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水与衣食住行之提气养神,回味悠长 —— 水与饮食(下)

 

【小编的话】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并且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一脉相承。中国的饮食传统已经成为传统文...



【小编的话】民以食为天。

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并且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一脉相承。中国的饮食传统已经成为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国人的饮食作为东方文化在生活中的表达,以养生为目标、以营养平衡为法则。它以满足身体需要为根本,以口味调整为导引,以烹饪技术为辅佐,着力打造符合东方思想和长久需求的饮食规则。

“饮食”二字充分说明:在中式食品中非常重视饮用方法和水样食物的研发。因此,中国天南地北的人发明了粥、饺子、云吞、炖菜、火锅、米线、包子、烩菜等林林总总的各种食品。不仅以八大菜系为代表,各处的地方小吃也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这几年流行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正是对这些丰富美食的渲染和揭秘。

食物的制作,是人们生活习惯、技巧和观念的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态度,也体现着对于自我世界的态度。

且不去说历史上的满汉全席等饕餮大餐,许多普通的民间美食也都很有历史和来头,形成了各地的饮食风格和口味。比如北方的涮锅、粥,东北的乱炖和杀猪菜,重庆的火锅,广东的靓汤,都风生水起、各领风骚。还有各地均不乏拥趸的饺子、包子、馄饨、米线,皆品牌处处、数不胜数!

不同的出产、气候、生活条件、加工方法和习惯,形成了各地食品的千变万化和独特风味。



今天,我们推出的是《图说中华水文化》从书系列之“水与衣食住行”第三章  提气养神,回味悠长 —— 水与饮食(下)。(本书作者:李红光 马凯 程麟 刘经体)


水与面食文化



馍,在以前较为贫困的内地,算是扎扎实实的主食了,吃了顶饥有劲儿。馍在气侯寒冷又干燥的北方流行甚广,也便于储存和携带。

●牛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的美味要素莫过于那浓而不腻的羊汤
牛羊肉泡馍,由古代牛羊羹演变而成。西周时曾将牛羊肉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战国策》中记载,中山国君由于一杯羊羹而激怒了司马子期,后者怒而走楚,说服楚王讨伐中山,导致中山亡国。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出羊羹,味美,竟被封为太官史,后升尚书光禄大夫。到了隋朝,出现了“细供没忽羊羹”( 谢讽《食经》)。此当为最初牛羊肉羹和面食混作的烹调形式。据文献记载,唐代宫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长制羹汤。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羊肉泡喜气洋洋”,则是对陕西人的生动写照。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年),唐朝军队与借来的外援“大食”军队一起收复长安。“大食”兵行军打仗时常携带一种类似“馕”的食品,叫“饦尔木”,其变干变硬后难以下咽,就拌以羊肉和羊肉汤食用,这是“泡馍”的雏形。后来,“饦尔木”的制作方法传播到市井,就形成了西安穆斯林群众喜爱的“饦饦馍”。泡馍按烹调方法分为“干泡”( 无汤)、“口汤”( 食后余一口汤)、“水围城”( 汤较多) 和“单走儿”( 吃馍喝汤) 四种。餐前先将“馍”掰成黄豆般碎块,交厨师烹煮。食时选定方位,讲究蚕食,切忌搅动,以保持鲜味和原气。
赵匡胤画像传说这位宋朝开国皇帝促成了羊肉泡馍的问世


还有一种说法是,羊肉泡馍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相传,五代末年,赵匡胤在长安街头流浪,饥饿难耐,向一家烧饼铺讨吃。店主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两个剩烧饼。可根本咬不动。这时,他闻到了一股肉香,原来不远处有家肉铺在煮羊肉。赵匡胤又向店家讨了一碗羊肉汤,再把干硬的烧饼掰成小块泡进汤里。没想到,肉汤泡软了烧饼,烧饼吸入了肉汤的香气,一碗“汤泡馍”吃得赵匡胤浑身发热,饥寒全无,精神大振。

