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银装龙鳞剑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唐...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唐·郭震《古剑篇》



剑,古代兵器之一,既是防身的武器又是彰显身份的象征。剑的种类繁多,其中龙泉宝剑始创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越绝书·外传记宝剑》等史料称,春秋末,铸剑大师欧冶子奉楚王之命,遍访名山大川,在浙江龙泉,见秦溪麓湖水甘寒清洌,又无鸡啼犬吠,宜于铸剑,遂取山中铁英,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并以龙渊为乡名。唐代因避李渊(高祖)讳,以泉代渊,改称龙泉。从此,龙泉宝剑名扬天下。



録鸣堂本次出品的银装龙鳞剑,是由工艺美术师胡小军大师倾情打造,以木胎鲨鱼皮为鞘,整体为银装镂空龙纹并镶嵌宝石,造型华丽又不失庄重,而手工锻打工艺使得剑身拥有奇异的纹路,寒光凛凛。

古之名剑,谓之龙泉。龙泉剑的铸造要经过20多道工序,其中最关键的有:



1.材料

铸造一把宝剑所用到的材料有很多种,如铁英砂、毛铁、草钢等等。其中毛铁和草钢都是由龙泉本地瓯江里淘得的铁英砂经古法冶炼得到的;这些原材料经过刀匠巧妙的搭配、复合就构成了一把刀剑的生命组成,最终锻造的刀剑不仅刚柔相济,锋利无比,而且剑身的肌理散发着生命的气息,有的如千年奇松的松皮,有的如同小叶紫檀的牛毛纹,亦有如晨雾弥漫等等。



2.火工锻打

将搭配好的材料入炉加热,钢块捶打开后再折叠起来捶打,反复折叠锻打上千次甚至上万次。通过这一步骤,可将钢中硫等杂质减少、稀化,这就是汉代百炼钢技术,就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将原材料(含碳量不同的钢铁材料)反复叠锻,使其组织更加均匀,细致,材料十分强韧。材料不同,折叠锻打的方式不同,得到的花纹形态和清晰度也不同,形成如流水、羽毛、松针、牛毛等等纹理。



3.复合

复合是将材料叠锻锻打好以后所采用夹钢 (嵌钢)或包钢的技术。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正是如此,它使刀剑具备了刚柔相济的效果,既可以达到十分锋利又在剧烈碰撞下不易弯曲和断裂的良好性能。



4.锻坯

将复合出来的材料捶打延长成刀或剑形,在这个阶段就基本出现了刀剑的雏形。
5铲、削、锉

用铲刀、削刀、锉刀等加工工具对刀剑坯进行修整,使刀剑的形状、尺寸大小,达到所需的要求。



6.淬火

这是刀剑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将已修整好的刀剑坯烧红,达到一定温度,随即浸入水中急速冷却,通过此步骤来增加刀剑的硬度和强度,使刀剑可以更加锋利,这一步骤,技术要求非常高,温度的把握也是靠艺人的经验由火炎的颜色判断,稍有闪失,可能造成刀剑崩裂,将对整把刀剑构成致命的损伤。而根据其材料的不同,在淬火时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如整体淬火,局部淬火(覆土烧刃)等。淬火以后调整刀剑的弯曲度、进行粗略的打磨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工序。



7.研磨

一把刀剑的研磨包括:粗磨、细磨、精磨。磨石从粗到细要依次经过十余道工序,直至刀剑锋刃锐利、平整光亮、脊线笔直、槽线标准。剑身显“镜面”和“霜雪”之效果,寒光逼人,其花(锻纹或热处理的刃纹)自现,极富美感。一把上好刀剑的磨工少者五六天,多者数十天,是慢工细活,具有磨剑之工倍于锻打之说。所谓“十年磨一剑”,虽然是夸张之词,但说明磨剑在制剑工艺上的重要性和所花费的功夫。



8.装配

配鞘:取经过脱水的木材,经开片、开槽、胶合、打磨成型。有采用紫檀木、花梨木等名贵木材做鞘,还有在木胎上髹漆或包裹鱼皮、牛皮等以防止木鞘开裂。

配装:装具的作用关系到一把刀剑的佩带,使用和装饰。采用铜,铁,甚至金银、玉石等材料来制作。一把剑的装具大致可分为剑首、剑格(护手)、剑璏(挂环)、剑珌(剑镖)等。同一把刀剑的装具,其材质、装饰图案和风格应协调一致,使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最后,将已制成的刀剑、剑鞘和装具,拼合组装成一个整体,配上剑穗和佩带,装入剑椟之中(匣)。



録鸣堂,致力传承古之传统,融古今之韵,为您提供最传统最有价值的选择!


    关注 録鸣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