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在帝都,这些教堂一定不能错过!

 

夏天的时候,框哥遛弯的时候无意中进了宣武门教堂,中式三开间大门前的利玛窦像和主体建筑高耸的正立面给框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框哥说:“夏天的时候,框哥遛弯的时候无意中进了宣武门教堂,中式三开间大门前的利玛窦像和主体建筑高耸的正立面给框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一个教友还热情地介绍了教堂的历史,临别的时候,他一再说,欢迎平安夜和圣诞节的时候再来,教堂届时会装饰一新,举办教会活动,很热闹,不是教友的朋友也可以参加呢。转眼圣诞节就到了,框哥决定今年圣诞就去教堂过了。

撰文:古村
图片来自网络


宣武门教堂
宣武门教堂以及门前利玛窦和沙勿略的塑像。
其正式名称是“圣母无染原罪堂”(The Cathedral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又称“南堂”。这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教堂建筑虽然历经兴废,但从明代末年至今,一直保留在原址,从未移动过。

1601年,明万历皇帝特许耶稣会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京居留、传教。这一时期的天主教堂多沿用中国的民居寺庙,或者按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建造。1605年,利玛窦以五百两银子在宣武门内购地置房居住,随后将旁边的“首善书院”买下改作经堂,作为布道习礼的场所。这是宣武门教堂的前身,建筑规模很小,完全是中式的,只在醒目位置安放一座十字架,以表示其教堂身份。
主体建筑正立面。


1650年,清朝顺治皇帝将宣武门内、原天主堂旁的空地赏赐给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准许其重建一座新的教堂。两年后,一座中式风格的天主堂建成。这是第一代宣武门天主堂,堂前有大理石牌楼一座。教堂落成时,顺治皇帝御笔亲书“钦崇天道”匾额。1657年皇帝又赠“通微佳境”堂额和御制天主堂碑铭。

1690年北京被划为主教区,宣武门天主堂随即被确定为主教座堂。因为在北面皇城的地安门内又新建了一座天主堂,两座教堂一南一北,所以俗称为“南堂”和“北堂”。由于地震的破坏,南堂于1703年开始重建,十年后落成。这是第二代南堂,建筑已是欧式风格,这标志着北京天主堂建筑从中国传统式向西洋风格转变。
教堂内部。


由于罗马教皇颁布了不准中国教徒祭天、祭祖和尊孔等六项禁令,1717年,康熙皇帝钦定禁止天主教的在华传播。虽然禁止宣教,清廷并不排斥有一技之长的传教士为己服务。一批精通天文、历法、绘画、医学和建筑的传教士被允许留在北京,所以当时北京的四大教堂全部完好地保存下来,还被允许举行宗教活动。

1720年北京地震,南堂建筑再次被毁。次年,由葡萄牙国王斐迪南三世捐资重建。第三代南堂采用了当时欧洲流行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平面为十字式,内部的两列立柱将屋顶分为三个部分,各做成穹窿形状。这座异域风格的教堂在北京市民中引起不小的轰动,参观者势如潮涌。
教堂西侧中西合璧的圣母山。


1730年,南堂再遭地震损毁,雍正皇帝赐银一千两重修。这是第四代南堂,延续了原先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1775年南堂毁于火灾,乾隆皇帝不仅赐银一万两恢复原貌,还手书匾额、对联悬挂于堂内。这是第五代南堂,依然是巴洛克风格。

1838年清政府取缔了天主教的一切在华活动,南堂的宅院被拆毁变卖,教堂被关闭空废。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南堂被归还给天主教会,恢复宗教活动。但在1900的义和团运动中,南堂又被彻底焚毁,1902到1904年间开始第五次重建。第六代南堂规模大不如前,立面和造型仍保留巴洛克风格,开间由5间缩减为3间,钟楼被移至后部,堂前的内院缩小为一进,所以较为局促。所幸这次重建的南堂建筑及格局一直保存至今。


王府井教堂


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路东,正式名称是“圣若瑟堂”。由意大利神父利类思和葡萄牙神父安文思创建。明末,两位神父在四川传教,被清兵虏至北京在肃王府当差,逐渐得到信任。他们先在王府中讲道,连王妃也开始信奉天主教。数年后,信徒日增,他们又被推荐到皇宫内服务,从此有了俸禄和地位。

1655年,顺治皇帝赐给二人一所宅院,即今天王府井教堂的位置。他们利用民宅作为教堂,即王府井教堂的肇始,这也是北京城内的第二座天主教堂,因为在东城,称“东堂”。七年后,他们翻造教堂为西洋风格,但规模不大。1720年,北京大地震,东堂震塌,次年重修,据称郎世宁负责了教堂内部的绘画和装饰。堂内当时收藏有为数可观的郎世宁作品。东堂后来主要由葡萄牙籍修士居住。1807年,因修士们搬运堂内图书,引起火灾,将附属房屋烧毁,但教堂尚存。不久,清政府责令拆除教堂,修士被迁往南堂,东堂遂废。
现存东堂外观整体为罗马式风格,建筑外墙用传统的青砖砌筑,局部用汉白玉装饰。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将东堂发还教会。此时只存有街门。1884年,新东堂落成,为罗马式建筑,正面有钟楼三座,高近30米。所有的窗户都用大理石做窗套。墙身用大城砖砌成,每块砖重达五、六十斤。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进深达六十多米。内部立柱采用黑龙江流域采伐的红松,柱高15米以上。教堂正中祭台用从意大利进口的石材,配以珐琅短柱,精美程度可见一斑。

