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鉴赏】醉心书法六十载 别有风光在翰墨

 

不独线条美,更看结构佳。挥毫有耆老,命笔自娃娃。精气神三昧,诗书画一家。重法还取意,国粹耀中华。凝神聚气,物...






不独线条美,更看结构佳。
挥毫有耆老,命笔自娃娃。
精气神三昧,诗书画一家。
重法还取意,国粹耀中华。
凝神聚气,物我两忘;枯硬无肉的手指紧握狼毫,笔到之处,绵白的宣纸上落下一个个坚劲而具有神韵的汉字,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书法的独特的意韵。这位清癯的老者叫金祝斌,是我们阜宁本土的书法大家,金老1933年出生在江苏阜宁,今年八十三岁,他醉心书法六十年, 一生乐此不倦不休。



受家庭的影响,金祝斌少年时代潜心攻读的同时就热衷书法,后“转业多师”,步入碑帖,熔古铸今。他身心投入,寓情寄兴,以书法为毕生追求,一发而不可收。数十年勤奋不辍,读帖临池,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以行书最见功夫,既得晋唐遗韵,又悟化出自我笔法,所见行草书作,笔力沉雄,张弛有度,从整体严格把握中,流露出自己的深厚功底和个性化字貌。作品无论结构的规整,用笔的精到,墨色的变化,章法的错落,都显示了他深厚的功力。从中不难看出他追求书法神气凝贯,强化线条的变化,让字在规矩中驰骋。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参展,被日本国家图书馆、中国博物馆、江苏文史馆、张九龄丞相纪念馆、陆秀夫丞相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等多家馆院收藏。
一般而言,楷书追求端庄凝重,法度严谨;行草书则追求潇洒坦荡,行云流水。运笔之法有疾涩之分。行笔迅疾、节奏明快则成疾势,行笔艰涩、节奏迟缓则为涩势,疾涩亦是对立的统一。金祝斌善于运用轻重徐疾不同的节奏与韵律,使得疾涩相生,故写出的线条生气盎然,富于变化。  
金祝斌还认为,欣赏书法应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雅者见雅,俗者见俗”。任何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结论。同一件书法作品,也会由于欣赏者的素养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书法本身可以说“既单纯又复杂”,它单纯到仅以黑白两色的变化和调度去征服欣赏者;但其本身又是一个多维结构,与其它艺术门类互相交融、借鉴。所以,对书法的鉴赏,你越是知识丰富、阅历广博、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就越深刻,得出的评价和结论也就越中肯准确。



金祝斌居住在阜宁县城,总有很多的书法爱好者,不时地向他请教有关书法上的一些问题。而金祝斌总是知无不言,诲人不倦。他告诉这些学习书法的人,探索书法美,提高欣赏水平,必须多看原作,因为印刷品多是由大的原作缩小印刷的,一米或几米的作品缩印成只有十几厘米或几厘米大小,往往失真。如同真实的风景和风景的照相比较一样,从一张风景照片上是无法体验到走进真山实水中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的。只有面对书法原迹,才既可远观,又可细加品赏,让用笔技巧墨色变化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人生境界真善美,别有风光在翰墨。已是耄耋之龄的金祝斌,提起笔来还是那样的得心应手,挥写而成的书法作品还是那样的坚劲潇洒。一张张洁白无暇的宣纸,上面写下的是灵动的文字,留下的是更加动人的生命印痕。




    关注 广传阜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