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及其内阁团队

 

随着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宣誓就职临近,一个以“商界巨富+军界精英”为主体的内阁逐渐浮出水面。尚在候任时期,特朗普就已向中美关系发难,这样的内阁又将怎样影响中美关系?本期“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特此综述特朗普及其内阁背景,以飨读者。...



计划协调人:蒋昌建

 编者按

随着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宣誓就职的时间逐渐临近,一个以“商界巨富+军界精英”为主体的特朗普内阁逐渐浮出水面。尚在候任时期,特朗普就已经向中美关系发难,而随着美国新一届内阁的组建,这样一个“商人+军人”的内阁又将给中美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期“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特此综述特朗普及其内阁背景,以飨读者。

现年70岁的特朗普曾是一位纽约房地产开发商与真人秀明星,他凭借自己的名声和强有力的形象,以政治局外人的身份在总统候选人角逐中罕见地获胜,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没有过任何从政与从军经验的国家总统。综合其个人的人生轨迹及其竞选时期的言论行为等,我们约略可以看出这位“商人总统”身上的一些特点,比如说:自信傲慢、口不择言、直白尖锐、极具煽动性的说话方式,特立独行、不按常理出牌的“不可预期”,根据实际需要见风使舵、左右逢源的“灵活务实”等等。这样一些凝结着较为稳定的个人风格的行事特点,不可避免地将在其日后主持内政外交的过程中继续显现,但是会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实质影响力以及影响力的性质如何则并不确定。



正如特朗普自己在接受专访,回答记者关于“未来是否会延续竞选演说时的那种言辞,会否有所克制?”的问题时说到,“有时候你得用点说话技巧,才能把人动员起来。我不想成为千篇一律的机器人,但今后恐怕有很多那样的场合”。这样的一个表态其实已经可以给我们一个预期,尽管我们不会对他在未来冒出任何竞选时期的“特朗普式言论”感到惊讶,但如果发现他行事说话有所收敛,原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对于观者而言,如今尘埃落定,或者大可不必再去纠结他在竞选时期说过什么惊世骇俗、耸人听闻的言辞,而是更紧密地关注他的每一个新举动,重在他做了什么,而不是他说了什么。

他的“不可预期”则需要结合美国的政治体制去加以考量。首先,特朗普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在行动,我们已经多次看到他的团队顾问在他发表欠妥言论之后予以阐释补足,随着他的白宫团队继续建立并稳固起来,可以预期即使会表现出更浓厚的个人特色,甚至会偶有冲动言行,但大体上其思路、政策不会是特朗普个人一手遮天,也不可能完全无章可循。特朗普个性化的言辞风格,实则是团队战略对其进行的包装。通过这种虚张声势的风格,可以获取相对利益。对于观者而言,即需要密切关注其团队的意志表达和各方力量平衡,而不能轻信其言辞和外表,要观其所代表的核心利益。

 

至于特朗普基于商人本性的“灵活务实”,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应该并不会到毫无妥协的余地——而这个“目的”就是特朗普认为自己所代表的美国的核心利益,亦即其经贸利益,从而挽回国家荣誉,“使美国再次强大起来”。他的“不择手段”势必会极令人反感,但“死磕”并不是商人的行为方式。这就要求美国的对手能够有足够的智慧,特别是“沉浮”,去与之周旋,应激适度,稳中求胜,而不是轻易被之煽动或激怒。

与蔡英文的通话,“挑战”一个中国政策行为也许就是出于商人思维,希望重新议价,想借此换取经贸方面更多的利益。采访中特朗普针对电话内容再次表示,“了解‘一个中国’原则,但如果中国在贸易方面仍旧维持现状,侵害美国利益,为何还要坚持‘一个中国’呢?”特朗普想用这个问题对中美贸易施压。可见,他的涉华言论是充满战略投机色彩的试探行为,意在试探能否改变中美关系中已达成的共识,尝试打破平等对话,采取主导地位。一方面体现了他务实讲求利益的原则,另一方面则看到他这种虚张声势的风格获得的相对收益和投机的空间。

