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说茶--茶经之秦汉茶文化启蒙(二)

 

秦汉时期,茶并非普通百姓的日常饮品,而是更多的以其药用效果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开心一刻: 19世纪初叶,有位葡萄牙水手从中国带回一些上好的普洱茶。水手的母亲见到这异国珍品,请来了亲朋好友共享美味。可是众人一尝,但觉苦涩难咽。水手见餐桌上用碟子盛着“煮好”的普洱茶,便问:“那煮茶的水呢?”妈妈答道:“茶都这么难吃,那水还会好喝吗?我早把那水倒掉了!”

秦汉时期,茶并非普通百姓的日常饮品,而是更多的以其药用效果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东汉时期
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之说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了三国时期,魏国张揖所撰《广雅》一书种最早记载了饮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铛以米膏出之。”

西汉时期
王褒的《僮约》中已有“烹茶尽具”以及“武都买茶”的记载,可见在当时的巴蜀地区,饮茶以已经很广泛,茶叶甚至成为一种商品。


两汉茶文化的发展,还表现在茶区的扩大上,马王堆出土文物表明,汉朝时期长江中游的荆楚之地已经出现了茶和饮茶习俗。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已经有茶陵。从明朝嘉庆年间的《茶陵周志》可以考证,茶陵境内的茶山,就是湖南省与江西省交界的“景阳山”,那里“茶水源出此”且“林谷间多生产茶茗,故名”。
在我国文学史上,西汉的司马相如与扬雄都是辞赋大家,他们都是早期著名的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扬雄曾作《方言》,分别从药用角度和文学角度谈到了茶。西汉末朝王褒的《僮约赋》中有“烹茶尽具”一句,说明当时文人雅士们不仅饮茶成风,还出现了专门的饮茶用具。


    关注 齐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