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加拿大做报童,看怎样用玩耍来引导每件事

 

玩是孩子的天性,加拿大人正是利用这种天性,用玩耍来引导孩子做事,在玩耍中学习,玩得有成就感。甚至整个社会,都会认真地陪孩子一起玩。...







我们的忠实读者和新晋作者Linda(个人微信:Lindading2014)是位在加拿大居住过多年的妈妈。上周,她对比中加两国教育文化的文章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好评,这次,她又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发现:加拿大人会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用玩耍来引导孩子做事,在玩耍中学习,玩得有成就感。甚至整个社会,都会认真地陪孩子一起玩!


从丁丁的报童生涯说起

在加拿大期间,丁丁做过一段时间的“报童”。

据丁丁说,这份工作是这么来的:有一天放学后她坐在房子前面台阶上发呆,这时候邻居向她走过来问她是不是很闲,如果有一份工作既可以打发时间还能赚到钱,做不做?

丁丁说:好啊,啥工作?邻居说:送报纸。

当天晚上,丁丁就跟随这位邻居体验了一回送报工作,并在聊天中得知这位邻居是因为最近需要做手术,所以才希望找一个人来接替自己。

按照约定,第二天晚上我陪着丁丁去见她未来的“老板”。约好4点半在家附近麦当劳见面,我和丁丁4点就到了,一边等,我一边给她分享面试经验。4点28分,一位男士拿着一堆文件下车,向麦当劳走过来,我兴奋的对丁丁说:你老板来了!

男老板先给丁丁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团队,原来“送报员”的队伍中既有向丁丁这样挣点零花钱的小孩子,也有依靠送报养家糊口的大人(开车送报族)。然后,他从公司对于送报员的各种奖励政策讲起,一下子就激发起了丁丁的积极性。接着,他开始讲工作流程、规章制度以及公司文化等内容,讲到薪酬福利、休假以及离职通知期时,连我都开始重视起这份工作……最后双方极其郑重的签了一个工作合同。合同上赫然写到:合同有效期到2022年,那时丁丁正好18岁!

作为旁听人员,我对这次既活泼又严肃,既涉及上层建筑又讨论经济基础的会议颇有感触:在陪孩子玩这点上,加拿大人是真重视、真用心啊!



用玩耍引导一切

首先,他们懂得玩的重要性: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就必须不能剥夺他们玩的权利。

据我观察他们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可以说加拿大孩子小学毕业之前基本上就是在玩,不但上课时间短作业少,即使上课也感觉是以各种“游戏”形式教学,数学课弄得跟画画课似的,法语课弄得跟戏剧课似的……

丁丁在六年级的时候报名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一个“baby sitting”的课外班,学生在这个课程上学习一些非常实用的照看小孩子的技能,比如和小孩子沟通的技巧,小孩子有突发状况时如何处置等等,内容细致到甚至包括第一次去雇主家时,用来收集小孩子必要信息所用的问卷调查表。有一次上完课后,丁丁跟我分享当天学习的内容:“妈妈,老师说带孩子的时候不能命令他们做事,不能说‘你要听我的,去做作业!’而是要put everything into game(用玩耍来引导每件事).....”

Put everything into game, 可以说是加拿大教育最吸引我的地方。相比之下,我们在这一点上却朝相反方向走了。我小的时候的学校,在记忆里还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下课后同学们围着校园中间那棵大槐树追啊跑啊,上课时脸上带着一道道黑色的汗水心满意足的回到教室。

可是现在的孩子别说课上,就连下课时间都只够打杯水、去趟厕所,放学后也没有时间出去玩耍。有一次朋友讲的事更是让我心痛: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原因竟然是因为下课的时候在走廊讲话了……

