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演化出的欧洲文化输出(上)

 

暗黑、魔兽、权力的游戏、战神都是哪来的...



话说从冷战结束以来,已经很少有人谈到征服这个词了,那些骨子里烙着扩张基因的种群只能通过各种打了折扣的小打小闹来满足征服的欲望。纵观现代社会,征服主要分为四种:支配、文化、宗教和外交。先说支配吧,美国打了塔利班,扶植亲美的卡尔扎伊政府上台,先不说效果怎样,这是征服胜利。其次是文化,当人们为普京再三地秀肌肉秀武力的同时,北极熊的大陆架民族特性悄然扩张着,影响着那些同宗同族的人们,克里米亚在这种背景下公投加入了俄罗斯联邦,这是文化征服胜利。第三是宗教,从欧洲大陆近些年兴建的越来越多的清真寺可看出,伊斯兰教正大踏步甩开其他对手成为世界第一宗教,这便是宗教征服胜利。最后是外交胜利,以色列、韩国这些小国无疑是近年来外交得志的范例,这一领域交织的因素比较庞杂,毕竟在保守住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出卖点儿什么,才能得到兄长们的广泛认同。

与此同时,随着征服的多样性并存,各种文化纷纷衍生推演着属于自己存在模式的沙盘,并在熙熙攘攘的走在拥堵小路上的同时,采取某种相当隐蔽的方式互相倾轧着、鄙夷着甚至谩骂着。法国人比较随性,表现得比较直白,于是乎就很召事儿。美国人心眼儿多,一直靠文化输出带动着经济输出,随着美队3的上映把同款盾牌做成书包、T恤卖向全世界(有的能忍,可做成马桶盖的老哥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究其根本,在美国人的带动下,漫画和游戏改编而来的电影越来越多地冲击着传统电影市场和传统文化市场。单就漫威而言,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钢铁侠、蜘蛛侠、蚁人、死侍等纷纷单独或组队登台,压榨着漫画里那些英雄人物的剩余价值。



可这些片子与肯德基麦当劳一样不能多吃,属于大品牌速食快餐系列,没营养又单调。久旱甘霖、久病成医,老套的救世主题材不再能吸引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的钱包。于是乎,又一个庞大且精深的领域被打造出来----欧洲神话。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推翻了这种没有文化底蕴单纯从虚构世界中编排出来的末日拯救类电影,并精制了自己欧洲神话的标签。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美国人本身就是欧罗巴大娘在阿麦力加的私生子,300年前是一家。美国人虽然跋扈了一些、乖张了一些,可意识平台仍然是基于传统欧洲大陆思维方式构建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啊。



欧洲神话有些意思。与港影的日薄西山、印度电影的自娱自乐、韩国电影的数质并举同行的是,传统欧洲文化借助游戏和电影平台逐渐复兴,抢占市场占有率并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文化侵略。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也合理地运用了这个跨界平台,再一次撕裂了东方宗教传统和历史文化,试图实现基督教天主教在东方世界的软着陆,就像它在韩国的那样。但是,东方毕竟还有东方的沉淀,岂是贩夫走卒、猴者丸兄能贸贸然置之的。所以就出现了这种怪现象,你让我们花点钱可以,但是你让我信你那套跟你走就不行,因为我自己现在过得挺好,我不怎么想冒险改变。现阶段,80后90后是互联网市场消费的主流群体,这个群体没磕下来,我看美帝有点儿惆怅。为毛呢?其实美帝老哥也没多少余量。



言归正传,最近有部美剧很火,叫权力的游戏;上周上映的电影魔兽又刷新了好多个记录。逆流而上,我们发现魔戒系列吸睛啊,还有什么呢?还有暗黑破坏神、英雄无敌、但丁的地狱、文明美丽新世界等。万变不离其宗,现在火的都是大家以前不了解的,觉得神秘莫测的,所以才会有市场,才会吸引眼球。欧洲神话吸引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复杂严谨、神秘多变,靠的是小众。小众就是另类,小众就是时尚,就跟雅痞一样。说远了,欧洲神话主要分为北欧神话、凯尔特神话和希腊神话。话说哪些地方吸引东方人不能自拔呢?

1.特种族群。北欧神话相信大陆和海图的尽头住着各种各样的种族,凯尔特神话也这么认为。精灵、矮人、特鲁伊、巨人、兽族、魔族等纷纷是臆想的对象。精灵会魔法、矮人擅锻造、德鲁伊变身、巨人一只眼、兽族淌哈喇子、魔族是绿皮儿的,这些都是文人骚客意淫的。《权力的游戏》里面雪诺守着长城,塞北除了雪也被描述成还有特别的族群。《暗黑》《英雄无敌》《魔戒》里列国纷争的重要支撑就是不同族群在未知死亡面前的同仇敌忾。



2.列国纷争。北欧神话里大陆不是统一的,四分五裂,神也不是万能的,也会生老病死。凯尔特神话里亚瑟王很厉害,但是列国纷争和战火硝烟从未停止过。希腊神话就更不用说了,一直在打架,各种琉斯基斯卡斯跟宙斯就没停止过互撸,送他们互撸娃称号最合适了。有战争就好看,现在没有嘛,现实打不了屏幕里打嘛,这一点儿吸引了不少人。列国纷争有意思,跟咱们公元前一样,也是团结能团结的,打倒不服的。你看《权力的游戏》里,基本就是一出合纵连横,顶多了再加一个逃到倭寇岛上带回俩喷火器的龙妈。

(未完待续)


    关注 胶片鼠标和炒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