可谓“磨破嘴皮”。刚开始他一言不发,后来奈何不了我的唠叨,告诉我他喜欢数学,也喜欢竞争,对老师也是很尊重的,但是就不愿意参加区级比赛,他害怕面对更大的竞争。现在我终于明白,我忽略了一个常识“把儿童当作儿童”。我对他产生了一种“不正常的期待”,我认为理所应当,但他还是个孩子,如果当时我能从他的角度和他谈竞赛的事情,而不是不容置疑的口气和他说的话,也许他会更容易克服自己的恐惧。

感谢《教育常识》这本书,让我能为过去的教育行为带来反思,也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开启警钟。教育理应从“常识”开始,一切违背常识的教育都是违背人性的,注定是要走弯路的。做事,需要掌握做事的基本道理;做人,则必须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这样才能成事成人。

今后我愿一如既往地用我的耐心和爱心去呵护每一颗“种子”的成长!
点击上方“我和数学” 可以订阅哦!


    关注 我和数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