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不语——寂寞的传承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x0a

——《考工记》...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考工记》

寂寞的鲁班


我想,先秦诸子百家,公输子大约是最寂寞的。

不同于韩非子、荀子、墨子等致力于立言、传书、授徒,公输子只是个埋首于土木中的匠人。

史料记载中的公输子名般,后世称之为鲁班。作为一一个善于发明创造且手艺高超的匠人,他造刨、钻、锯等用以木作,执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有墨斗而知曲直,被土木工匠们尊为祖师。由于古代中国一直以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为主,那么尊鲁班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祖师爷,也就无可厚非了。
鲁班出生在春秋末年,时逢乱世,鲁班似乎正当其时。可是翻开史书,那个年代“主流媒体”记载的鲁班,只是作为衬托流传于墨子、荀子等人的传说中。如《墨子》中的他“造云梯以攻赵,为不义”,“削竹木以为鹊”,谓之“拙”;《礼记》中“季康子之母死则请以机封”,不知“礼”。

历史从来都由文人记载,唯功过任后人评说。无论是公输子还是他的弟子,都属于下层阶级的人,不通所谓文墨,无从为自己辩驳,更遑论留下文字记载以启后人。当然,也或许那时候私学初兴,他有幸留下了只言片语,只是从先秦至今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一个小小匠人的语录,早已被湮没在浩瀚史海之中。
他只是个工匠,一个不值得文人记载传颂的匠人。没有人在意是谁雕琢了宫殿巍峨,锦绣楼阁。人们在乎的,不过是今夕何夕,是哪位皇子登上了九五,土木大兴,又是哪位贤能封了将相,府邸恢弘。

这是匠人的寂寞,也是公输子的寂寞。只是公输子的寂寞,绝不仅仅是没有人听他呐喊的寂寞,还应当包括,他的传承。匠人的孩子也只能是匠人,《荀子》中,“工匠之子莫不续事”,摆脱不掉的匠人地位,带着点无可奈何的延续。

而鲁班之后,在长时期重道不重器的儒文化氛围中,工匠之能一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典籍,关于建筑的典籍却只有两部——北宋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
幸运的《营造法式》
这两本传世之作,《营造法式》远比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来得幸运。它遇到了朱启铃,遇到了梁思成。

1917年,朱启铃在江南图书馆发现了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手抄本,便委托商务印书馆印行,才有了1925年梁启超为在美留学的梁思成寄送《营造法式》一事,有了后来的中国营造学社。
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成立,营造学社的成员在烽火连天、战乱频仍的年代,辗转大半个中国,在大量测绘古建筑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尤其是梁思成,在丰富的调研下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创作,是中国建筑学的开山之作。此外,中国营造学社先后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工段营造录》、《元大都宫苑图考》等书刊,从混沌晦暗中,为中国匠艺拓开了一条通往遥远过去的道路。
在中国营造学社的推动下,传统古建筑的发展脉络渐渐清晰起来,几乎是第一次地,匠人的工艺为知识阶层所认可,被珍而重之地呐喊着保护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这个时期的古建筑似乎重新得到了生命力。可是那力量太过薄弱了,说到底不过是一个民间团体为古建筑所做的努力。1937年学社因战南迁,经费紧张到只能在家宅中办公。1945年,朱启铃家资散尽,学社无能为继,终于解散。
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成立
岁月如流沙一般,转眼斯人俱已往。从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中国贫困了100多年,西式文明刺激诱惑着国人,几乎整个中国都在邯郸学步,近乎迫切地投入到旧物改造的大潮中,建筑尤甚。

在过去,闽地的匠人们守着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从事同一项工作,追求着匠艺的极致化。流传久远的贴金工艺,精致的漆线画,漂亮的本瓦和灰塑,富有创造性的剪粘艺术……古厝的营造技艺以师徒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而在现代,传统民居早已被边缘化,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步履维艰。
图:木棉驿站“鎏金画”
图: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展品“木楣漆线画”
  
 图: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展品“灰塑堵头”
 
 图: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展品“剪粘”


传统建筑承载的,绝不只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还包括这片土地的人对家乡和故土的思念和牵挂。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保护、传承古建筑的核心内容,福建古厝的保护和复兴,注定离不开那些精于本土传统营造工艺的匠人。


在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专家、学者的指导下,新龙腾文物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在福建古厝的复建和修缮中善用“三原”原则,致力于古厝的保护和久存,也让匠人的营造技艺在实践中得以传承。

两千多年前的鲁班“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而不能自为专屋狭庐”,终身贫寒;八十多年前中国营造学社兴于战乱,终无奈解散;近代以来中国各地旧居不断被拆毁翻新……不必说话的匠人,还有他们寂寞的传承,似乎贯穿了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始末。

多年以前,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朱启铃曾说:“启铃老矣,愿以识途老马,作先驱之役,以待当世贤达之闻风兴起耳。”福建省古厝研究会的成立,让一批精于营造技艺的优秀匠人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也让闽地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不那么寂寞。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 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