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靠自己走出一条道路

 

摆渡人可能给你方向,而你仍要靠自己走出一条道路。...



最近看了两部《摆渡人》。一个是法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小说,一个是王家卫的电影。看完有种感觉,生活里的万事万物都在讲述同一个道理,只是透过的人物和情节不一样罢了。

电影《摆渡人》单刀直入讲爱情。一个不羁而又智慧的中年男人,穿梭在紫醉金迷的酒吧里,嘴里叨念着令人“醍醐灌顶,大梦初醒”的金言玉语,给在爱中迷茫痛苦而又走不出放不下的人以指点。

有为唤醒女友的记忆而不计代价做出许多疯狂举动的痴情男,在好友的帮助下重新寻回爱情;也有沉溺于失恋中一直走不出来的女孩,在亲人苦肉计的劝告下走了出来;也更有单恋十年对方从小鲜肉变成老腊肉仍死心追随的女孩,终于看到自己永恒的备胎地位后放弃。

在一起是圆满,放下离开也是圆满。摆渡人,就是点醒困在迷局里的人,放下痛苦,继续前行。

梁朝伟人帅,演技扎实,却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摆渡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语言确实能给人以警醒,但比警醒更重要的是,做出行动。知易行难,迷局里的人,困住的不一定是智识,有可能是手脚。这也是许多人面临的窘境,听过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人生如一段旅程,学业、工作、婚姻、孩子便是一路上宽宽窄窄的河流。最初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不断地前行,淌过更多的河,习得更好的水性,造更大的船,朝着更远的地方行进。

一路跋涉下来,情况开始有所不同。有人水性良好,又善造船,一路顺畅,领略无数风光;有人天生怕水,且不善造船,安心知足于眼前的风景;有人水性不好,但善造船,一路钻研一路前行;有人水性尚可,却不善造船,焦急眺望远方的风景,反而忽略了眼前的生活,醒悟过来更是痛心疾首。

需要摆渡的,大抵是第四类人。心里装着远方,路却不在脚下。

不要为了赶路,而忽略了身边的美景。你要放缓脚步,聆听内心,去掉我执,才能自己喜欢的东西,成就自己的事业,真正平和快乐。摆渡人,或曰心灵导师,体贴而善解人意,教导起来充满了禅味。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别局限在自己狭窄的思维里,幻想一口吃个胖子,自视清高,或想搭顺风船,万丈高楼平地起,挽起袖子干吧。干着干着,水性提升,更善造船,就可以去你想去的远方了。

这些道理不只摆渡人懂,困在迷局里的人大概也听说过。他们也曾咬紧牙关,放开手脚,只是意志不够坚定,前进三步,想想种种不确定和风险,又后退两步。改变太难,保持现状太简单,不如放弃努力,等时间来揭晓答案。

但在爱情里,时间不仅不能带你奔向未来,反而会因为过去的种种美好,不断将你往回撕扯,让你心甘情愿地困在原地。心灵鸡汤和禅学回观早已失效,摆渡人的一席话,要起效力还得看被摆渡者是否下定决心接受引导,付诸行动。

如果他始终不能下定决心抛弃过往,迈开脚步,既不愿意总结经验提升水性,又不愿意潜心苦学造船技艺,或者只是做做样子,还寄希望于顺风船的搭救,或畏惧改变的困难和风险,摆渡人也只能耸耸肩走开了。

毕竟,道理别人可以给你讲,但改变还是得自己去做,自己去承受,而小说《摆渡人》恰好验证了这点。

小说《摆渡人》讲述的是中学女生迪伦,生活在单亲母亲过度的窥探与同学孤立的环境下,终于获准去拜访从未见面的生父,却遇火车发生事故不幸遇难。她的灵魂受到了摆渡人崔斯坦的指引和帮助,历尽艰辛穿越满是恶魔袭击的荒原,终于到达传说中的天堂。

而在一路与恶魔的斗争中,两人互生爱意。作为摆渡人的崔斯坦负责护送灵魂归家,自身却没有灵魂,无法跨越交界进入天堂。迪伦为与崔斯坦相伴,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重返荒原,说服崔斯坦与他一起回到事故现场,让灵魂重回身体,与崔斯坦在人间相遇。

迪伦接受摆渡人崔斯坦的指引和帮助,直面自己遇难的事实,咬牙面对恶魔袭击的困境,勇敢地朝着交界处行进,摆渡人崔斯坦才得以完成了自己的职责。而迪伦又反过来摆渡崔斯坦时,崔斯坦也接受了迪伦的指引和鼓励,尝试往相反的方向迈出步伐,鼓起勇气挣扎着走出荒原,爱情故事才得以圆满收尾。

而那些攻击迪伦和崔斯坦的恶魔,原本也有摆渡人的指引,却无法到达天堂,原因也许有很多,很重要的一点,大概是他们并未真正接受摆渡人的指引,面对挑战和改变内心里有过多的犹豫徘徊,行动迟缓从而坠入地狱。

不论你是想要穿越荒原到达天堂,还是要淌过更多的河去看更美的景,摆渡人可能给你方向,而你仍要靠自己走出一条道路。


    关注 左左记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