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素心随笔范师的茶时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最长也就几万天,用有限的生命去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最好做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最长也就几万天,用有限的生命去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最好做出的事情能够感动人,当然能够感动自己也很好啦。”正义之事能够感动人,这就是一种很高的修为,很大的能量。"师父范增平如是说。

阳春三月,郑州一行再一次亲近师父范增平先生,虽然学习回来已经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但是师父在课堂上所说的话总是时时萦绕在我耳边,催我深思。

一场春雨之后迎来了一个清新的一周。周一下午一如往常,趁着没有客人,打开音乐,搬来小茶桌,沐着春光,泡上一壶茶,静心的阅读大师姐写的《学茶笔记》。

越读越觉情绪难以自抑的深沉,时光啊,真的给予我们的太多。它不只是改变我们的容颜,而更多的是时光在一个人身上所积淀起来的内容。满满的,各种滋味……



图为*师父范增平先生读高中时的照片

以下内容摘自《学茶笔记》

范师说:禅很美,但它的美是空的;茶很美,它的美是完整的,包含精神层面、物质层面,我认为人生的美丽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我们人生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生命的止息处,我找到茶,就找到了生命的止息处。茶的先苦后甘特质,最能实现我一辈子追求的理想。



范师说:学茶是一种生活的信仰,它可满足人们精神的追求,只有追求物质而没有精神追求的是俗人。赚钱除了用来享受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之外,还要有一点精神的追求。但是追求的目标和层次,应该是向上、向善的。茶里有精神,有物质,我们学茶就是要先把自己拯救起来,做一个阳光、平和、中道的人,成为一个有正能量的人。



图为*范增平先生大学时照片

范老师说:我爱茶,茶文化是人生哲学的一部分,我希望能从茶艺生活中找到人类思想的最佳出路,茶与我的生命情怀相契合,茶是先苦后甘、牺牲奉献的,在茶事的实践和反省中,我得到的应是“牺牲享受,享受牺牲”的悲欣交集吧!我曾把我的心情写成一首小诗:

淡淡的涩味

是泪

流过皱纹

流过脸面

走过坟场

走过黑夜

渴了!

累了

茶、茶、茶!

惧怕!

孤独

泪!泪!泪!

晶莹

涩味

是泪,也是茶

微微的光出现

那深邃的蓝

是归处。



编后记:一位爱国青年,一位有觉悟的知识分子,自80年代初辞去工作,捐出财产,典卖房子,专心致力于和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茶艺活动至今,近四十年,秉持着苦行僧的精神,一步一脚印任重道远的从事茶文化的弘扬。编撰《茶艺学》、《生活茶叶学》等书,供教学所需;并自费出版了共7册的《中华茶人采访录》,为“茶人”下定义。将充满禅、道、儒思想学说的中华茶艺归纳成“三段十八步”操作法,将茶艺的内涵具体的演绎出来,成为中华茶艺师资格考试实操考试的参照模本,借着有形的艺术表演中华文化内在精神,借由茶艺来行销中华文化,启发人的慈悲心,启动善行及觉知心,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美化人生,善化社会、文化世界的目的。

时光匆匆,不曾厚待他,如今这位茶艺使者已经71岁了,但是这位茶界的老人仍然不辞疲倦,穿梭于海峡两岸,锲而不舍的投身在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事业中,岁月苍白了老师的两鬓,带走了老师年轻时俊朗的容颜,但是范师的茶艺思想,茶文化理念却深入人心,经久不衰。



皆言开卷有益,今日翻开大师姐周本男所整理的《学茶笔记》一书,读至33页已感悟良多。记录于此。下期继续为茶友们分享。



图为:王玉英与师父范增平先生。(2016年3月拍于第十期国际中华茶艺师范讲师研习班郑州站)



图为:王玉英和大师姐周本男。(拍于广州范增平弟子见面会暨2014年世界同门会两广筹备会)



茶说: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喝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 不管沉或浮,活在当下……



玲珑茗茶微信公众订阅号,立足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茶文化为依托,品茶、交流茶文化,学习分享茶知识,并延伸至中国传统书画篆刻文化鉴赏。

传承经典、弘扬文化。期待您的关注。

微信:vickyyuying


    关注 玲珑茗茶linglongTEAshop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