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家长情商低,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倘若家长情商低,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在临床上,有两种父母亲,一种叫做 Emotional Dismissing Parents,即情感疏离型父母,一种叫做Emotional Coaching Parents,情感教导型父母。

前一种父母亲很会压抑孩子的情绪,后一种父母亲很懂得帮助孩子去抒发,并且帮他调节情绪,建立情感智慧。

我们可以从后者身上学到很多帮助我们所关心的人发展情感智慧的方法。

人的心有粗有细。情感疏离型父母是属于情感智慧比较低的父母,他们是很粗心的。当孩子心爱的狗死了,他就会很切实际地说:“狗死了,换一条就好了!哭什么?”殊不知,他失去了那个最好的、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情感智慧的机会。孩子就学会漠视情绪、压抑情绪。

但是,那些心细,情感智慧高的情感教导型父母,就是那种能够当孩子情感教练的父母,会帮助孩子用情感词汇来标明心里的感受,帮助孩子疏导情绪。他会告诉孩子说:“狗死了,你好伤心,是不是?”“伤心”是一个情感字眼。“是不是觉得好像失去一个最好的朋友?”这次用语言的图像来帮孩子梳理情绪。

再加上肢体语言,把手放在孩子的身上说:“爸爸知道你好难过!爸爸以前失去我最爱的狗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受。”

你看,短短几句话,一面帮助孩子疏解情绪,一面帮助孩子认识情绪,让孩子知道,人有情绪是自然的,情绪是可以被了解、被疏导、被善用的。经过这种学习,这孩子将来如果碰到痛苦与挫折时,就懂得自我抚慰、梳理情绪。

长大以后,也因了解自我和别人内在的情感世界,比较容易与人建立好的关系。

反之,当一个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哭着回家时,如果爸爸说,“全校那么多人,他为什么只欺负你一个,一定是你先惹他!”孩子的情绪得不到疏解,反而伤上加伤。这样的孩子将来如果碰到挫折时,情绪很快就被引爆,容易伤人伤己,损害人际关系。



情感教导型父母还懂得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每个人可以拥有不同的感觉反应。

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感觉反应。心理健全、疆界清楚的人,不会说别人的感觉不对,强迫别人跟我们有一样的感觉。

这件事为什么非常重要?因为感觉无好坏对错之分,如果我们企图给感觉加上是非、道德方面的论断,人际关系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孩子到外婆家去,不知道为什么哭着跑来告诉妈妈:“我好讨厌外婆!”

饱读圣贤之书的妈妈立刻就说:“不许这样说,没大没小的,怎么可以讨厌外婆?”马上就消灭了孩子“不良”的情绪反应。

你想,这位母亲真的成功地让孩子不再讨厌外婆?还是适得其反,让孩子更讨厌外婆?

如果妈妈说:“外婆很疼你呀,怎么可以讨厌她呢?”这个妈妈还是不太懂得,情感反应本身并没有对错,而当她企图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反应,要在上面强加道德判断的时候,这个孩子的情感智慧发展,会受到一些限制。

情感教导型父母懂得:

“行为可以有好坏之分,思想也可以有是非之别,但每个人的感觉反应本身并没有对与错。”

这样的父母会先想办法了解,问孩子:“为什么会讨厌外婆呢?”

孩子委屈地说:“外婆笑我头发像猴子,我好讨厌她!”

情感智慧高的妈妈就把孩子抱在怀里,一面安慰他,一面告诉他:“难怪你会生气,让妈妈疼疼你。”过了一会儿再说:“不过,外婆昨天还特地出去为你买你喜欢的玩具,她还是很疼你的,对不对?”孩子就点点头。

所以,耐心疏导情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智慧的做法。



再举个一个例子:

有一位非常棒的女士。还没有学习情感智慧之前,孩子一哭,她就马上与丈夫一起吼:“不许哭!”

但是后来,学了情感智慧之后,她慢慢就懂得不要轻易去否定、压抑别人的情绪,因为情绪反应本身并没有对错。情绪是可以被疏导的。

她学会说:“宝宝,为什么哭?是生气吗?”

哇!非常了不起!她用了“生气”这两个字眼,帮助一个还未能用情感字眼来标明、梳理情绪的孩子。

她接着问:“为什么生气呢?”

她用“选择题”来帮助还不懂得用言辞表达情绪感受的孩子:“是因为妈妈没有陪你吗?”
孩子点点头。

“生气是因为妈妈不给你吃甜点吗?”
孩子点点头。

“是不是觉得委屈?”又是一个情感字眼在那里帮孩子标明情绪。
“是不是要妈妈疼疼、抱抱?”
孩子又点点头。

妈妈就把他抱起来。

这孩子觉得被了解,被妈妈抱抱就很开心。

当他的心理感觉被了解了以后,妈妈就得到了一个最好的机会,告诉宝宝说:“这个时候,还不能够吃甜点,妈妈是因为爱你的缘故,才要你吃饱饭以后再吃甜点,知道吗?”

