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收藏!辉县流传上百年的东西,朋友结婚能用上!

 

赶紧收藏!辉县流传上百年的东西,朋友结婚能用上!...

旧时,辉县人一生中最重视的两件大事是盖房娶媳妇。男婚女嫁作为人生头等大事之一,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程序复杂、礼节繁琐的风俗。在婚礼的各个程序中,又诞生了许多歌谣,为婚嫁增添了喜庆祝福的涵义,也深刻反映了传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整个婚仪中,从引被子、娶亲、上轿、撒草料、梳头、洗手、装枕头、扫床到回门、望夏等都有歌谣,现在的人读来也是趣味横生。
引被歌
过去,农村人家办喜事,确定吉期后,男女双方家里都要提前缝制结婚用的被褥,俗称“引被子”。其歌云:
骨碌升,骨碌斗,闺女小子满地走;
七人装,八人翻,举人秀才往里钻。
今天撒大米,过年(明年)得大喜;
今天撒绿豆,过年得侄漏(侄儿);
今天撤颗盐,过年大喜面。
叠被歌


婚期前日或当日,男方家要铺床叠被、有《叠被歌》:
被窝叠得窄,小孩两头塞;
被窝叠得宽,小孩两头钻;
被窝叠得长,小孩两头藏;
被窝叠得短,小孩睡得暖。
新床新人新床单,新郎新娘新罗帐。
同床同枕配成双,欢欢乐乐万年长。
绞脸歌


旧时,姑娘出嫁前要绞脸。绞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亦称绞面,就是用线绞除女人脸上的汗毛,多是由公婆、丈夫、子女俱全的“全福妇女”进行操作。有《绞脸歌》:
一绞金,
二绞银,
三绞骡马成大群,
四绞找个好女婿,
欢欢乐乐过一辈。
上轿歌
旧时娶亲,男方上轿前,在引礼人的带领下先向祖宗牌位跪拜,再拜父母,然后乘轿前往迎娶。近现代文学家樊增祥在《苏门游记》中,记述了1880年辉县乡间婚嫁的情景:“回来的路上,见到一支娶亲的队伍。两顶花轿,用红绸遮盖。引礼人跟在后面,吹吹打打的乐队在前面引路,行走在一望无际的麦田之中。西斜的阳光照射着他们,好像是两个十尺见方的大红灯笼,在青绿色的琉璃地上行走一样。”
新娘拜别祖宗牌位和父母,即上轿启程。新娘哭着离家,表示对父母的眷恋之情,有歌谣《曲儿曲儿变驴驹儿》:
曲儿曲儿,变驴驹儿,
驴驹儿长大,打发出嫁。
爹也哭,娘也哭,驹儿也哭。
撇下小妹儿不会哭,拱门旮旯甩瓦屋儿。


除了不懂事的小妹妹还在玩耍外,全家人早已哭成一团。
燎轿歌
迎娶的队伍回到男家后,男方家长手持一把燃烧的谷草绕花轿转三圈,谓之“燎轿”,以防止鬼祟附轿而来。在山区,新妇要跨过门口的火盆。辉县西南一带流传着一首《曲犁铧》,表达了驱邪之意:
老君灶,甚是热,
它把犁铧炼成铁。
妖魔不敢摸,
神仙不取捏。
....
撒草料歌


在新妇走向拜天地香案的途中,新郎的嫂子或兄弟撒草料,歌曰:
头一把,撒的是荣华富贵。
第二把,撒的是福寿满室。
第三把,撒的是连中三元。
第四把,撒的是事事如意。
第五把,撒的是五子登科。
第六把,撒的是福禄祯祥。
第七把,撒的是七子团圆。
第八把,撒的是八大状元。
第九把,撒的是九九如意。
第十把,俺不撒,管你俩人怎样耍。
再往下,俺不会,管你俩人怎样睡。
梳头歌


拜天地前,还要给新媳妇梳头,梳成高髻,以示成婚。其歌云:
一梳金,二梳银,三梳嫁了个好男人。
在您娘家当小孩儿,来到俺家当大人。
白天堂前伺候公公婆,晚上回房伺候您男人。
过个三年并五载,引下儿女成双对。
送到学堂把书念,四书五经都念会,
送到辉县考第一,夫妻二人好姻缘。
拜天地是结婚礼仪中的核心部分,两位新人在贴有“天地祖宗神位”的香案前举行“花烛之典”。司仪高声宣读仪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同入洞房。”
洗手歌
进人洞房后,新妇坐在新床上,小姑子端着清水请嫂子洗手。除清洁之外,还含有祈子、辟邪之意。其歌云:
一拢两拢三拢,拢你女婿带顶。
拢拢两鬓角,两口紧相抱。
拢拢脑洼,一嘟噜两仨。
拢拢头发梢,福气永不消。
装枕歌


洞房内,新婚夫妇喝交杯酒,街坊邻居的孩子们闹新房。然后是装枕头。其歌曰:
第一把,一见钟情。
第二把,两情依依。
第三把,三月成婚。
第四把,事事如意。
第五把,五子登科。
第六把,流芳百世。
第七把,妻子团圆。
第八把,八洞神仙。
第九把,久长富贵。
第十把,十月怀胎。
扫床歌
接下来是请德高望重的老者为新人扫床。老人进房说:“闹房人,往后退,让我扫房往前进。”然后读歌曰:
新笤帚,扫新房,
一头扫是状元爹,
一头扫是状元娘,
状元娃娃扫一床。
结婚后,还有拜庙、回门、叫九、望夏等礼仪。
回门歌
婚后第三天,小两口回娘家。其歌曰:
柏技,滴滴技儿,
下边有个花媳妇儿。
白白脸,红嘴唇儿,
毛蓝布衫配绿裙儿。
腿下夹个小毛驴儿,
后面跟着个小女婿儿
平顶帽子撒红缨儿,
手里拿着个小鞭子儿。
这首民歌,生动细腻地描绘了新人回门探亲的情景,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这些歌谣都是群众口头创作,一代代积累下来的,其语言生动活泼,感情朴素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多子多福理念和对新人白头到老的祝福,也有一些是教育新婚夫妇如何孝敬老人、勤俭持家等方面的。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

小编收集的不算太齐全,若有补充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底部写留言发出来,感谢!

参考资料:共城文化研究会《太行清晖》

整理:共城怪侠


    关注 辉县部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