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年好 给孩子们一个纯正的中国年

 

新 • 年 • 敬 • 献▼寻 味 中 国 年2.0从前有个小孩,总是暗地里心心念念着过年。因为那时候,会有...






新 • 年 • 敬  献
寻 味 中 国 年2.0
从前有个小孩,总是暗地里心心念念着过年。

因为那时候,会有从头到脚的新衣,

总玩不够的烟花爆竹,在奶奶做水饺时玩面团,

把一叠红包小心压在枕头底下,

在盘算着买什么玩具中入眠。

哪怕只是,笨拙地拿毛笔在红纸上写歪歪扭扭的字,

也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那个小孩,就是我们。

那样让我们期待的年,是一代代传下来给我们的。

可现在,记忆中熟悉的年味还存留多少?

我们欠了现在的孩子的,是那个曾让我们无比快乐,

又在成长路程中,永远温暖回忆着的“中国年 ”。

“不让熟悉的年味,在我们孩子这一代消失。 ”

一群怀着这样初衷的“现代墨客”,积淀了两年,

遍寻传统工艺,设计一改再改。

终于推出蕴含纯正中国年味记忆的
◆ ◆ ◆ ◆
寻味中国年2.0
◆ ◆ ◆ ◆


古法宣纸春联,熟悉的红包,永远不老的门神 ...

勾起同样的童年记忆,

更多了份精致匠造的传统质感。

还精心设计了描红手写,让孩子也能写出一笔好字。



为了让大人寻回儿时年味,

为了还给孩子一个中国年。

也为了,让长辈们为这份传承而欣慰。

怎样的大费周章、匠作细微,都是值得的。



还记得儿时也曾为自己能写出漂亮的字而欣喜。

双钩描红融入春联设计,五六岁的孩子,

一样能独立书写,拥有这份和书法的喜悦初遇。

也或许你更想抓着孩子的手,一笔一划...

今年,在家里贴上自己孩子写的春联。

手写的温度,

是机器永远复制不了的。

一笔一划,提按顿挫,

勾勒中国人的脊骨,

墨染中国年的风韵。



“福”“禄”“寿”“禧”笔记本:外附大地纸,裹上棉彩,内含蒙肯,衬以灶王财神。

把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巧妙融合,

让这份年味得以相伴四季。

生花妙“笔”,请君铭“记”,不能忘“本”。
秦叔宝、尉迟恭。

这就是儿时守在门口的门神的名字。

如今,他们依然不老,继续守护下一代。

这个最温情的版本,我们命之为“萌神”,

像家人一样,不再将他们遗失流落。
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古人登门拜访,要先呈拜帖。

心意丰富,情重礼足,

且呈上礼单一份,沿袭古风,以馈上宾。


最有人情味的灶神春条,

只要贴于厨房,诚恳祭拜。

灶神就会“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这就是中国人的古老信仰。



可描的八张春贴,张张大吉,年年有余。

一张“财”字,贴在车轮,喻示财源滚滚,出入平安。
红包是最深刻的新年符号。

在背面写上宝宝的名字,

塞到枕头下面压着,

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压岁

鼓鼓的红包揣在手里,别偷笑哦~~



这个“福”字取自颜真卿的《千字文》,

劲健洒脱、丰泽厚实。

另有赵孟頫、王羲之、欧阳询、智永等名家字体,

每一个字都有故事,每一笔都有传承,

传承,是生活事。

好看的传统图案,给孩子和童心未泯的你,

爱上随意贴,停不下来,但就是贴哪都好看!

能手写的,请留给小孩哦...



一支毛笔,要用上数千乃至上万的兽毫。

笔尖却聚在一处,万毫同心,字才遒劲有力。

凝聚民族的赤子之心,写一个同样的福字。



洒金宣,古称金花纸。

唐明皇与杨贵妃中秋酌酒赏牡丹时,

曾命文官捧献金花纸给大诗人李白赋诗,

金花纸名噪一时。

奉书纸、棉彩纸、蒙肯纸、大地纸、彩丝纸、

硃磦蜡染笺、手工泥金琉璃宣......

精耕细作,只为拿在手里那份乍见之欢



丙申年,收获颇丰,

《过年好》,诚意满满,

鸿运当头,步步高升。



惊喜一层一层的不断被打开,

翻出二十年前的记忆犹新,

也翻出最纯真的中国年味。
这是一颗将文化种进孩子心中的“种子”,
这是一副让全家“一起挥墨”的春联,
这是一份让人能真实“触摸”到文化的年礼,
这是一盒极具“匠心”的工艺礼盒。
童年总会走远,但别让年味走远。
年味恒久远,
代代永流传。
“过年好啊”


    关注 盛世楚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