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博士在线】第五十四期 熔体电纺

 

本期“叶博士在线”的主题是【熔体电纺】!溶液静电纺丝法已经成为实验室内制备纳米纤维的通用手段,可使用大量有机...





本期“叶博士在线”的主题是熔体电纺!

溶液静电纺丝法已经成为实验室内制备纳米纤维的通用手段,可使用大量有机溶剂造成的纺丝效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等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前景。熔体电纺则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它不需使用有机溶剂,成本低且纺丝效率高,若能通过技术改造与现有的熔纺/熔喷装置结合,则马上就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熔体电纺也存在一些难点:聚合物熔体黏度高、导电性差,因此需要极高电场强度,容易发生静电击穿危险;装置复杂,需附加高温加热装置,容易和高压装置发生静电干扰;最关键的是纤维细化如果只靠静电牵伸作用,纺丝过程中射流遇冷迅速固化,导致制备的纤维直径多在微米级别,与熔喷相比并无突出优势。正因如此,熔体电纺近30年来进展缓慢。

国内一直坚持做熔体电纺的就是北京化工大学的杨卫民老师课题组,小编曾于2009年在天津举行的高分子年会上听过他们课题组刘勇老师的报告,那时候他们采用螺杆挤出机来进行了熔体电纺尝试。一晃几年过去了,杨老师在熔体电纺这个领域越做越深,也越来越好,小编还看到过他们开发的窗纱、口罩等产品宣传。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他们最近发表在《Fibersand Polymers》上的文章《LargeScaled Fabrication of Microfibers by Air-Suction Assisted Needleless MeltElectrospinning》,一起来看看最新的进展吧。



上图为改进的熔体电纺装置2D和3D示意图:纺丝头采用锥体形式,聚合物熔体通过重力作用在锥体表面流淌时,厚度会逐渐变薄,最终在锥体尖端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形成大量射流,杨老师称其为微分纺丝法;高压电场连接在纺丝头下方中空圆盘电极上,锥体纺丝头接地,就避免了高压电场和加热丝之间的干扰;采用空气放大器提供空气吸力来辅助纺丝(类似纺粘无纺布),滚筒收集可以进一步提供机械牵伸力来细化纤维。

锥体纺丝头的好处在于避免了针头纺丝的堵塞问题,同时可以形成大量射流,提高纺丝效率。下图分别为电压30KV、35KV、40KV和45KV是的射流情况,锥体外径为26mm,随着电压增加,射流数量为30,38,50和80,进一步提高电压射流开始不稳定。在10min纺丝时间内,得到了质量为2.2g,大小为30cm*9 cm的聚丙烯无纺布,相较常规的溶液纺丝,效率大大提升。



装置的另一大改进是引入了空气放大器结构(只用少量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带动周围空气流动形成高压、高速气流,流量为耗气量的50倍)。原先为借鉴熔喷体系,在纺丝过程中引入空气喷吹,来细化纤维直径;本文采用的空气放大器,会形成空气抽吸作用,气流流速为10~20m/s,常温即可。比较几种方法制备的纤维平均直径及直径分布可以看到,空气喷吹辅助的熔体电纺确实降低了纤维直径,且比熔喷纤维直径更细,但是高速熔喷气流(110~300m/s)在接触到收集装置时,会出现回弹气流,导致纤维直径分布变宽,这也是为什么熔喷无纺布克重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而空气抽吸辅助的熔体电纺,不仅纤维平均直径最细,为3.12mm,而且直径分布标准差只有0.19mm,远远小于熔喷的5.77 mm。



希望熔体电纺能早日实现工业化!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欢迎大家来分享好玩的、有意思的事情。文章全文可来信索取!Email:yexy@fzttj.org。


    关注 TTJ天天检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