义和团运动期间,东堂也未能幸免,今天的东堂是1904年重建的。重建后的东堂总体造型趋于朴素,仍然沿用了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只是穹窿顶的装饰和立面细部都做了简约化处理。

教堂内部。


西什库教堂


西什库教堂及两侧中式碑亭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和反差,这是北京教堂建筑中独有的风景。
其正式名称是“救世堂”,是北京规模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曾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

1693年,康熙皇帝患疟疾,在服用中药无效后,改用当时在京的耶稣会传教士献上的“金鸡纳霜”等西药后病愈。康熙皇帝大悦,把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的一块土地赐予耶稣会兴建教堂以示酬谢。蚕池口教堂于1703年落成,被命名为“救世堂”。为和南面宣武门的天主教堂区别,蚕池口教堂被称为“北堂”。第一代北堂规模不大,有康熙皇帝题写的“万有真原”匾额一块。后来因为罗马教皇颁布了不准中国天主教徒祭天,祭祖和尊孔等六项禁令,1717年康熙皇帝明谕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播。不过北堂得以完好地保留下来,还允许法国籍的传教士居住使用。
北堂建筑内部由众多柱子撑起哥特式的尖肋拱顶,高大巍峨、庄重肃穆。


1827年道光皇帝下旨没收北堂,拆毁了教堂建筑并将地基作价变卖。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北堂基址被归还给天主教会,1866年1月1日,重建的北堂由主教孟振生神父主持开堂典礼,再次恢复宗教活动。第二代北堂为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两侧的钟楼高达二十多米。

1886年慈禧太后为了自己撤帘归政后的起居而大规模地整修中南海,因北堂的位置距离中南海太近清政府觉得不安全。所以慈禧命大臣与法国公使交涉,达成迁堂协议,将西安门内原明代内府库房西什库的20英亩土地作为交换,由天主教会在此另造新堂。1888年,新北堂落成,这就是第三代北堂,也就是今天的西什库教堂。这是北京天主教堂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除教堂建筑本身外,还有主教府、修道院、医院和学校等附属设施。新堂建筑仍为哥特式风格,因清政府交涉,高度被限制在15米之内,所以比老教堂低矮了不少。但建筑本身的用材非常奢华,教堂的铁门和彩色玻璃都是由法国制作后运来中国的,内部的柱子使用从美国运来的木料,当时自诩为中国第一。
教堂后侧若瑟修女院庭院。


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北堂遭受了60多天的围攻,却没有被攻克,主要建筑也没有遭到严重毁坏,成为当时北京唯一幸存的天主教堂。1901年,法国主教樊国梁对北堂进行了整修,突破了原先清政府规定的建筑高度限制而把两侧的钟楼加高,从而确立了今天的北堂外貌。(西什库教堂由于正在维修目前不开放)


崇文门教堂
崇文门基督堂的建筑带有美国乡村教堂的风格,外立面为清水砖墙。
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1870年,美国美以美会在崇文门内孝顺胡同购置房产,同年兴建了教堂,这是该差会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礼拜堂。为了纪念美以美会第一位赴南美洲传教的 Asbury 主教,特命名为亚斯立堂。建成之初,教堂的外观和现在的相似,只是规模比较小,仅能容纳四五百人聚会。随着教会信徒人数不断增加,1880年开始扩建,1882年落成。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教堂被烧毁。1902年重建,于1904年落成。
教堂内分正、副两堂,中间以可以活动的闸板相隔,既可分开,亦可合用。正堂堂顶作成高起的八角形,整体为木制双层伞形结构,辅以高侧窗采光。


美国美以美会后来也称卫理公会,在亚斯立堂附近兴办了学校和医院等设施。著名的北京同仁医院就是该会创办的。上世纪20年代,著名爱国将领、号称“基督将军”的冯玉祥就在亚斯立堂和李德全女士举行了婚礼。1958年以后,教堂停止礼拜功能,成为学校的礼堂。1982年教堂重新恢复宗教活动,并正式更名为北京基督教崇文门堂。由于该堂由美国教会创建﹐因而一直受到美国人的关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和克林顿访华时都曾访问过这座教堂。
东交民巷圣弥厄尔教堂。


除了上面这几座教堂,比较著名的还有西直门天主堂(其正式名称为“圣母圣衣堂”,俗称“西堂”)、圣弥厄尔天主堂、缸瓦市基督堂、珠市口基督堂、海淀基督堂等等,大家可就近选择参观。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将世界收入囊中!


    关注 国家地理中文网暨华夏地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