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能干这个活,你得“皮糙肉厚”经得起打击

 

电影配乐更像一门手艺,是需要跟师父学才能学会。...

电影音乐与电影的关系越发越密不可分,当一部电影成为经典,它的影像与音乐总是相得益彰。然而,在一部电影动辙几亿的制作费中,大部分的经费可能都花在了特效和演员上,留给电影音乐部分的预算就只能进一步压缩。

在有限的预算中如何创作出经典的电影音乐?请看电影音乐大师Simon Franglen 的讲解。

Simon Franglen 这个名字你可能很陌生,但他创作的电影音乐却耳熟能详。《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红磨坊》《狼图腾》,这些电影的配乐都出自Simon之手。

在二十世纪前的作曲家,都是独立完成所有工作的,从创作乐谱、录音、排练,甚至现场指挥,都是作曲家一个人独立完成。但到了二十世纪,特别是电影音乐出现之后,我们发现作曲从个人独立作业变成了一个集体的工作。一个作曲家可能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去为一部电影写音乐;而现在可能是几个星期就要写一出一部170分钟的音乐,所以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需要有合作伙伴。

而且,在电影音乐里,作品不是属于作曲家自己的,而是属于整个电影、属于导演的作品。所以创作的时候不是为了取悦自己,是要知道导演要什么,哪怕要经过反复地修改,也要满足导演的诉求。

打个比方,为电影写音乐更多像在打橄榄球,作曲家需要“皮糙肉厚”,经得起很多的打击、怀疑、否定、攻击,而且要非常的强势。比方说导演认为这段音乐不好,你不能反驳他,你只能一直改到他满意为止。所以其实很多的作曲家,其实并不享受电影作曲这个过程,不是所有的音乐家都能干得了这个活的。

在导演与作曲家合作的项目里,信任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更多的电影音乐制作过程中,不仅仅是导演一个人给意见,制片、监制,甚至工作室每个人都会给一大堆意见。实际上在作曲过程中,参与的人越少,作曲家受到的干扰越少,作品就越纯粹,更容易创造出好的音乐来。

近年来,电影音乐有一个趋势,就是旋律在消失,其实我们现在写电影音乐也是有配器、也是有大编制,也是把它当交响乐来写的,但是如果说旋律消失了,也就没有音乐了,所以我希望以后电影音乐如果能回归旋律,肯定是能成就经典的。

比如《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它虽然成为经典,但其实它可以做的更好。当时主要因为预算不够,如果有预算的话,可以找一整个管弦乐队来演奏的。实际上你很难想象《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电影,居然留给配乐的预算会这么少。这部电影是划时代的作品,大部分的经费可能都花在了特效和演员上,留给其他部分的预算就只能进一步压缩。

但是我同样还是想说,好的音乐用合成器做出来,总比不好的音乐用管弦乐队做出来要强。所以作为一个电影作曲家,工作过程中是有非常多的妥协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电影音乐创作模式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导演可能把配乐视为建筑物里的墙纸一样的存在:它只是一个装饰品,可以被随时换掉的。在我看来,电影配乐应该是像建筑物里的地板,或墙壁,它是支撑这个电影的一部分。

注:本文整理于Simon Franglen在上海音乐学院的现场实录
只唠电影干货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关注 伯乐电影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