当上皇帝后,赵匡胤每日山珍海味,嘴里没了滋味。一次巡察行至长安,他下了御辇直奔肉铺。赵匡胤让店主马上做一碗“羊肉泡馍”。街上的烧饼铺已经关门,店家只得让妻子烙了几个饼,害怕皇帝嫌死面饼不好吃,便把饼子掰得碎碎的,浇上羊肉汤煮了煮,再放上大片羊肉,又在汤内放入菠菜、粉丝,撒上葱花,最后又淋上几滴鲜红的辣椒油。赵匡胤一尝,立刻找到当年的感觉。大快朵颐后,他全身舒畅,当即赏赐了店家。一夜之间,皇帝来吃羊肉泡馍的事就在长安城里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尝美味,店家索性把肉铺改成羊肉泡馍馆。吃的人多了,馍也掰不及了,于是谁吃谁就自己掰,反倒生出许多情趣。

1936 年,杨虎城将军在西安请蒋介石吃牛羊肉泡馍。1947 年,国民党官员竞选国大代表时,曾用牛羊肉泡馍拉选票。当时报纸标题写有:“君欲竞选国大代,请客先吃羊肉泡。”尼泊尔前国王马亨德拉、越南胡志明主席到西安访问时,都曾来吃过,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品尝后称“我今天又一次享受了中国的饮食文明”。

煮馍讲究以馍定汤,调料恰当,武火急煮,适时装碗,以达到原汤入馍,馍香扑鼻的要求。西安最负盛名的两家泡馍馆是老孙家和同盛祥,还都曾被名人题词“天下第一碗”。一个城市,两个“天下第一碗”。谁更第一?这可既是两家的招牌,也是有趣的话题了。

●三鲜煮馍

三鲜煮馍,则是陕西著名的汉族小吃,汤鲜味浓,馍筋肉香。其原料是丸子、发好的肉皮、细皮白肉片,加之上好的肉骨、鸡鸭肉炖好的白汁汤。食者将馍掰好后,经厨师用高汤、蒜苗、粉丝把馍煮好。


三鲜煮馍以汤鲜味浓取胜
西安测绘路中段的丁字路口有家老店,名字叫做“玉顺楼”。它看上去很不起眼,门口的红底招牌上书四个简单的大字——三鲜煮馍,面相简陋。进到里面,却是别有洞天,食客满座。老店主营的三鲜煮馍,汤鲜馍糯,菜多料足,热气腾腾,滋味醇厚。来的都是熟客。生意不用发愁。店主忙得连门面都不装修。这样的本土实力小店,在西安城里据说有很多。

●疙瘩汤

说起疙瘩汤,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出生在北方的人可能印象最深了。那时,很多人家为了省事和节约,晚餐常常喝这道既算汤菜又算主食的疙瘩汤。面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 族,在酸性环境中,维生素B 族是比较稳定的,但加碱做面食时,这种稳定性会受到破坏。煮面条时,大量的营养素会流失到面汤中,煮饺子时,也会使部分营养素流失,而疙瘩汤可以使面粉中的多种营养素保存在汤中,很好地避免面食中营养的损失。
疙瘩汤很好地保存了面粉中的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


说起疙瘩汤的来历,相传,一位老妇人去看望远嫁他乡的女儿,正是中午饭时。女儿却犯了难,按说该做点儿好吃的孝敬母亲,可是母亲来得突然走得匆忙,吃了饭就要往回赶路,一是来不及准备,二来婆家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做点儿啥好呢?女儿灵机一动,有了办法。她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儿白面盛到碗里,加入丁点儿的水,用筷子搅拌成小碎疙瘩糊进锅里,又搜寻一些土豆、萝卜、鸡蛋、大葱、香菜等放入锅内,煮熟后烹了一勺油花,加入盐等佐料,做成一锅不稠不稀香喷喷的汤饭,小心翼翼地端给娘亲吃。母亲尝后赞不绝口,问女儿这叫啥饭,女儿说是来婆家后学会的饭,名叫“疙瘩汤”。从此,这种经济快捷而又方便的美食就传遍了千家万户。

●兰州牛肉拉面

兰州牛肉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兰州著名风味小吃。传说起源于唐代,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即汤清、萝卜白、辣椒油红、香菜和蒜苗绿、面条黄亮),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