宝宝就点点头,乖乖听话。

被这样爱过,情绪得到疏解的孩子,就不会去跺脚、撞头,长大以后自己也会成为情感智慧高的父母,就是情感教导型父母。

李开复说过一句话,要用3%的时间管教孩子,用97%的时间和孩子做朋友,因为通过这样平等的交流,才能让孩子成为讲理的孩子。



倘若家长情商低,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最突出的是孩子不愿意跟家长交流。家长并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想的,什么样的生活或目标是孩子所需要的,怎样才能让他开心和幸福。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后果则更加严重。孩子会觉得,父母到底爱不爱我?很多父母觉得自己非常爱孩子,可是孩子感受不到爱,就会生活得很痛苦,甚至会选择离家出走。孩子和父母之间,没有真正的心理层面的联结。

能够关注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想法,才算是家长情商修炼的开始。
从“我以为”到“你感觉”


中国式家长总是会用“我以为”代替孩子的心理感觉。举个常见的问题——孩子玩游戏上瘾。家长往往简单地以为是孩子“学坏了”,而事实上玩游戏严重上瘾的孩子,一定有两个基本的东西是家庭没有给他的:一是在和父母的关系里,他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温暖的支持;二是在学习或者其他技能方面,没有获得足够的成就感。

从心理学上说,越是快乐的东西,孩子才越会想办法让它重复出现,孩子的感觉会停留在玩给他带来的快感上。所以不要轻易地跟孩子说“我认为你应该怎么样”,而是去理解关注孩子的感受。
从“讲道理”到“你选择”


把“讲道理”当成教育,是家长常见的另一个误区。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体会到的很有用、很重要的人生经验,就会想告诉孩子,但对于孩子来说,他真正能接纳家长的观点,是要经过几个过程的。

首先是情绪层面,孩子和成人一样,不喜欢被数落,你一数落他就会有情绪,就不听了。第二个是行动层面,第三个才是真正的接受内化,把你所讲的内容变成一种主动选择。孩子有了选择以后,会觉得父母是支持他的,父母只需要秉持“你选择,你负责,我支持”的态度,就会带来重要的变化。
从“你成长”到“我成长”


如今提到情商,很多人认为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那我们是不是就不能发脾气了?不,一个没有任何脾气,也没有愤怒的家长,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家长。当然反复无常甚至无端发脾气的家长,那就要去修炼自己了,这样孩子在心理上一定是没有安全感的。

家长应该学会发脾气。怎么发?在重要的、原则性的事情上,可以让他知道你的愤怒。愤怒是给孩子的一个界限,在心和心的连结中,边界还是要清楚的。

成长不只是孩子的事


而情商高低是学习与训练的结果,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基于他的个性,并在一定的环境中得到熏陶,通过学习与训练而成。

虽然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个性不同,但是却不影响其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成熟的问题上没有宿命论,不能说一个个性急躁的人一定是情商较低的人,情商高低是学习与训练的结果,不是简单因果的关系。
父母常用的情绪表达方式,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


父母情绪表达的方式是孩子情绪表达的模仿对象,父母每时每刻都在给孩子做榜样,尽管这样的榜样很多时候都不是有意识的。所以很多父母会说,不想这样不想这样,最后还是和我一样。这是因为耳濡目染中孩子习得了父母的情绪处理方式和技巧。

一个放纵自己情绪的父母,他的孩子对情绪不加节制是再合理不过了。因为父母的表现让某种方式在孩子的观念中合理合法,如果这样的方式再和孩子的个性相匹配,那就更加合情。如一对脾气急躁的母女,母亲不加节制地表达自己的急躁情绪,即使父亲或者其他人能心平气和,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采取母亲的方式,因为这样的方式更天然地符合她的个性,这是自然的匹配。

反过来,急性子的母亲如果能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她的孩子获得情绪管理能力的机会就会大得多,这除了母亲被动的榜样示范外,更重要的是急性子的母亲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控制过程的不易,才会理解孩子情绪的合理性与控制过程的艰辛,也才会更恰当地帮助自己的孩子。
情绪管理背后折射出的是价值观


情绪管理不仅是个方法问题,还在向孩子传递丰富的价值观,因此情商不是纯心理层面的技术问题。因为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情绪管理能力不同,如有些人在单位,在上司面前情商特高,而在下属或在家人面前则易怒,口不择言,这样的表现可能不是情商问题,而是隐藏在情绪表达背后的价值观问题。

所以我们常说,不是一个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是根据情形愿不愿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种隐藏在情绪表达背后的价值取向是父母和孩子都不易觉察的,它没有被父母和孩子明说,但是却以毫不掩饰的方式表达出来,多少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如果没有人帮助,都不会意识到这样的问题。
-END-
图文来自网络


    关注 楚才云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