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为何拒绝中科大的青睐(河南人转起)

 

河南为何拒绝中科大的青睐(河南人转起)...


河南为何拒绝中科大的青睐
welcome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中华文明五千年看河南,三千年看陕西,一千年看北京”,无论历史的车轮怎样翻转,河南始终盘踞在历朝历代的文化中心,然而步入近代,河南就如没落的贵族一蹶不振,在网上河南人竟背上了“骗子、偷井盖儿的”等诸多备受争议的名声。

其实河南,不仅是中华的根,更可以说就是中华民族的缩影,河南的兴盛衰败是华夏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发展的动力输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背负了太多的,也经历了太多,可一直让河南人民放不下和耿耿于怀的是河南的教育,屹立于七朝古都开封的河南大学曾被瓜分的体无完肤,唯一一所211大学——郑州大学还是2000年河南政府举全省之力所筹建的。既然河南教育如此匮乏,又为何拒绝了当初中科大搬迁河南的青睐呢,难道真是河南人民目关短浅,看不到中科大选址在河南的意义?

事实上,1958年,河南除了几千万张要吃饭的嘴几乎什么也没有。

当年中科大选址河南,看中了河南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优势,作为一所注重科研的学府,做出这样的选择无疑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决策,然而当河南政府一听一年要给中科大提供两万斤粮食时,所有的人都哑口无言了,作为一个连年小麦产量全国第一的粮食大省,两万斤粮食都拿不出吗?没有人敢承诺拿出这两万斤粮食,更没有人敢承担拿出这些粮食后所产生的后果,毕竟在那个年代,对人民来说活着才是最重要的。然而,现代的年轻人似乎无法理解饥饿的痛苦。作为一个出生在河南农村的八零后,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饥饿仍是大脑深处挥之不去的阴影,可以想见,在早几十年吃饱肚子对当时的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中科大最后来选在了安徽。很多人用这个故事来嘲笑河南人目光短浅,可是稍有历史良知的人都能读出来这个故事里河南人的悲哀。

粮食,是河南人永远的痛。中科大建在河南的意义的情景,傻瓜都能看的出来,河南的领导又怎会看不出来?可是为了多省下一口粮食供饥饿的人民也只能含泪拱手相让。

河南人的第一任务最大任务全部任务,是保证粮食安全。不是保证河南的粮食安全,是保证全国的粮食安全。

在河南为了粮食这样荒唐的事情仍在不停的上演,前几年老家闹出的平坟运动,在网络上又引起了一轮轩然大波,网络上褒贬不一,骂声四起,可又有谁想过为了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河南人所作出种种牺牲,竟不惜与老祖宗争地,在这个思想保守,宗族意识强烈的中原大地上,作出这样的决策是要背负多大的骂名和历史的指责,恐怕也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吧。

这就是整个河南的状况。他们为了全国的粮食安全,付出了很多……倒不是让让我们心怀愧疚,也并非指责,但起码应该知道,河南人是心地善良,吃苦能干的一群人,他们以前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现在仍在为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奔波在全国各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河南会崛起,中国会崛起!



每日一题

经理不会做饭,可有一道菜特别拿手,是什么?


    关注 梨园之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