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的"运动遗产"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古迹遗址日的主题是“运动遗产”。敦煌石窟中保留了大量与运动有关的图像。这些图像从狩猎、举重、摔跤,到游泳、赛马、弈棋等运动题材不一而足,是我们在今天了解古代体育运动活动的珍贵图像史料。...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古迹遗址日的主题是“运动遗产”,旨在纪念传统体育运动在改善人类生活方面的作用,提高对它们在塑造有关社区、地区、民族的文化等方面的价值与作用的认识。

“国际古迹遗址日”起源于1982年4月18日,当时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于突尼斯召开的执行局会议上,有代表提出专门设立纪念日庆祝世界各地遗产的多样性。这一建议被理事会执行委员会通过。1983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22届大会上,专门就此通过一项决议,号召各成员国倡导并推行“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从人类的起源开始,运动就与文明相伴,并留下了体现其发展的丰富的运动场所、设施,其中许多具有杰出的艺术和科技价值。世界遗产地莫高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四大文明在此汇合。敦煌石窟中保留了大量与运动有关的图像,显示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这些图像从狩猎、举重、摔跤,到游泳、赛马、弈棋等运动题材不一而足,是我们在今天了解古代体育运动活动的珍贵图像史料。

狩猎-莫高窟第249窟-西魏


莫高窟第249窟的射猎图中,有一猎人正手持标枪骑马射杀一群拼命逃窜的黄羊;另一猎人正骑马返身射虎。整幅画面动感强烈,充满了远古气息的生产劳动场面。
狩猎-莫高窟第285窟-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也有一幅狩猎图,画面描绘的是一只羊在山峦间跳跃奔跑,而一位猎人则弯弓搭箭相向。狩猎图像出现在早期的敦煌石窟里,画师将现实生活的图景融入创作中,也将佛教的义理通过绘画加以表现。
射箭-莫高窟第290窟-北周


在敦煌石窟中,有大量表现射箭的场景。出现这一内容是为了表现释迦牟尼还是释迦族的太子时,与同族年轻人比赛射箭的佛传故事。
摔跤-莫高窟第290窟-北周


古代运动中,摔跤就一直是主要的比赛项目之一。莫高窟第290窟的佛传故事连环画中就描绘了一场紧张的摔跤比赛,为的是体现悉达太子与释迦族年轻人较技时的战无不胜。画面上,两名头扎丱(guan)角髻,下穿兜裆的对手正在一决胜负,旁边还绘有裁判。这幅千年前的画面将摔跤、相扑比赛中讲求技巧和战术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倒立力士-莫高窟第249窟-西魏


第249窟四披窟顶的壁画以富有动感的造型而著名。这幅倒立力士图显示出早期壁画简率、粗犷,具有创新性的特点,这在总体庄严、肃穆的佛教艺术中并不多见。
倒立童子-莫高窟第79窟-唐


这幅童子倒立图是画在洞窟中不太显眼的窟顶北披,应是古代画师即兴发挥的谐趣小品。倒立考验身体的综合平衡、协调能力,在现代体操运动中是常见的基础动作。不过这个唐代的小胖墩,真的能够顺利完成这次高难度礼佛吗?
游泳飞天-莫高窟第257窟-北魏


飞天是佛经中漫天飞舞、散花供佛的天神。早期古代画师大概不容易想象飞行的姿态,因此在描绘飞天时借鉴了泳姿。这幅绘于窟顶的飞天图,造型简练,富于动感,飞天的体态如同正从水中探出身来的游泳者。蓝色为底即可理解为天空,又让人联想到水面,显示出画师的巧思。
游泳图-莫高窟第420窟-隋


这幅游泳图更加写实地表现了游泳的场面。画面历经千年以上的时光,人物已变为黑褐色,不过剪影更突出了类似自由泳的泳姿。水中的花苞和鸭子,增加了画面的意趣。
击球童子-榆林窟15窟-宋


敦煌壁画中的步打球,就是现代曲棍球的源头。这幅榆林窟第15窟的“击球童子图”就是最好的证明:一名童子站在莲花上,左手拿着一个圆球,右手持弯头球杖。依照童子手中的球杖长度,判断出这是五代时期步打球时所拿的球杖。
马术-莫高窟第61窟-五代


在敦煌壁画中,马术的画面数不胜数。五代时期营造的莫高窟第61窟中的佛传屏风画,表现的是释迦牟尼生平故事,其中六幅都有展现马术的场景。画面上有的骑手直立马背,手举铁排板或双弓,任马疾驰如飞而始终保持平衡;有的表演马肚藏身俯身捡物、马背翻跟斗等一连串惊险的动作。这些画面,虽然属于宗教艺术的范畴,但也真实记录了中国古代马术表演中技巧性与竞技性并重的特点。
举钟-莫高窟第61窟-五代


举重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数千年前就在中国广泛开展,并长期被列为武举考试的科目。敦煌壁画中为了表现佛陀生平事迹,画师生动地再现了悉达太子举象、举钟等举重竞技的场景。敦煌壁画中的举重图像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举重形象资料,堪称中华古代体育运动文化的瑰宝。
弈棋-莫高窟第454窟-宋


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弈棋的画面,比如在莫高窟第454窟中有这样的画面:两人在一矮桌两侧凝神对弈,右方是维摩诘居士在旁边观棋。这幅图像虽然是为了展现《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中的:“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却真实反映了千年前古人下围棋的场景。
碁经(S.5574)-英国国家图书馆藏


敦煌不仅在壁画中有弈棋的画面,在藏经洞出土的文献中还有一卷《碁经》(现藏英国国家图书馆,编号:S.5574),其中记载了最早的围棋原理、战略战术及规则等术语。根据学者研究推论,这卷大约编撰于北周时期的《碁经》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围棋理论著作,这一研究改变了传统说法中关于北宋时张拟《碁经十三篇》是我国最早棋经的说法。

敦煌石窟以4至14世纪的艺术和文献遗存闻名于世。敦煌石窟的珍贵文物是我们理解古代生活不可多得的史料,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的源泉。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指导文物工作时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相关批示中强调:加强文物保护,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厚植道德沃土,用文明的力量助推发展进步。

敦煌研究院致力于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工作。通过对敦煌文化艺术的研究和梳理,我们期望敦煌艺术能更加为人们所熟知,并持续地在教育教学、学术交流、艺术创作等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文案:付华林

编辑:樊雪崧

审阅:杜鹃  孙志军

版权声明:

敦煌研究院(微信号:敦煌研究院—icaves;莫高窟—imogaoku)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敦煌研究院”版权信息。如果您需要将本文分享给朋友,请在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电子邮箱:nic@dha.ac.cn

联系电话:0937-8869852

更多信息敬请关注敦煌研究院网站http://www.dha.ac.cn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关注 敦煌研究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