从目前已确定的内阁成员看,其大多为强硬派,特朗普团队势必将在外交、经贸等领域发挥更加强势的作用。同时,特朗普选任多名美国著名大型公司董事长担任重要职位,如国务卿(埃克森美孚董事长)、副国务卿(高盛董事长、通用电气董事长)、白宫办公厅正副主任(洛克希德马丁董事长、格鲁曼董事长、通用动力董事长)、财政部正副部长、能源部正副部长、科技部正副部长等,可见发展美国经济已成为特朗普政府的首要大事。特朗普的目标是让美国再次伟大,所以,特朗普及其团队的战略目标更多是让美国更好主导全球而非相反,以退为进、先破后立,重塑美国在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美国对中国实力有一定估计,但希望借助一系列言论乃至行动向中国及国际展示自身力量,同时也对中国的力量进行准确分析和把握,进而谋求新的更有利于美国的战略。中美关系进入另一种新常态,一种之前未有过的“颠簸”状态。美国把中国看成是威胁其霸主地位的重要因素,视中国为真正的竞争对手,应对中国。但此并非意味着特朗普想把中美关系彻底弄翻,产生大冲突,而是会积极应对,获取相对收益,属于战略投机行为。中国要杜绝一切这样的投机行为。

反观其变,美国之所以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客观上说明中国实力逐步增强,但仍在上升过程之中,还没到美国完全尊敬的程度。此阶段是对中国如何应对战略风险的一个考验。中国要积极应对这种战略风险,就要释放明确的信号,同时要有牌可打,就要进一步增强军事力量,提升经济实力,并结合有力的外交手段。

附:特朗普内阁成员(部分)

职务
姓名
之前经历
特点及主张
国务卿
雷克斯•蒂勒森
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懂事长兼CEO
主张自由贸易;曾获俄罗斯“友谊勋章”。
白宫办公厅主任
赖因斯•普里伯斯
共和党主席
共和党建制派代表,有助于平衡特朗普的各项政策。
中央情报局局长
迈克•蓬佩奥
堪萨斯州共和党众议员
发穆斯林和反堕胎的保守主义代表。
首席战略专家和高级顾问
斯蒂芬•班农
美国保守派媒体布赖特巴特新闻网总裁
强力反击党内建制派及民主党派对特朗普的攻击。
国防部长
詹姆斯•马蒂斯
作为海军陆战队指挥官参加过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公开反对奥巴马政府的伊朗政策;主张用更多军舰应对中国。
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迈克尔•弗林
国防部情报局局长
强调美国应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反穆斯林,主张美国应更积极参与打击“伊斯兰国”行动。
司法部长
杰夫•塞申斯
亚拉巴马州联邦参议员
种族主义倾向;提倡限制移民,支持特朗普在墨西哥边界建墙的主张。
财政部长
史蒂芬•努钦
对冲基金创办人、前高盛合伙人
个税问题上强调向中产阶级倾斜。
商务部长
威尔伯•罗斯
美国投资家
精通破产重组事务;主张自由市场;竞选团队的经济政策顾问,帮助特朗普制定国际贸易、退出TPP等相关政策。
交通部长
赵小兰
劳工部部长(小布什时期);运输部副部长(老布什时期)
主张少监管的共和党传统理念。
教育部长
贝特西•德沃斯
前密歇根州共和党主席;“美国帮助儿童联合会”主席
主张推行“教育券”制度,即将部分支持公立学校的财政资金专项支持私立学校。
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长
汤姆•普莱斯
2004年当选众议院议员;2015年被任命为预算委员会主席
严厉批评奥巴马的医改计划。

(此表根据纽约时报、BBC新闻、维基百科等信息进行整理)

资料整理、撰稿:侯筱辰

微信编辑:钟笑楠

*图源网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本文版权归“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公众号联系并注明出处。



“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是由复旦发展研究院和丰实集团共同打造的中美关系研究的学术平台,该平台通过课题研究和精英讲坛的联动运作方式,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学术权威分析中美关系的热点问题。


    关注 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