兰州牛肉拉面讲究汤清,汤是这道美食的美味秘诀


关于兰州牛肉拉面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公认的说法是回族人马保子于1915 年始创的。当时马保子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在家里制成热锅牛肉面,肩挑着在城里沿街叫卖。后来,他又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牛肉面,其香扑鼻,当时称为“热锅子面”。再后来,马保子开了自己的店,不再沿街叫卖了,他就想着推出免费的“进店一碗汤”,以诚待客。在20 世纪40 年代的兰州酒泉路马保子热锅子面馆,一个大胡子官员常常光顾这里。他告诉店主,热锅子面名字不中听,看这面汤清肉烂,看着美吃着香,不如叫“清汤牛肉面”。这位大胡子官员就是于右任先生,经他四处宣扬后,兰州牛肉拉面就声名鹊起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兰州牛肉拉面来自河南怀庆府。清朝嘉庆四年(1799 年),东乡族马六七跟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镇苏寨村的陈维精,学习“小车牛肉老汤面”制作工艺。“小车牛肉面老汤面”起源于唐代。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也就是老汤,是小车牛肉里最入味儿的,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后来才带回兰州。

●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是河南最大众化,也是最具知名度的本土小吃。在20 世纪80 年代迅速红火起来,现在俨然是河南面食文化的代言者。其汤,浓酽醇厚;面条,鲜香有韧劲;羊肉,鲜嫩酥烂。最关键的是熬汤,选用上好的羊肉同羊骨架加上各种香料文火长年熬制,汤白肉烂。


河南烩面讲究汤浓酽面劲道,有滋补祛寒的功效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战乱时曾经患寒病,落难于一回民农院。回民母子心地善良,将家养的麋鹿屠宰炖汤,又和面想做面条,但敌方追兵迫近,情形紧急,老妇人草草将面团拉扯后直接下入汤锅,煮熟后端给李世民。李世民吃得满身冒汗、暖流涌身,不觉精神大振,寒疾痊愈,于是策马谢别。李世民即位后,想起吃过的回民母子做的面,想到他们的救命之恩,便派人寻访,终于找到了那对母子。太宗又命御厨向老人拜师学艺。从此,唐宫廷御膳谱上就多了这救命之面——麒麟面。后来,因为麒麟极其稀少,只得取山羊代替之,麒麟面也改称山羊烩面。

清代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城,慈禧太后逃往山西避难,仍牢记烩面补身祛寒,多次差总管李莲英诏贡山羊做烩面食用,及时解除了寒疾病险。直到清末,满汉全席宗师御厨庞恩福因不甘宫廷御膳房苛律束缚,逃出皇宫隐居河南后,烩面才传艺民间。

还有一种说法是,烩面是飞机轰炸出来的美食。相传,抗战时期,日军飞机经常空袭郑州,当时有一位名厨叫赵荣光,特别喜欢吃面食,但飞机来了,赵师傅就外出躲避飞机轰炸,回家后,他把剩下的面条加点羊肉汤烩烩再吃。久而久之,赵师傅发现重新烩过的面也很好吃,就潜心研究,在里面放些盐、碱,使之更筋道,做出的面别有一番风味。

还有说法,河南烩面是从西安泡馍中演变过来的。在河南本地,郑州的“合记”“萧记”“闪记”烩面都很出名;新乡以“原阳烩面”最出名。

烩面是一种集荤、素、汤、菜、饭于一碗的传统风味小吃。这种经济实惠、菜饭一体的小吃其实体现着农耕文化的节俭、效率和实用。豫菜特别讲究品汤。其吊汤技术闻名于餐饮界。这种风格也是与河南干旱、寒冷的气候相适应的。烩面,也是这种技术传统与对面食偏爱的口味相结合的产物。

●山西刀削面

山西是面食之乡,面食种类繁多,其中以刀削面最为有名,可谓“面食之王”,它有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于消化等特点,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黏,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山西刀削面
关于刀削面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蒙古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他们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10 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蒙古人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后,让老汉去取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的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老汉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掏出来说:用这个铁皮切!老婆婆嘟囔道:“这样软,咋能切面条?”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叶片般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就传遍了晋中大地。

●浆水鱼鱼

浆水鱼鱼是一道著名的陕西汉族传统小吃。浆水鱼鱼的形状,其实并不像鱼,倒酷似蝌蚪,陕西土话称之“蛤蟆骨斗”,其意就是小蝌蚪的意思。浆水鱼鱼一般有两种:玉米面的和一般淀粉的,可热吃也可放凉吃,味道十分鲜美。凉拌浆水鱼鱼味道酸辣爽口,是夏季提升食欲的佳品。关中也叫“滴溜”,广元叫“酸菜面鱼子”,北京的莜面馆用燕麦面粉做“面鱼”。
夏季开胃美食浆水鱼鱼,其制作和食用都与水密不可分


