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采风】《辽沈晚报》:辽宁好人几代治沙人固定6座万亩流动沙丘

 

《辽沈晚报》:辽宁好人几代治沙人固定6座万亩流动沙丘...

辽沈晚报

 围封种草,固沙造林,几代治沙人通过奋战,使阜新市彰武县6座万亩流动沙丘被固定下来,12.5万亩农田防护林保护了166万亩农田,全县粮食产量由建国初期的1亿公斤增长到现在的13.8亿公斤,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

以宋晓东、李东魁、王文、杨海清、马辉、张守志、刘啟山、王喜生组成的彰武治沙团队近日获得“辽宁好人”称号,他们在辽西北筑起一道绿色长城,遏止了流沙迅速南侵的脚步,保障了彰武县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

1983年,宋晓东来到彰武县章古台,一干就是33年。为了研究樟子松枯死原因及防治技术,他在美国留学期间观察实验,收集了大量资料,回国登机时因此导致行李超重,他舍弃了生活用品,但没舍得扔掉一页治沙资料。回国后,他完善了我国经典治沙模式之一“辽宁章古台樟子松治沙造林模式”。

1987年,复员退伍的李东魁被分配到章古台林场工作。30年来他独自一人与马为伴,与林为伍,以山为家,在荒凉的科尔沁沙地南端独自坚守,创造了连续30年无森林火灾和重大涉林案件的奇迹。

从1992年到丰田乡林业站工作以来,王文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工作在山间地头。他始终活跃在全乡植树造林工作最前沿,先后参加过国家三北治沙、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等20多项重点林业工程,为促进全乡林业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7年前,杨海清承包了1000多亩沙丘要栽树,他到处咨询林业专家,最终决定采取先封育、后种草、播灌木,增加植被覆盖度,再栽植乔木的方式综合治理沙地。面对人工种草费时费工的难题,杨海清想出了把草籽撒在羊蹄子印里的办法,三天时间,“人羊合作”种完了1000亩沙地。

阿尔乡镇副镇长马辉1998年开始在林业站工作。十多年间,她带领群众栽植辽蒙边界防护林46公里、1000万余株,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严峻形势,改善了阿尔乡的环境。

张守志是四合城林场原厂长,40多年来,张守志带领林场干部职工营造防风固沙林20多万亩,在科尔沁沙地南端筑起一道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5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科尔沁沙漠南侵。

刘啟山是四合城镇三官村一名农民,2001年他承包了村里3000亩草地,用十几年时间种草、种树,凭坚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让这里原本流动的沙丘消失了……

王喜生是五峰镇火石岭村民营造林大户,2003年,他投资8万元承包火石岭村1000多亩轻碱地植树造林。为解决轻碱地土质,他摸索出“深挖坑、回填熟土、加底肥、加改碱剂”综合治理的办法。他带领乡亲开展豆棵间作、林下养鹅等林下经济开发,调动了村民致富护林的积极性。为了管理树苗,他将自家轿车开到林地,吃住在车上近一个月,树全活了,他却瘦了10斤。

记者经淼

彰武宣传 征稿启事

为展示彰武形象,发布权威信息,传播彰武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彰武宣传微信公众平台现向社会征集稿件,稿件内容包括:彰武美丽景色照片、彰武历史故事、老照片、原创的字画、歌曲、诗歌、朗诵作品、彰武好人好事、百姓关心的话题、身边的有趣事等等,稿件可以是图片、文字、音频、视频。

投稿方式:1、将稿件整理打包后添加附件发送至zwxwwxb@163.com电子邮箱,请标明微信投稿。2、在微信平台对话界面直接发送稿件。我们期待您的大作哦!


更多推荐:

  • 【关注两会】热烈庆祝彰武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隆重开幕
  • 【关注两会】热烈庆祝政协彰武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 【人大回眸】依法履职助发展,关注民生促和谐——彰武县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回眸
  • 【政协回眸】凝智聚力谱新篇——政协彰武县第十二届委员会2016年工作回眸
您看此文用 
 

 
秒,转发只需1秒


    关注 彰武宣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