真的爱孩子,就是要了解孩子的天性并且尊重这种天性。

孩子停下来好奇地张望时,停下来等等他们。

孩子跪在地上观察蚂蚁时,不要因为担心裤子脏了而把孩子连忙抱起来。

否则,那就不是爱,而是将孩子锁得严严实实的枷锁
玩并学习着

其次,他们力图“寓教于乐”,“寓理于事”。让玩不仅仅是玩,而是在边玩边学习、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丁丁刚刚签署的送报合同,在数十条公司奖励政策中,有一条就是每次考试在学校得到一个A就会得到若干积分,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又会得到若干积分……

又比如作为报童,丁丁送的其实不是报纸而是广告,每个报童按照所属区域挨家派送即可,但是会有环保人士或者出于其他特殊原因考虑的人打电话给公司明确表示不需要。对待这样的客户,报童要格外注意。并且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人连续几次没有捡起派送的广告……这可能说明这座房子没有人或者不需要广告,孩子要善于观察,并及时将这样的情况通知老板。

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想方设法地做好……这是丁丁老板传递给丁丁的最后一句话!

再比如,在丁丁的baby sitting课程开始的时候,老师说如果考试没通过可以给机会补考,但是如果有上课忘记带书的情况,就不会发证书,因为没考过说明有没掌握的地方,可以继续努力,但是忘记带书,说明你没有responsibility(责任感)......

课堂上的各种玩,名堂就更多,简直“乱花渐欲迷人眼”,容我下一篇文章仔细来分解。
在真实生活中玩

加拿大人陪孩子玩,不玩虚的,玩“真格”的。

国内有好多以“儿童体验”为主题的公园,据说很是火爆,不但价钱高,而且人满为患,像是北京的“比如世界”。这种火的背后透露出“孩子缺乏实际的演练机会,只能在虚拟的场景里面过瘾”这种现实状况。

相比而言,加拿大这方面演练机会要多得多。

比如这份报童工作,丁丁干了大半年。每周三次,每次200份,无论风霜雨雪都要按时送到,对丁丁来说无疑是一次锻炼意志与耐力的十分宝贵的经验。

而且别看工作简单,丁丁在干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力求以最快的时间最好的完成工作。比如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给数十种传单进行分类,如何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等等。后来因为回国不得不取消合同,着实感觉很可惜。



▲风雨无阻的报童丁丁。

再比如上面提到过的丁丁参加的“baby sitting"课程,学习结束并通过考试后学员就可以拿到证书,而这份证书可以帮助同学在业余时间找到一份“价格不菲”的工作。据丁丁说考完试后,老师还专门给拿到证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课,讲如何写出一份吸引人眼球的求职声明。二胎放开后,据说保姆供不应求,丁丁可是有专业baby sitting证书的人,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哦:)

而这样的课程和实践机会,在加拿大有很多。
整个社会一起“玩”

加拿大有一种全社会全方位全情投入的“陪玩”氛围。

最开始我以为这种“陪玩氛围”是爱的产物。比如丁丁有一阵子做童子军卖“公益饼干”,得到好多人的积极支持,甚至不吃甜点的老爷爷老奶奶都要买上两包。

后来,我渐渐觉得仅仅有爱是不足矣营造出如此“逼真”如此“活力十足”的氛围的。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大人们也是真的在“玩”他们不仅仅是在“陪”,而且是参与者,是主角之一,他们仅仅是有爱的“陪伴”,他们更是投入的“同伴”。

他们不仅仅是付出爱,他们也在享受玩的“乐趣”。

君不见万圣节晚上那些女巫们,玩的比孩子还要嗨!

君不见小镇圣诞游行中那些开着老爷车的爷爷们,满身满脸都写满“兴奋”两个字。

……

保有一份童真,让我们一起“玩”起来!
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教育平台

聚焦国际化教育和学习力研究
点击菜单栏,阅读我们为您精选的专栏文章;
或回复以下关键词找到您需要的:
国际教育 | 学习力 | 在美国 | 他山石 | 爸爸说 
优学习 | 好习惯 | 特会玩 | 心成长


    关注 爸爸真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