浆水鱼鱼的做法是,凉水加白矾将面粉搓成硬团,后以凉水和成粉糊,使其有韧性。锅水开沸,粉糊徐徐倒入,搅拌,粉糊熟透,压火,以木勺着底再搅,锅离火,取漏勺,盛之下漏凉水盆内,“鱼”就做成了。还可用玉米面制作搅团。玉米面烧熟后黏成一团,可热吃也可放凉吃。热吃时夹成一块一块放在预先调制好的浆水汤里,经过浆水汤的浸泡,玉米面团味道清爽适口,十分好吃。

●鲤鱼穿沙

鲤鱼穿沙——很艺术化的食物名字吧?其实,它就是把剩面条放在小米粥里煮炖而成。它甜咸适宜,软硬适中,生病的时候吃最开胃了。这种儿时记忆中妈妈给做的美食,其实是外婆给妈妈小时候的特别滋养品。这简单可口的家常饭菜,包含的却是亲人暖暖的爱意和关怀。代代相传,平凡温馨。

●龙须面
龙须面细如发丝,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


龙须面是著名的汉族面食,流行于北方广大地区,其形状又细又长,形似龙须。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吃龙须面之俗。这天,北方农村家家都要做饼,称作“龙鳞饼”,说龙有了鳞就不会受冻;还要做面条,称“龙须面”,为的是使龙在新的一年里更健壮有力;再就是煮猪头,家家院子里都弥漫着肉香,以等待龙的醒来;人们很早就到河边去挑水,一路上还撒谷糠或灶灰,一直到院落里。引龙敬龙,为的是求得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句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家家院落里还要“画仓子”,人们手里拿个小盒儿,里边装满灶灰,然后一把一把地在院中撒画,先画出尖尖的仓顶,再画鼓鼓的仓肚,最后画仓门,门是很小的,像个宝葫芦。然后抓些五谷杂粮放在仓子里,上面还要压个小石头,以防鸡、鸟来食。

人们在庆贺龙抬头的时候,又有抑制害虫的习俗。这天,家家都要煎年糕,把年糕放在铛子里煎来煎去,并多次翻转,这寓意着煎死害虫。

●燃面


吃燃面少不了一碗鲜美的汤
燃面是四川省宜宾地区最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名小吃之一,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之所以称之为燃面,是因为用火点面,这面就会如火绳一般烈烈地燃烧起来。宜宾燃面的特点是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油重无水,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吃燃面也少不了燃面“伴侣”——特制的汤。这碗汤由猪油、紫菜和豆芽组成,撒上细盐和胡椒等调料,味道鲜美,吃面前喝上几口,打开食欲,吃完面后,再喝上几口,鲜汤化食。加点醋,就更开胃、更消食了。

面如其人。四川人是热情火辣的,当然配得上这火爆刺激的燃面。其实,它与火锅风格一样,在气候炎热、湿度很大的四川盆地,离开了这些火爆刺激、能让人出汗开胃的食物,还真不行!

●浆面条
绿豆酸浆赋予浆面条独特风味


浆面条是用绿豆浆发酵制作面浆而成的汤面条,也叫酸面条,起源于河南省新安县。相传在明正德年间,新安县一个姓史的人开了家饭店,生意兴隆。有一年小麦歉收、豌豆丰收,饭店天天卖豌豆面饭,一时生意萧条。一天,京城一位钦差大臣带随从路过此店吃饭,店主因无上等米菜下锅急得团团转。当他看到盆里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面条时,急中生智,用椒叶、藿香等当佐料,用豌豆浆作汤下入面条,做了一锅豌豆浆面条,酸香生津,风味别致。钦差大臣吃后十分满意,此民间小吃便很快流传开来。

其实在很多地方,酸浆是制作绿豆淀粉后的副产品,并无别的用途。勤俭持家的百姓却把它变成了一道风味美食。

●饸饹(héle)面


饸饹面
饸饹是中国北方最常见的一种面食,传统的做法是用一种木头做的“床子”,架在锅台上,把和好的面(饸饹常用荞麦面)塞入饸饹床子带眼儿的空腔里,人坐在饸饹床子的木柄上使劲压,将面直接压入烧沸的锅内,点水两次,煮熟后捞出来,浇上事先做好的臊子,就可以吃了。饸饹在中西部广为流传。

更多图说水文化精彩内容请关注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关注 水利公益与水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